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为欢庆佳节,全国各地的“村晚”纷纷上演。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乡情民俗的别样演绎,一场场“村晚”,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递出浓浓的年味。
群众自编自导,“村晚”是共同缔造的生动践行。相比于其他的文化活动,“村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群众极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在武汉江夏乌龙泉街新建村首届迎春联欢会上,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写下一副副祝福春联,农村厨师挥勺出锅一道道乡土美食;在湖北当阳,古筝表演《西楼别绪》、街舞《舞装力量》、歌舞《中国人》等节目依次登台,引得台下观众高声喝彩、欢笑连连......“村晚”的节目根植生活、演员来自乡野。从节目策划到筹备排练,从共同演绎到互相捧场,充实了老乡们的冬日生活、拉近了邻里关系,也让大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共同缔造的满足与温暖。
形式丰富多样,“村晚”是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中国非遗大部分在乡村,在春节这个众多非遗项目传承实践和集中展示的重要时间节点,将其作为节目搬上“村晚”舞台再合适不过。为了把春节那“消失的鼓声”找回来,山西临汾泊庄村的“村晚”上演了传统曲牌《老虎下山》,鼓点打得虎虎生风;海南开启了非遗之夜暨“村晚”系列活动,钻木取火、竹竿舞、苗鼓、“欧欧调”等多个非遗节目精彩上演。非遗保护传承针对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其融入生活的生命力。当下,“村晚”以正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非遗、宣传非遗,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
传递浓浓年味,“村晚”是美好向往的热烈表达。春节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那浓浓的年味。“村晚”是一场兼具村味、年味、农味的乡村文化盛宴,演绎的是百姓最熟悉的生活记忆,传递的是淳朴又特别的快乐,激发的是对乡村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有的“村晚”通过直播连麦的形式实现线上联动,将极富年味的“村晚”汇入千屏万端,让更多人可以在线上感受到热闹的春节氛围。可以说,“村晚”不仅是乡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强烈需求的产物,也是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激活文化创造、增强农村文化自信的范例。
“民”星亮眼、乡情醉人,多彩“村晚”传递着浓浓年味。办好一台“村晚”,离不开文化等行业部门的因势利导、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补贴奖励制度的有效激励,也离不开乡村文化能人与积极分子的挖掘与培育。相信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在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将会有更多“村晚”精彩上演,激发出更多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小草(武汉江夏区)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