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语言相通,则民心相通。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记者了解到,在进入国际友城“百城+”时期,广州正通过一个个“小而美”的项目紧密与国际朋友们的纽带,架起一座座“一带一路”汉语桥。
2023年起,广州市推出首期“寰宇携手,友城传音”友城汉语交流项目,以职场汉语学习为切入点,为38座国际友城提供线上学习服务,以及广府文化普及等内容。通过高效、便捷、实用的短期教学,快速提高友城友人的汉语表达能力。同时,以汉语学习为桥梁,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广府文化。
该项目在全年持续开展,从3月启动至今,反响热烈。印度尼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巴西、以色列、乌拉圭、俄罗斯、巴拿马、墨西哥……截至目前,共有15个国家18个城市的116位国际友人报名该项目。
即学即用:
为38个友城逾百名学员线上开课
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国际的汉语教育,是对外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与平台。
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世界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文教育,有超过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
记者从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简称“市外办”)获悉,目前,广州与67个国家的102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及RCEP国家城市友好关系,推动各层次、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
今年,为促进广州与友城的人文交流与友好情谊,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组织开展“寰宇携手,友城传音”友城汉语交流项目,为友城官员和市民提供更多汉语学习机会,帮助友城的朋友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广府文化。项目第一期主要从RCEP国家、金砖国家、拉美国家三个板块面向38个友城的学员开放报名。“我们欢迎更多的人通过学习中文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读懂广州。”市外办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项目课程为期10周,内容以《国际职场通用汉语》为依据,围绕日常工作场景、生活场景、岭南故事等方面,融合了广府文化、广府美食、广府商圈、广府名胜等充满岭南特色的内容。项目以“线上”课堂和App自学为主,“线上”直播课程学员与汉语老师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学员可以在“CHIease(汉易)”App上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请跟我读:师傅,我要去广州塔、北京路步行街、广东省博物馆……”在英语3班的一堂课上,当授课教师展示出多张广州的景点图,泰国学员Raschapaln立刻“抢答”道:“老师,这些地方我之前去过!”
该班级教师Maggie告诉记者,从3月12日起,英语3班每周日晚上8点到10点上课。学员来自印尼、泰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学员们英语都不错,态度很积极。”6月初,该班级已顺利结课。
主办方介绍,学员大多为友城官员,普遍利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其他空闲时间学习课程,线上学习汉语热情高涨。除“在线课堂”授课时间外,教师还会通过各种联系手段指导学员学习,根据每位学员的水平,为学员量身制定学习计划、布置课后作业、实时回答学员的学习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即学即用、顺畅沟通”这一理念,该项目可实现短时高效提高学员的汉语听说能力以及工作和生活中的汉语沟通水平。通过系统培训,无汉语基础学员完成学习后能用汉语进行简单对话,交流日常工作中的基本信息,实现基础沟通;有汉语基础学员完成学习后能就基本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客观描述,简单表达个人想法,实现简单沟通。
一呼百应:
项目一经推出收获大批“忠粉”
一呼百应,友城传音。记者从市外办了解到,“寰宇携手,友城传音”友城汉语交流项目推出后,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
其中,该项目学员报名和选拔得到了广州友城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府有13人报名,最终选出4位学员参加培训;印尼泗水市语言学习中心有众多学员对汉语学习感兴趣,最终泗水市选出10名学员参加培训。
5月25日,中国驻泗水总领事徐永特别会见了参加广州市友城汉语交流项目的泗水市部分学员代表,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和收获感受,表示希望学员们通过参加学习交流项目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积极为中印尼友好合作贡献力量。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负责国际关系的校长也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为广州政府的这项举措“点赞”。
00:18
“大家好,我叫杜文昊,来自巴西。我现在在里约热内卢,现在正急着学习中文,一起加油!”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汉语学习,巴西人杜文昊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向记者进行自我介绍。
杜文昊很喜欢中国文化,平时也会身体力行地担任人文交流的“民间使者”,每周六都会去里约中国文化协会教华裔朋友踢足球,和辅导中国人学习葡语。他表示很感谢广州这个友城汉语学习项目,自从线上参加课程后,其中文学习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让他更加充满信心。“期待抓住新机遇,未来我也可以做一些促进中巴友好往来的事情,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由于喜欢看中文电影和听中文音乐,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巴西累西腓市学员PierreChevrollier一直以来很想学习汉语这门语言。“找到免费的中文课程很难,尤其是那些完整有组织、内容实用的课程。所以当我发现了这门课程时非常高兴。它按照日常生活的不同主题进行划分,还提供有关中国文化和各地区(特别是广东)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Pierre抓住一切机会与中国人交流,几周后,竟然能和母语者进行简单的对话。“这对其他学中文的朋友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我非常感激广州市为我们提供这个机会,相信会通过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连接中巴两国人民。”他感慨道。
巴西累西腓市学员PierreChevrollier
据了解,除了Pierre外,学员中有不少是友城市政府公务人员,因工作需要或兴趣学习汉语,包括泰国曼谷市政府3名公务员、柬埔寨金边市政府3名公务员、新西兰奥克兰市政府3名公务员、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府4名公务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达尔文市议员CrAmyeUn报名了课程,虽因公务繁忙无法线上受训,但收到教材后表示会努力学中文。
语言为“桥”:
“学会汉语才能读懂中国文化”
“要了解中国,我必须学习中国的语言,通过语言才能读懂中国文化。”印尼泗水市学员艾哈迈德(AhmadFirmanSantriyo)是一名当地政府官员。2005年12月,广州与泗水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此前,艾哈迈德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他希望把汉语定为自己的第二外语,有机会去一趟中国广州。
记者发现,在十个单元的学习中,授课教师将广府历史、广府方言、新春习俗、醒狮文化、广府美食、广州商圈、广府工艺、广府音乐、广州名胜、广府建筑等内容巧妙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仅能学习汉语词汇和表达技巧,更潜移默化地了解广州这座友城的文化,读懂中国、“读懂”广州。
友城是广州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广州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记者了解到,过去10年来,广州市与各友城在经贸、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建立了深厚友谊,增进了相互了解。
多年来,广州通过互办友城结好周年庆、经贸文化周、友城活动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打造“国际友城市长面对面”“姐妹城市姐妹情”“友城小使者”“友城之旅”“相约广州”等工作品牌,让广州与各友城的交流从政府到民间、从经贸到人文,领域不断拓展,层次不断提升。
印尼泗水学员艾哈迈德(AhmadFirmanSantriyo)
艾哈迈德认为,汉语使用范围很广,如果会讲汉语,就能够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交流。其次,学习汉语也带来了很多机遇,例如在就业方面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口译员。不过,对他来说,要掌握汉字字形和拼音音调很有挑战性。“我认为这个汉语项目是独特、有创意的,而且也带来了很多好处。上课过程特别有趣,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也很多。”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语言正是交流互鉴的基本工具。广州市外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报名情况火爆,首期课程学位有限,目前正积极筹备第二期课程。
广州,正积极创新举措,通过一个个“小而美”的项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广州故事,为实现“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创造有利条件,并且步履不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通讯员穗外事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举报/反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17:46: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