•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订阅内容展示
唐肃宗李亨登基后,迅速移驾凤翔,收复两京的工作拉开帷幕。走到彭原(甘肃庆阳)时,侍卫来报,有个白衣道长求见。唐肃宗一见来人惊喜不已:“怎么会是先生?朕派出多人寻访先生不得,竟不想在此地见到先生。”来...……更多
李泌的经典阳谋,抓住短板的疲敌之策,致安史叛军于死地
...理出双方博弈的条件,进而明确双方的需求。公元756年,唐肃宗在流亡途中即位。当上皇帝后不久,唐肃宗就着急向李泌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能够打败安禄山?李泌心知肚明。现在,没有比一场重大胜利,更能巩固唐肃宗的...……更多
从这四起事件中,看唐肃宗纵横卑阖的灵活性
...四川的父亲唐玄宗为太上皇。李亨成了皇帝,就是大唐的唐肃宗,一个新的大唐朝廷在朔方出现了。尴尬的是,李亨在灵武称帝后的第四天,在剑州的唐玄宗就向全国发出一条命令,命令中仍称李亨为太子:“以太子(李)亨充...……更多
没有这位高人的帮助,唐肃宗很难消灭安禄山
...下,唐玄宗不得不退位,让太子做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不过唐肃宗登基的时候非常尴尬,因为身边的大臣非常少,不过只有三十多个,哪里像一个朝廷呢?除此之外,各路的将领们也不太愿意听从唐肃宗的话,甚至他...……更多
香积寺大胜,让郭子仪成为唐军领袖人物,也为唐朝续命一百五十年
...运。而这一切的造就者李隆基,此刻已经退位。他的儿子唐肃宗正式登基做了皇帝,似乎是跟当年的李世民学习的,把老爸变成了太上皇。不过唐肃宗这个人倒是没有让老爸在后宫随意生孩子,他彻底软禁了自己的老爸。这个时...……更多
安史之乱唐朝本来该亡的,但幸运事不断,得以挽救了唐朝的统治
...不当之勇,长安、洛阳等重要的城市先后被他们攻陷。而唐肃宗继位后,情况却有了戏剧性的转变,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先后来投诚,勤王,唐军死灰复燃。而反观安禄山,就是一个反复无常,没文化的小人。刚打下了洛阳,安...……更多
唐肃宗如果听了他的话,唐朝最少还能坚持一百年
这个事情要从安史之乱说起了。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于渔阳反叛,带领军队杀向长安。第二年,也就是天宝十五年的六月,在唐玄宗的逼迫下,大将哥舒翰被迫带领劣势兵力出城与安禄山作战。结果战败,安禄山攻陷...……更多
为什么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还持续了八年之久呢
...乱彻底扑灭,这又是为何?首先,身为唐王朝的统治者的唐肃宗没能做好平叛的决策。都知道安禄山的燕军攻入长安的时候,唐玄宗带着自己心爱的杨贵妃往四川跑路,而身为太子的李亨则去了甘肃,并且在灵武自己当了皇帝,...……更多
唐肃宗为何送给76岁的李隆基100名貌美宫女
760年,唐肃宗为表孝心,送给76岁的父亲李隆基100名貌美宫女。李隆基小声嘀咕:“我儿包藏祸心矣。”享用2年后,李隆基便绝食而亡。人生通常被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李隆基的上半场人生是英明神武、艳阳高照;下半场人...……更多
长安战役中,战力五渣的唐军郭子仪也带不动
...一年以上,大大消耗了燕军主力。而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唐肃宗李亨继位,从江淮、朔方、西域、河陇聚集起来的勤王之师已经抵达长安前线。这个时候的战场主动权也重新回到唐王朝这一边,各路大唐军队开始要大举反攻了。...……更多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叛乱却持续了8年,是谁在后面操作?
...构成威胁。三、唐军缺少统一的统帅安禄山叛乱后不久,唐肃宗继位,成为这次平叛的实际指挥者,但与他父亲年轻时相比,唐肃宗能力就平庸得多,造成指挥上的错乱。其实此时各路忠于唐朝的节度使已经纷纷率兵救援,参加...……更多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有八年?
...往蜀地,长安由此被叛军占领,之后就爆发了马嵬兵变,唐肃宗继位。但是,唐军的反击很快就开始了,唐肃宗让李光弼、郭子仪率军攻打安禄山的老巢河北,导致十几个州郡投降唐朝。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时候,为了稳固后方,...……更多
历史上这位皇帝在国家将亡之际力挽狂澜,只可惜始终籍籍无名
...和玄宗分道扬镳,并在大臣的拥立下,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肃宗皇帝建立朝廷以后,一方面整合唐朝境内抵抗安禄山的官军以及讨伐安禄山的义军,另一方面则向回纥求援,借助回纥的兵力。最终,在肃宗朝廷的努力下,...……更多
王维为乐师鸣不平,写下一首隐晦诗指责讽刺
...是他的结局。 至德二年,此时唐玄宗已经将皇位传给了唐肃宗,自己当上了太上皇,而安禄山的叛变也被大将郭子仪所镇压,并相继收复了洛阳、长安,等到唐玄宗回到宫中,那些曾为安禄山效命的官员,尽皆被捕入狱,当然...……更多
书法成就流芳后世的颜真卿,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采访使。 至德元年(756),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此后,颜真卿数次派遣使者向唐肃宗汇报河北军政事务,后者则将其封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十月,由于叛军攻势愈发加强,颜真卿选择放弃平原城,率领部队...……更多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子,生母杨贵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被废,一年后,唐玄宗将太子桂冠戴在了27岁的李亨头上。事实上,以李林甫为代表,朝中有一股势力希望拥立的对象是寿王李琩。唐玄宗最终却选...……更多
史上人数比例最悬殊的战争,一百人对阵五千人
...,将自己心爱的女人亲手处死。太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在朔方称帝。任用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来对抗安禄山,这两位人物在唐朝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他们对平定安史之乱的贡献非常大。李光弼是唐朝有名的大将军,...……更多
历史上的武状元中,谁的军功最大?
...封为汾阳王。他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高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更在德宗一朝得唐德宗“尚父”头衔。郭子仪出身官宦之家,报考武状元入仕参军,可是最初却并不会受到器重。早期的郭子仪能够说成一...……更多
一心收复失土的永王李璘为何谋反?
...的是,他的脚步还没有迈进扬州,就被父亲唐玄宗和哥哥唐肃宗同时宣布为“谋逆”,最后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场。李璘谋反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谁才是这场悲剧的责任人?我们先从“马嵬驿之变”谈起。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更多
权宦李辅国有多飞扬跋扈?竟然敢给唐肃宗穿小鞋
李辅国领兵闯入唐肃宗寝宫,当着唐肃宗的面,将张皇后拖出了皇宫,卧病在床的唐肃宗又气又恼,想要阻止,但是又生怕李辅国迁怒于他,只能够眼睁睁地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经过这一件宫廷事件,唐肃宗病情加重,最终...……更多
李泌和唐肃宗的关系非常好,历史上实在不是很多见
李泌和唐肃宗李亨的关系非常要好,已经好到了让作者叹为观止的地步。中国历史上关系好的君臣有很多,东晋的时候有王与马共天下的故事,晋元帝司马睿把丞相王导拉到皇位上一起坐江山,唐朝太宗皇帝对魏征十分敬重,...……更多
叛军第一悍将安守忠拳打郭子仪,脚踢李光弼
...唐王朝这边在选将上的人选就能预知到他们的惨败。由于唐肃宗对于藩镇将领的不信任。(即使朔方军的郭子仪和李光弼有拥立之功,但皇帝仍然害怕他们拥兵自重),所以唐肃宗给房琯配的是以统筹著称,打硬仗一般的王思礼...……更多
回纥大将攻打长安,在城外看到一个老头为何长叹:我命休矣
...晚唐以后,皇帝逐渐沦为了宦官和藩镇的傀儡,但至少在唐肃宗以前,游牧部落的首领见到大唐皇帝,还是会尊敬的叫一声,天可汗。所谓天可汗,顾名思义就是天下所有部落共同的大汗,唐朝时期,北方部落繁杂,有回纥、突...……更多
聊聊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
...队班师。于是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军队五万赶赴朔方行在。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更多
郭子仪功高盖主而不被皇帝猜疑,除了实力还有头脑
...,叛军向北溃退,郭子仪退守河阳。郭子仪因此次溃退向唐肃宗请罪,自愿降解官职,如此便失去了兵权,郭子仪虽然失去兵权,但仍然心系朝廷,以大局为重,多次为朝廷出谋划策。直到公元七百六十年,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更多
唐代宗:当不了历史明君我就当痴情皇帝
唐代宗李豫,唐朝第九位皇帝;他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孙。出生于唐玄宗十四年(公元727年),原被封为广平王,后进封为楚王;公元762年唐代宗在宦官李辅国的拥立下即位登基,唐代宗也成为唐朝历...……更多
唐朝中后期,为什么宦官可以控制中央禁军?
...第二个高仙芝,于是真的率兵叛乱。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唐肃宗李亨,任命李辅国担任参谋总长,假如不经过李辅国的批准,那么任何人都见不到皇帝。 还有就是唐肃宗身边的宦官鱼朝恩,唐肃宗李亨让他统领了十个战区的节...……更多
...说:事不可为,但我们决不能投贼,咱们去行在找皇帝(唐肃宗),如果朝廷怪罪,弃守的责任我来承认,虽死无恨。就这样,颜真卿带着残部,沿山路跋涉来到凤翔,投奔了唐肃宗。河北这杆义旗倒下了,留在颜真卿身后的,...……更多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安史之乱是如何被评判的
...,直接在宁夏宣布,成为大唐帝国的新一轮皇帝,也就是唐肃宗,唐玄宗为了能够保命,更重要的是,远离这个烂摊子,慢慢无奈之下,只能将权利易主。其实这个时候,唐帝国不好过,安史之乱的发起人,安禄山也不好过,因...……更多
...“思明蓄横猾之谋”)。他们投身史氏的真相,是震慑于唐肃宗前期严厉的惩处“逆官”政策,出于利益考虑所做的现实选择。 唐肃宗收复长安之后,朝廷将“陷贼来归”的文武百官数百人以六等定罪,“重者刑之于市,次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见习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来到这边纪念我们的至圣先师,能够表现我们对老师的尊重,借由这个机会,希望全天下的老师要效仿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
2023-09-29 08:42:00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金幼孜,明代名臣,曾任内阁次辅。他名善,字幼孜,号退庵,峡江县沙坊乡(现罗田镇管辖)新江村委培山村人
2023-09-29 08:08:00
洛阳的没落与开封的崛起,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探究
东都洛阳,曾是不逊于长安的繁华城市,但是经历了唐朝中后期的混乱局面后,洛阳突然就不吃香了,五代时期,第一个后梁,就定都在了开封
2023-09-29 15:12:00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惨痛代价,近30万兵力和80余名文臣武将战死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对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影响极为深远,明朝文官集团之所以能一步步壮大,甚至隐隐有和皇权分庭抗礼之势
2023-09-29 15:13:00
朱棣:一位雄心壮志的皇帝,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明成祖朱棣的上位之路,无疑是与众不同的。在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皇位原本并非朱棣的预定继承,而是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这是一个明确且不可争议的事实
2023-09-29 15:17:00
古代以丑闻名的钟无艳,用智慧超越美貌的典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钟无艳的故事总是令人好奇。她不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花容月貌的美女,但她却以其非凡的智慧和深沉的学识,成为了齐宣王的王后
2023-09-29 15:15:00
汉成帝刘骜:西汉历史的昏君与国家衰落的元凶
在西汉的漫长历史中,我们见证了众多的明君和有为皇帝,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稍显平庸的统治者。然而,在这群皇帝中,有一个人脱颖而出
2023-09-29 15:19:00
刘禅不战而降,主战派全军覆没与蜀汉的困境
蜀汉历史中,刘备之子刘禅降蜀一事备受争议,其背后隐藏的三大怪相成为了历史学家和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让我们一同揭秘这三大怪相
2023-09-29 15:21:00
赵匡胤黄袍加身,五代乱世的转折与宋朝的崛起
后周显德七年(960常继位年),后周殿前督检点赵匡胤在赵普以及其他将领的撺掇下,黄袍加身,成功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
2023-09-29 15:20:00
为何称周厉王为古代第一位限制言论自由的君主?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君主,他们塑造了国家的命运,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然而,在这些君主中,周厉王姬胡或许是第一个实施言论限制的君主
2023-09-29 15:22:00
汉武帝晚年疑心病引发的一场血案,导致太子刘据被冤枉致死
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事件震惊了整个皇宫,那就是“巫蛊之祸”。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年岁渐长,魅力不再,失去了皇帝的宠爱
2023-09-29 15:25:00
陈桥兵变:赵匡胤的野心与权力之路
陈桥兵变成为了赵匡胤实现自己野心的关键时刻。他趁着新皇帝对朝政茫然不知的时候,秘密发动了这场变乱。这次陈桥兵变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2023-09-29 15:30:00
从辉煌到无奈,汉献帝的退位之辩
在历史的长河中,汉献帝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一群反贼逼迫汉献帝,我们常常从他的无奈和同情角度去审视这段历史。然而,反过来思考
2023-09-29 15:29:00
秦朝焚书坑儒:统一背后的思想斗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时期。秦王嬴政,后来的秦始皇,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统治者。其中,他所进行的焚书坑儒的行为
2023-09-29 15:31:00
从叛乱到统一,王翦在秦国崛起中的关键角色
战国四大名将最后一个,王翦,至此,四大名将终于划上圆满句号。与其他三大名将相比,王翦的结局是最好的,他得以善终。没有被君王坑死
2023-09-29 1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