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16:11:00 来源:戏说三国

长安城皇宫内,几个小太监正抬着一个被捆得像粽子一样的人,急匆匆地一路小跑奔向“更衣室”。(唐朝时的茅房统称“更衣室”)

被抬着的人看起来很奇怪,因为他既没有出声喊叫,也没有大力地挣扎反抗,反而是用一种近乎好奇地目光不断地四处张望,似乎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一点都不担心!

在一众小太监不断地喘息中,他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更衣室。为首的老太监示意众人将扛在在肩膀上的人放下,并亲自为他解开了绑在身上的绳子。

随后在众人戏谑的目光中,老太监笑容满面地指着前满是飞满苍蝇的粪坑说:“光王,陛下让给您在里面洗个澡,您请吧!”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说完不由分说将他一把推进了粪坑里。本以为光王李忱掉到了粪坑里会大惊失色,甚至可能会向众人求救。

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李忱不仅没有向边上的众人求救,反倒是觉得很新奇,疯疯癫癫地在粪坑里玩耍了一天。(具体情节太辣眼睛,请读者自行脑补吧!)

一边玩还一边用手向边上的太监扬,场面一时间变得很梦幻,太监们急忙往后躲闪,无奈还是躲不过天女散花,衣服上或多或少都被沾上了“翔”,太监们全都开始骂骂咧咧。

本来想看光王李忱的乐子,没想到看了个寂寞,结果还都被殃及池鱼。失去了兴趣的太监们很快就离开了,他们急着回去向皇帝唐武宗汇报测试结果。

在众人离开后没多久,一个老宦官仇公武走到光王的身边,此时的光王丝毫没有发现身边来了人,依旧玩得不亦乐乎。

仇公武在朝中极有权势,当时的唐武宗身体已经日渐虚弱,他想在皇帝驾崩后独掌朝政,但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傀儡。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看见傻子光王,他认为日后可能有用,于是向武宗汇报说直接将光王诛杀后埋掉永绝后患,早就有此想法的武宗欣然首肯。

仇公武偷偷安排心腹将他捞出来洗干净,藏在出城的粪车下送出皇宫。随后将光王李忱安置在了寺庙之中,光王就此才躲过了一劫。

太监们对光王李忱所做的这一切,背后都是唐武宗指示的,那么唐武宗为什么要对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下此毒手?尤其这个人还是他的皇叔!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说起历代皇帝打江山,可能难度最大的要数明太祖朱元璋,毕竟人家开局仅靠一个碗,却打下了大明的万里江山。

和明太祖朱元璋比起来,恐怕唐宣宗李忱的经历也不遑多让。一个是凭着要饭的碗成就了千秋霸业,一个是从茅坑中站起来逆袭成为了皇帝,并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

李忱的一生经历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狗血的情节比电视剧演得还要离谱。故事还要从他的母亲郑氏说起。

郑氏原本是唐朝叛将李锜的小妾,李锜在当时是浙西节度使,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妥妥的省长级人物,在当地也是跺跺脚就会颤一颤的人物。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当时的一个相士为了能够巴结他,特地在丹阳挑选了美女郑氏送给他当小妾,而且还预言此女将来会产下天子。

本来日子过得是挺滋润的,没想到唐宪宗李纯上台后,开始下手整治各藩的节度,将李锜从浙西调入朝中担任尚书右仆射(当时的宰相),虽然是升官了,但是李锜心中并不买账。

因为当时的尚书右仆射是个虚职,虽然叫着好听,但是没有什么权利,当惯了节度使得李锜自然不满意李纯的做法。

为了不去京城上任,李锜是想尽了借口,可惜都没有改变皇帝的心意,于是他心一横,直接带着自己麾下的部队就造反了。

结局自然也毫无悬念,兵败后的李锜和儿子李师全都被皇帝下令给腰斩了,小妾郑氏则被唐宪宗安排到了郭贵妃的身边成了婢女。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从李家父子二人被斩草除根后,小妾郑氏却偏偏活了下来,其实从这里就不难看出李纯早就看上了年轻貌美的郑氏,安排在郭贵妃的身边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唐宪宗酒后就宠幸了这个郑氏,一来二去之下,郑氏很快就有了身孕,并在公元810年诞下了李纯的十三子李忱。

由于郑氏的身份卑微,在当时那个十分重视出身的时代,李忱想要和其他皇子争夺帝位基本上是没有希望的。

唐宪宗对这个儿子还是很喜欢的,不过没过几年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李忱不仅体弱多病,而且智力上看起来也有很大的欠缺。

平日里李忱寡言少语,被其他皇子欺负了也默不作声,更不会反抗。十岁那年还患上了一场重病,差点因此而夭折。

眼看着李忱的病越来越严重,突然有一束光照在了他的身上,重病在身的李忱突然一跃而起,端正了身体开始拱手作揖,这举动吓坏了旁边的众人。

都以为这孩子脑子出了问题没救了,没想到在事情结束后,重病的李忱居然神奇地康复了。他和郑氏说自己生病时每晚都能梦见乘龙飞上天。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这话吓坏了郑氏,慌忙叮嘱儿子不要对任何人提起,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而且不会笑了。

唐宪宗李纯虽然此时也不待见这个儿子,但是毕竟是自己的血脉,别人有的他也不能太差,在李忱11岁那年被封为了光王。

虽然李忱年龄小,但是他的辈分却很大,是后来的文宗和武宗的小皇叔,只不过有一点尴尬,就是文宗和武宗都比李忱的年龄大。

都说落后就要挨打,在孩子的世界中也同样适用,那就是年龄小就要挨欺负。小皇叔李忱是在文宗和武宗的压迫下长大的,不仅时常戏弄他,还经常在下人面前阴阳怪气地嘲弄他。

时间久了,身边的太监宫女也加入了调戏李忱的队伍,反正无论你怎么说他都不会反抗,更不会向皇帝告状。

一个在外人看来痴傻的皇子和一个宫女出身的母亲,用脚指头想都知道生活肯定是举步维艰,不过此时的李忱并没有完全成为傻子,真正让外人给他盖上“傻子”标签是因为一次刺杀。

有一天李忱去觐见懿安太后,没想到的是在半路中居然遇见了刺客,戒备森严的皇宫内居然能被刺客潜入,这后面到底隐藏这什么已经不得而知。

不过幸运的是李忱在千钧一发之际躲过了一劫,等到了前来救援的侍卫,不过侍卫们发现李忱被吓得呆立当场,目光发直,回答侍卫们的问题吐字也模模糊糊听不出个数。

自打这次刺杀后,李忱每天都会浑浑噩噩,胡言乱语,也成为了众多人眼中真正的傻子。好在当时是唐穆宗在位,对自己这个弟弟还是疼爱有加,母子的日子倒也算是过得去。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不过好景不长,唐穆宗沉迷酒色,不理朝政,20多岁的年龄就开始追求长生,让手下的术士为他炼制丹药,那个时候的冶炼技术还不过关,炼制的丹药共性问题就是重金属超标。

所以唐穆宗的结局从他开始迷恋丹药的那刻起就已然注定,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十一日,唐穆宗因服食丹药中毒死于寝宫,终年30岁。

穆宗驾崩后,在朝廷一众宦官的扶持下,将唐武宗李炎推上了帝位。也正是由于宦官的拥立,唐武宗心中总觉得不具备登基的正统性,于是多疑的他开始大肆屠杀皇族宗室,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皇位。

“傻子”皇叔李忱自然也成为了他怀疑的对象,唐武宗始终觉得自己这个小皇叔在装傻,本来想直接找个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他,可是此举冒天下之大不韪,会受到满朝文武的诟病。

于是只能另寻它法,在唐武宗的有意安排下,小皇叔李忱生活张总就开始了各种险象环生,比如游湖肯定会落水,打猎肯定会摔下马,下个楼都得滚台阶等等。

唯一让唐武宗不解的就是,这么多的安排居然都要不了李忱的命,每次李忱总是能够化险为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主角光环太强大了。

这让武宗对李忱更加的怀疑,一个傻子怎么会接二连三地躲过暗算?失去耐心的武宗终于忍不了了,他让太监将李忱扔到粪坑里。

如果李忱真是傻子,扔进粪坑里多半会被淹死,武宗也能用皇叔失足溺毙的借口糊弄天下人。如果他是装傻,一定会难以忍受跌落粪坑的举动,他只要求救就等于是被判了死刑,日后自然会被武宗清算。

结果武宗等到的消息却是李忱在粪坑里愉快地玩耍,这让他一时间没了主意,搞不清自己的小皇叔到底是真疯还是装疯。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后来李忱被宦官仇公武搭救后藏于寺庙中,身体每况愈下的武宗也就没在继续追究此事,和自己的哥哥文宗一样,武宗也开始痴迷于长生大道,大肆进食所谓的灵丹妙药。

也不知道是李忱运气太好,还是武宗运气太差,历经多次算计的李忱没出什么事,反倒是武宗自己先挺不住了,成为了大唐第二个服食丹药“成仙”的皇帝。

由于武宗死得比较匆忙,没交代清楚后事,朝堂之上关于谁来继承大统成为了难题。当时宦官马元贽和仇公武把持朝政,为了能够继续大权在握。

二人合谋后决定请回在寺庙中隐居的傻皇叔李忱,一个“傻子”来当傀儡皇帝,等于是成为了宦官们的代言人,最主要的是还听话,简直是可遇不可求啊!

其他大臣们得知要将李忱立为皇帝,自然明白马元贽的司马昭之心,奈何斗不过大权在握的宦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疯疯癫癫的李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宦官们无不暗自窃喜,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了宦官家!就在他们在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第二天的一道圣旨却瞬间叫苦不迭。

李忱在登基后第二天就亮出了自己的獠牙,他下旨将宰相李德裕及其党羽全部拿下,更是将李德裕一连五贬,从宰相变成了崖州司户,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

牛李之争”。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随后就是清理宦官,面对昔日飞扬跋扈的宦官集团,李忱的做法可谓是宁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一场运动搞下来,宦官们是人人自危,不敢造次。

而马元贽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从

新宰相马植被逐出朝堂后,他就知道未来的日子不好过了,因为马植是戴了宣宗赏赐给马元贽的腰带而倒了霉。这条腰带则是马元贽亲手送给马植的,目的就是想拉拢当朝宰相。

李忱这一记敲山震虎让他明白,原来之前的36年装疯卖傻全都是在演戏,为的就是此刻咸鱼翻身,当初的武宗是个明白人,可惜木已成舟,宦官一党想要后悔也来不及了。

上任后侍卫李忱坐在朝堂之上目光如炬,说话也不似从前的跑风漏气,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哪里还有从前的傻子模样,分明是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

直到此刻满朝文武才反过味来,皇帝为了能够有今天,足足装疯卖傻了36年!为了一个目标能够默默隐忍36年,这份毅力和执着远非常人所能,在配合上完美的演技,奥斯卡都欠皇帝李忱一个小金人。

李忱在位期间,一心想要重现唐太宗在世时的繁荣强大,为了能够不断地督促自己,他命人将《贞观纪要》写在了床前的屏风上,每天早晚都要重温祖宗的光辉事迹。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在朝堂之上,李忱对待官员虽然依旧很严格,但是在私底下求不乏亲和,资质通鉴宗关于宣宗的严厉可见一斑:诏命既行,直废格不用,宰相可谓有权!时方寒,冻汗透重裘。

这段话记载了当时因为宰相的一点小疏忽被宣宗问责的情况,当时正值十冬腊月,身穿裘皮的令狐绹居然被宣宗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可见对于宣宗极为忌惮。

虽说李忱之前傻了36年,但是却从来没有放下对政治的掌控,各州官员名册他都熟记于心,对于国事拿捏起来可谓是轻松娴熟。

在李忱的励精图治之下,唐朝很快再现了老祖宗时期的繁荣,不仅收复了吐蕃的河西区,唐军更是大破北

狄,南逐南诏稳固了被外族蚕食已久的边疆地区,打通了历史上注明的“丝绸之路”。

对内则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鼓励生产,降低赋税,在他的努力下,已进入末路的晚唐开始出现了中兴的局面,百姓们也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史称“大中之治”,并被后世尊称为”小太宗”!

不过李忱只做了13年的皇帝,他也没有逃过前两任皇帝的宿命,都栽在了仙药的大坑里,在位后期他也迷恋上了丹药,开始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

大中13年5月,太医李元伯向宣宗皇帝进贡仙丹“长生药”,李忱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了丹药,没想到的是很快就病倒了,一直撑到了8月7日终于油尽灯枯,享年50岁。(这点小编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三任皇帝居然都死在了仙药上,难道这也是祖传的吗?)

李忱装疯被丢进粪坑面不改色,登基后让“太监”叫苦不迭

不过李忱在临死之前还算清醒,下旨让太医李元伯吃下了同款丹药,并安排太监亲自给他套上绳索,让他到阴间继续为自己炼丹!

在李忱过世后唐懿宗继位,大唐刚刚复苏的国运急转直下,唐宣宗用装疯卖傻36年换来的大唐荣光,很快就被儿子给败了个一干二净。

纵观李忱的一生,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惜装傻充愣30载,期间更是遭遇了无数次的试探和暗杀,但是他靠着自己的隐忍,终于成为了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在笔者看来,李忱最初装傻并不是为了称帝,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躲避皇宫内部争斗,想要远离是非之地,如果不这么做恐怕自己的侄子武宗早就把他干掉了。

只不过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李忱本无意争夺帝位,老天却并没有亏待他的付出,天降了一个皇帝名额给了他。

武宗是个明白人,他一直不相信李忱是傻子,从这里也看出来李忱在30多年的装傻中一定是出现过一些破绽,才引得李炎对他频频下毒手。

无奈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武宗最终还是败在了活的短,从这里也印证了一句话,走得高不一定是智者,活得长才是赢家!可以说李忱用实力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开局躺粪坑,未来登巅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为了逃脱成王败死的命运装疯卖傻36年,熬死四位帝王后登基
...吗?走进帝王之家,了解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唐宣宗李忱登上皇位的坎坷历程。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帝王自古多无情,究竟有多无情呢?魏武帝曹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宁教我
2023-06-29 12:01:00
他装疯卖傻迷惑大臣,还被人扔进粪坑,最终彻底逆袭
...辱呢?这位皇帝又有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 这位皇帝叫李忱,元和五年(810年),李怡(后改名李忱)生于唐长安城大明宫,为唐宪宗第十三子。李怡的生母郑氏(孝明皇后)原为镇海节度
2023-01-05 20:30:00
他熬死4代皇帝装傻36年,曾被唐武宗扔进粪坑,登基后一雪前耻
...装傻才当上的,他不仅熬过了4代皇帝,还装傻了36年,那李忱为啥要装傻呢?为啥这样呢?还不是因为皇宫里有内斗,他为了保护自己,才不得不这么做。那接下来,咱们就来瞅瞅李忱这36年
2024-09-08 10:08:00
哪位皇帝差点被粪坑呛死,登基后一雪前耻
...要说谁是中国历史上最能“装”的皇帝,那第一非唐宣宗李忱莫属了。装疯卖傻36年,熬死了四任皇帝,还差点被人扔进茅坑淹死,最终被一群宦官推举上位。可当这位“傻子”坐上皇位之后,立
2024-06-15 10:48:00
小太宗李忱:以傻子的身份掌控唐朝的智者
唐武宗会昌三年,李忱在皇宫中闲逛,突然来了几个太监,二话不说就把他扛到了厕所,扔进了粪坑。周围的臭味一下子涌进了鼻子,他强忍着呕吐的冲动,但是身体的本能还是让他挣扎地站了起来。但
2023-11-08 22:09:00
装傻三十七年,唐宣宗李忱的隐忍与智慧
唐宣宗李忱像大唐王朝在中后期逐渐走向羸弱,然而这样一个盛世王朝在其日暮西山之际,回光返照一般出现了一个"大中之治"。当时在位的帝王便是唐宣宗李忱,他将当时的国家从内到外治理的井井
2024-01-10 17:18:00
晚唐的光王李忱:装傻数十年的皇帝
唐宣宗李忱作为历史上少有的中兴之主,是晚唐没落之时,所回春的的一位明君,他在位期间,百姓的生活日渐富裕,被称为“小太宗”。然而这位中兴之主却是众人眼里的傻孩子,装疯几十年之后,宦
2023-09-04 10:43:00
哪位皇帝即位后第一道圣旨,让百官颤抖
...。由此,宦官愈加嚣张,甚至篡改圣旨,扶持痴傻的光王李忱上位。李忱是唐武宗的叔叔,从小疯疯癫癫,连话都说不明白,更别提处理朝政了。宦官们的意图显而易见,通过李忱控制天下。百官心
2023-10-18 14:14:00
本无缘皇位的他奇葩继位:唐宣宗李忱的传奇人生
...?(一)无缘皇位的他奇葩继位唐代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继位前叫李怡,生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六月,生母郑氏原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小妾。李锜搞叛乱被杀后,其全部财物和家眷由
2023-11-04 08: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