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陈广江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自己和两个儿子自带皮划艇在安徽宣城泾县月亮湾景区一河道游玩时,遭到岸边不明人员用鹅卵石袭击,好几次差点给砸中,两个儿子都给吓哭。4月1日,景区人员证实,确有景区人员向河面投掷石头的情况,系劝阻过程中行为过激,目前相关人员正接受警方调查。对于事情起因,景区人员称,事发河道属于经营河道,禁止私人下艇。(4月1日上游新闻)
据发视频的李先生表示,自己下水的地方就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并没有见到相关提示牌,“去年都在那里玩过”。视频显示,岸边黑衣男子一次次捡起石头朝皮划艇方向投掷,石块几乎擦着艇上人的身边飞过,艇上的孩童惊恐万分。这种情况,不像是向“河面”投掷石头,更像是冲着人投掷;也不像是“劝阻”,更像是一种威胁和伤害。
毫无疑问,用投石的方式“劝阻”游客,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便游客未遵守景区规定,自带皮划艇擅自下水漂流,影响了景区的正常经营,也不应成为工作人员采用过激手段的理由。
作为维护秩序和保障安全的责任人,景区人员应采取合理、合法、文明的方式进行劝阻,不能丢了底线。景区人员用扔石头这种危险行为来“劝阻”游客,不仅置游客安全于不顾,更是对法律的漠视和践踏。这种过激行为背后,与其说为了游客的安全,不如说为了景区的利益。
事实上,“投石”与“安全”之间,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关系。景区工作人员以“投石”的方式试图保障游客安全,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以“保护安全”之名行“伤害安全”之事,景区的管理者非但难以自圆其说,反而会使自身陷入一种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困境。况且,当时李先生和两个儿子都没穿救生衣,而事发地的水深在3米左右,一旦出现意外,景区工作人员恐怕难以洗脱罪名。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威胁游客人身安全的行为,都已逾越了底线。警方介入此案,是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文明和法治的捍卫。任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无论动机如何,都应依法依规受到惩处。
此事在舆论场上激起一片波澜,也提醒景区在维护秩序和利益时,必须坚守文明、合法的底线。游客是景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果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对待游客,只会让景区的形象受损,最终因小失大,损害景区的长远利益。
希望涉事景区能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建立起更为完善、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用文明的语言、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沟通去引导游客遵守规则。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口碑与信任,更好维护自身利益。
当然,此事也提醒某些游客,外出游玩莫任性,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拥有美好的旅游体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08: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