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1 21: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军民顽强抗敌,奈何官家骨头太软。这场战役虽只是两宋之交期间的一次地方性冲突,却凝聚了北宋王朝衰微的种种症结。当初金人虽然势单力薄,但凭借着精明的战略布局和无情的铁蹄,将本已动荡不安的北宋推向了覆亡的深渊。宋廷在这场战役中暴露出的诸多弊端,正是导致其最终土崩瓦解的根源所在。军民固然顽强抵御入侵,可惜上层统治阶级的腐朽、犬儒主义的泛滥,让这份勇气和决心化作了徒劳。这场悲壮的抗争,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不可逆转的覆灭的?让我们一一揭开这段燃烧生命的历史的面纱。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金人欺世盗名的战略铺垫

辽天庆五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幽云之地称帝,建国号"大金"。乘辽室内讧之际,金人趁虚而入,彻底灭了这个对宋朝构成重大威胁的政权。与此同时,金人暗中谋算已久,决心向南发展,争夺中原这块富庶之地。

显而易见,金人最大的障碍就是宋朝这个强大的邻国。为了达到侵略的目的,金人首先诱使宋廷相信"海上之盟"的鬼话,颇有些狐狸想吃掉母鸡的意思。金人善于以退为进,利用了当时形势对宋朝有利的时机,巧妙地让宋廷对自己放松警惕。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诚如史书所载,"宋廷虽然对辽王朝的国内局势判断准确,却对金人的野心认识不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矫揉造作,先是谦虚地自诩"南朝四面北边,若无兵力,安能立国强大如此!"等宋廷上钩后,才稍稍透露出一点侵略的野心。

金人的伎俩还不止于此。缔结与宋朝的"海上之盟"后,金人精心部署,有意将约定中应该归还给宋廷的八个州县缩减为三州。更可怕的是,完颜阿骨打在临终前,将大军部署在西京一带,切断了宋朝从太行山以西地区获取军力的来源,这无疑是给金人后来南侵埋下了祸根。

对于金人的这番险恶用心,宋廷当时似乎未能觉察。宋徽宗赵佶任用了两位昏庸之辈童贯和高俅主管军政大权,导致兵力空虚,朝野阙失战备的重要意识。这让金人有恃无恐,在全面侵犯宋土之前不断诱敌深入,给宋廷制造更多的错觉和麻痹。

戏剧性的是,就在金人放出"报谢使""告庆使"等烟幕弹的同时,粘罕领兵已出云中,暗藏杀机。金人施以无情铁蹄的时刻,一切都了了分晓。徽宗手下张孝纯虽然及时发出了预警,但终因上层统帅力量的严重流失已无计可施。宋廷人心惶惶,命运就这样一步步被金人牵着鼻子走。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金兵猛犬般扑向太原重镇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挟灭辽之余威,颁旨南侵。为确保战争的统一指挥,金人特意设立了元帅府,由都元帅完颜杲总理大局。军队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军由左副元帅粘罕率领,自云中府向南进攻太原;东路军则由完颜宗望、完颜昌等统帅,从平州经燕山西侵。

粘罕的西路大军迅猛无比,杀奔朔、武,势如破竹直逼太原。沿途攻陷了马邑县,意外发现汉人士绅翻然叛变,纷纷归顺金人。这支本应维护宋统治的"义胜军"居然摇身一变,为金人作了向导,助纣为虐。河东防线由此面临全面瓦解的危险。

守太原的宋军由张孝纯、童贯统帅。尽管早有言者注意到粘罕调兵遣将的异样,但宋廷依旧浑浑噩噩,未能及时重兵戍守。等到粘罕声东击西,兵锋已至眉睫,方才手足无措。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儒臣童贯阅兵无能,更是个畏战怯夫。粘罕来函狡辩时,他竟一味示好求和,原本可以稳扎守住的太原,眼看就要失守。宋军节节败退,一败再败,势不可挡。

危急时刻,张孝纯起用两名刚勇善战的将领王贵和刘雄,一度扭转了局面。金军首次遭遇了宋军的顽强抵御,攻陷太原的目标暂时难以实现。但粘罕并未就此止步,他以信陵和太谷为活动圈,渐次收复周边县城,为下一步进攻太原蓄积力量。

金人坚韧如铁,丝毫不肯放松,宋军的处境日趋胶着。大军对峙之际,双方偶有小规模冲突。比如金人在太谷附近放出数十羽燕隼,宋将张孝恭率精骑突击,击毙金军300余人;又如黄之略连斩金将马丰、阿剌等人等。但这些小憩拚搏,依旧挡不住金军势如疯虎的凶猛进攻。

怪兽突袭中原核心地带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太原攻防战陷于僵持后,金人并未就此止步。眼见宋军内部积重难返,完颜宗望和完颜昌领兵由平州向燕山进逼,形成了东西夹攻之势。

宗望、昌等人率领东路大军如狼似虎,铁蹄生风。他们沿路所向披靡,一经驻足就是一场血雨腥风。有宋将报称"群盗由燕山而下,且占辽阳之东境,穷兵猛锐,势不可御。"金人的铁骑扫平了一切阻挡,气势汹汹直逼郑州。

此时汴京已人心惶惶,闻风丧胆。宋廷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局,束手无策。曾经居功至伟的宰相张浚,在这个节骨眼上亦是力不从心,宠辱不惊的表现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最令人瞠目的是,金军竟在不战而胜的情况下,占领了大汴京城。宋军远在马邑驻守,根本无力阻止。金人知晓宋廷作风,盘算着以金钱手段打通最后一道防线。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不出所料,金军一通行贿腐化了宋军。张浚眼睁睁看着一众蛀虫大开方便之门,后来自我诘责曰"我今岂无大罪?亲躬开门,为盗贼导引内地!"眨眼之间,中州大地万马奔腾,俱在金人掌控。

大金铁骑如何占领汴京?其实一开始就有内应相助。那时大饥之年,粮价狂涨,汴京囤积馊米案曝光。宋廷为此下狠手整肃官吏,遭到众怒。正是这支不满官僚集团,暗地里通风报信,助金兵长驱直入。还有一些失意小人,翻然反目,主动通风报信,从中捞渔。

金人动用金钱攻心的卑劣伎俩,成功腐蚀了不少官员和士兵。汴京失陷前夕,金人就已布下重重暗线,收买了大批眼线探子。狡诈的金军更是动用计策,以重金购买了大批马匹,伙同商贾暗渡汴河,弄虚作假。宋军竟然未能及时发觉,尽显无能。

一时风云变幻,汴京沦陷的消息如惊雷炸响。宋徽宗闻讯心慌意乱,脱了鞋就跑。文武百官亦是胆战心惊,狼狈逃命。宋廷被金人摆了一道,不得不重新考虑因应之策。朝野震骇,百废俱兴。金人的无情铁蹄,踩遍了整个中原核心地带。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北宋顽疾在太原被彻底暴露

太原攻防战虽然仍在胶着,但随着金军占领中原腹地,宋朝的覆亡已成定局。与此同时,这场战役也无情地将北宋积重难返的顽疾暴露无遗。

首先是宋廷统治集团的腐败堕落。当权者为了一己私利,把持着军政大权却罔顾国家安危。比如童贯阅兵无能,连张浚这位当朝宰相都不放在眼里。高俅又是宠信佞臣,遭张浚弹劾亦置之不理。朝廷上上下下俱是如此作风,难怪最终溃不成军。

长期战乱带来的内耗给社会也造成了极大伤害。当年宋廷为保西北重镇太原,押运过不少钞金。可沿途流氓盗匪时有劫掠,钞金大量散落民间。士农工商见利忘义,竟然把守御金人的义务抛诸脑后,贪婪地囤积这些赃款。难怪金兵进犯时能有如此多内应相助。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粮草储备问题更是戳中要害。当时汴京就发生过囤积馊米的丑闻,引发军民骚乱。太原等边疆重镇过去常年征调粮草,历来都是名存实亡,囤私舞弊层出不穷。部分官员打着"购粮"的旗号,竟然把粮食卖给外族。一旦遇上金人这般彪悍强敌,早已空虚透顶的军事力量根本无从支撑。

文化道德的堕落无疑是最根本的祸因。宋廷一度信奉程朱理学,导致了今文家和佛老之诟病。而狭隘的儒家主导思想,又使官僚们失去了独立精神,盲从迂阔,沦为犬儒模式。一味崇尚名节,对于强盗兵燹视而不见。这种精神顽疾沉渍已深,加上为政无能的昏庸统治,自然难逃一蹶不振的命运。

太原攻防战至此已是强弩之末。金兵进逼太原城时,宋军固然阵阵抵御,但上层恐怕早已斗志全无。就连守城的将士也缺乏必胜的信念,被整体上的无力感所笼罩。一些贪生怕死之徒,干脆向金人临阵倒戈;还有的则因金钱诱惑犯了大错。所谓军民同心抗金,早已稗粺可鄙。

北宋王朝总体上的无能腐朽,在太原这一次冲突中暴露无遗。朝野之人士鲜有人看清宋金矛盾的根源,或是故作姑息,或是袖手旁观。各级统帅相互推托责任,只知自身存亡而不知国家荣辱。这种丑陋的画面,与金人在太原城外彪悍的凶相形映衬,宋廷内忧外患可谓山穷水尽。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金人趁虚而入完全吞并宋土

太原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眼见粘罕难以强攻得逞,金人改而诱敌深入,佯作退却。宋廷未能看穿这一诡计,反而大喜过望。

张孝纯、童贯一度重振锐气,命令宋军追击金军退路。但金人诡计多端,暗中埋伏了重兵。宋军追至晋源,遭到了集中围攻。金军诈退的目的原来是为了引诱宋军深入腹地,从而将之彻底歼灭。张孝纯等人深陷绝境,束手待毙。这支最后的王师已经力尽矣。

汴京沦陷后,徽宗无奈逃至保州。这位逼上梁山的皇帝倒也没有丧失斗志,谕令诸臣殚精竭虑出谋献策。张浚请旨亲征,企图收复已陷于金手的中原大地。但金人步步紧逼,堵死了一切还手之路。

宋金太原之战为何耗尽北宋元气

宋廷权衡再三,终于向金人低头。在潘允业的游说下,宋廷屈膝缔结了难堪的"绍熙和议"。这份不平等条约规定,宋廷割让黄河以北、淮河以东的广袤疆土,每年向金人进贡重金银,薄本高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国土沦丧和经济掠夺。但令人痛心的是,宋廷在失去土地和钱财的同时,连性命都交了出去。

就在绍熙和议签署之际,太原城终于陷落。金军的铁蹄再次狂奔,把上千座城池彻底吞并。宋朝军民顽抗,金军竟连最基本的俘虏礼节都不加以遵守,将宋军尽数屠戮。当时还有一批儒生从太原逃往邻县,结果遭到金人"扑杀无遗"的血腥对待。

北宋覆亡后,金人又连年进攻南宋疆界,执意要吞并整个中国版图。徽、钦二帝苦心经营,终于在紫荆关一线勉强阻止了金人的南下野心。但偌大的一片江山已为金人所有,华夏气数将至暮年。宋金之际的这一系列战役,本该成为中华民族最光辉灿烂的一笔,但最后却被金人的无情蹂躏化作灰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宋花巨大代价换回的燕京,为何不到两年便永久性易主了?
...北宋的进攻,一般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军的重点目标是太原,失去了太原西路军可以长驱直入,而燕京则是东路军进攻的障碍,现在取了燕京,金军的东路军便可以长驱直入,直取北宋政治中心汴
2023-05-14 10:03:00
汴京围城战,女真人不知道北宋有多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李纲
...云汉人悉归女真;三是增加岁币至每年两百万贯;四是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五是犒军费金五百万、银五千万、马牛骡各一万、锦缎一百万匹、里绢一百万匹,书五监;六是以亲王、宰执作为人
2022-12-23 18:41:00
靖康之耻对宋人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兵。 西路军:西路左副统帅完颜宗翰率领大军从大同向太原进发,但并不如完颜宗望那样顺利。1125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攻打山西朔州,克朔州;1126年一月六日,代州(山西代县)被
2023-02-15 21:09:00
北宋名将种师中:最后的坚守与太原之围的遗憾
...领,卿可用激赏中伤用命将士。解潜所率宋军是朝廷派往太原解围的一支,想一想,为向金军求和,钦宗拼命“大撒币”,豪掷——金国犒军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如今,轮到给为赵家卖命的宋
2023-11-04 22:22:00
太原之战,北宋王朝的命运如何?
...但它却决定了北宋王朝的命运!这就是爆发在山西境内的太原之战!河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是北宋的战略要地。宋人张确言评论道:“河东天下根本,安危所系,无河东,岂特秦不可守,汴
2023-08-29 13:40:00
...、战况最为惨烈的城市保卫战!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1,太原保卫战坚守九个月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一月,金国发动侵宋战争,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西路军主帅完颜宗翰(粘罕)领军
2023-08-21 14:42:00
北宋末年哪位大宦官是被斩首的
...,下诏封童贯为广阳郡王。同年,完颜宗翰南侵,童贯在太原,派马扩、辛兴宗以访问为名去试探金人意图,金人指责宋收留张觉,并派使下战书,童贯对金使厚礼相待,并说:“这么大的事,怎不
2023-05-11 16:23:00
汴京是怎么被攻破的?不是金军凶猛而是北宋太无能
...火梯、鹅车、编桥、洞子等攻城器具。这些攻城经验来自太原攻城战。巅峰时期的女真军队,非常善于学习。闰十一月十一到十三,宋钦宗登上城墙慰问宋军。期间,下令从艮岳选取石头,解决守城
2024-04-25 22:51:00
...。这位被抹黑的人物,正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先祖、坚守太原孤城顽抗金兵的宋朝名将王禀。01被《水浒》抹黑的名将王禀,字正臣,汴京人,东晋丞相王导第二十七世孙,生年和早期经历不明,
2024-06-30 09: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