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家最近刷视频的时候有没有被“没错,是你那么多的冷漠,让我感觉到无比的失落”的歌洗脑呢?
轻快的调子,可爱的声音,这不妥妥的小甜歌嘛!
但是姐妹们知道吗?
这首歌其实是凤凰传奇的《全是爱》改编的!
想当初,凤凰传奇刚刚出道的时候,粉丝都是四五十多岁的大爷大妈们,最常出现的地方是广场舞的音响中,
现在,年轻人的中华血脉开始觉醒,逐渐意识到原来凤凰传奇才是永远的神。
他们不仅上班听,学习听,
还跑步听,
睡不着听,主打的就是一个场景错乱。
连帕梅拉也必须配着凤凰传奇才有劲儿跳。
当然,现在的年轻人绝不可能仅仅满足于线上“追星”,
他们不仅在大妈们都开始跳queencard和flower的时候,
仍在为凤凰传奇坚守广场舞阵地,积极应援,
还热衷于去现场捕捉真人,甚至是请假都要去的程度。
而有了老少通吃的凤凰传奇,音乐节卖票也算是有了保障,中国人不蹦洋迪也不是说说而已。
现场更是一个比一个会唱,嗨到爆炸。
无数网友感叹:原来父母吃这么好的?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本质就是真香定律。
除了凤凰传奇,中国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我们曾经非常不理解,但现在真香了的东西。
它们好像刻进了每个中国人的DNA,一旦到了年纪,就会变成显性基因,贯穿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而这个过程则被网友称之为:中华血脉觉醒。
先来一个突击检查:美少女们现在打开相册,看看里面有没有花草树木的照片,
如果有,那么恭喜你至少觉醒了一半血脉。
在印象里,拍花拍风景明明是更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中老年特征,
结果现在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年纪到了,还是因为到了年纪,看到花就走不动道,走到绿化带旁,手就不受控制地掏出手机一顿拍的,都是年轻人。
各种拍花教程和技巧层出不穷,生怕你学不会,
不过学不会也不耽误,美丽的花花怎么拍怎么美。
美少女就算了,就连男生也无法抵抗花花的魅力,直拍合照一个不能少。
花开得好的地方,成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挤满了人。
今年春天玉渊潭的樱花更是四点起床去看都已经不少人了。
不仅要拍,还要拿来当头像,提前花开富贵,一不小心领先别人三十年。
甚至连合照姿势都从以前的“唯美画报”,变成了“我爱大自然”。
从质疑大妈,到理解大妈,成为大妈,不得不说你大妈还是你大妈。
拍花就算了,现在的年轻人还非常勤俭节约,并发明出了“反向断舍离”,节省程度堪比八十岁奶奶。
断舍离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就是扔掉一些不重要的东西,给生活做减法。
而反向断舍离,顾名思义,就是和断舍离相反,把那些不重要,或是已经用过的东西都收集起来,想办法发挥它们的剩余价值。
这种做法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屯了一堆超市购物袋当垃圾袋的长辈们?
有多少年轻人曾经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结果过了二十岁,开始不受控制地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不仅喜欢屯各种各样的袋子,外卖袋、纸袋子、塑料袋,能装东西的统统不放过,
收集各种用完的瓶瓶罐罐,并相信迟早有一天会用得着,
还非常喜欢废物利用,致力于寻找各种东西的新用途。
你还真别说,他们还真有办法。
外卖袋子拿来装饭盒只是初级操作,
剪开当反光板才算是物尽其用。
单杯奶茶袋子可以在旅游的时候当盆洗内衣裤,外出的时候装雨伞,改造一下还能当抽纸盒。
其他好看的袋子直接拿来当通勤袋,五颜六色还更好搭衣服。
甚至还有人总结出了各种品牌袋子的优缺点,别提有多贴心了。
纸袋可以包书、做手帐,实用又貌美。
塑料袋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这不比直接扔掉强太多?
至于瓶瓶罐罐,则既可以种花、收纳,还可以拿来养鱼,再也不会被妈妈说是收破烂的啦。
一些没人觉得有必要留的东西,他们也找到了让它“复活”的理由。
比如三个月一换的隐形眼镜盒可以放用不完的小样,密封性好,不用担心氧化的同时,行李箱还轻了一斤。
以为胶囊咖啡喝完的空盒是美丽废物?其实它既可以当小药盒,防止药品污染,
还可以当作制冰盒冻冰块,一不小心又省下一笔钱。
甚至披萨小支架都可以当做美妆蛋托,给美妆蛋一个家。
这种生活的智慧,谁看了不喊一句泰酷啦。
俗话说的好,该省省该花花,骑着自行车去酒吧。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在“省”上面有一套,在“花”上也开始返璞归真,爱上了曾经觉得是中老年标配的黄金。
以前觉得黄金又土气又老气,
现在不管开不开心,都要屯点黄金。戴上金灿灿的饰品,整个人的形象气质都有了质的飞跃,妥妥的人间富贵花。
什么“钻石恒久远”,“包包治百病”,什么都没有黄金保值。
当初花钱买包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除了买黄金饰品,年轻人们还开始直接攒黄金,成为了卡利姆多大陆”进击的淘金猎人“。
攒金豆是他们的爱好,
买金条是他们的选择,
一些理工老哥则玩出了更野生的打法,从一些废旧的电子设备里提炼黄金,最后竟然还赚了不少!
好家伙,从东京奥运会奖牌的制作过程中里得到的灵感吧。
有人说,买金子就像出轨一样,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只要买了就会上瘾,
好在金子多了不压身,作为最坚挺的投资品,当然是越多越好,
甚至还有人给自己的金子做了个excel,方便随时查看自己“打下的江山”。
沉迷黄金的妈妈们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其实,“以前不懂,现在真香”的行为,与其说是年纪到了,不如说是我们活明白了;
与其说是血脉觉醒,不如说这些事情本来就有值得我们喜欢的地方。
而做自己喜欢的事,本来就无所谓在哪个年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