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太和夜话 | 7天宝宝遭遇“脑出血”:太和医院上演奇迹救援,点亮生命希望之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16 21:54:00 来源:十堰广电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十堰广播电台的晚间节目《太和夜话》。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要与大家分享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故事,一个关于生命奇迹的故事。

去年9月底,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轩轩来到了这个世界,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与期盼。然而,这份喜悦很快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所笼罩。轩轩出生后不久,家人发现他总是频繁地吐奶,这让家人感到十分担忧。于是,他们带着轩轩来到了太和医院新生儿科,希望找到问题的根源。

太和医院新生儿科的医生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地察觉到问题可能并不在消化系统,而是隐藏在更为复杂的头部结构中。原来,轩轩出生时头上有一个血包,这是分娩过程中产道挤压所致。医生们随即为轩轩安排了头部CT检查,而检查结果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轩轩颅内有巨大血肿!

一个刚出生7天的婴儿,竟然被查出患有脑出血!这一消息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轩轩家人的心头。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脑出血是成年人及老年人才会罹患的疾病,儿童罹患此病极为罕见。而颅内出血所带来的后果更是令人不寒而栗:智力低下、癫痫、脑积水及脑瘫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可能因病情持续加重而引发急性脑疝,危及生命安全。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太和医院新生儿科的医生们没有退缩,第一时间与相关科室进行了会诊,全力以赴与死神展开激烈的较量。然而,手术的风险之大,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医生都倍感压力。轩轩这么小的婴儿,对手术及出血的耐受力极差,一旦术中大出血,后果将不堪设想。据太和医院神经创伤、功能神经及小儿神经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张涛医生介绍,普通成人术中出血500毫升以内尚可接受,但对于轩轩这样的小婴儿来说,出血量超过50毫升就十分危险。

更为棘手的是,轩轩的颅骨像纸一样薄,手术位置又靠近顶叶。顶叶是大脑的重要功能区,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受到损伤,就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等。因此,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极高,需要他们具备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研讨和细致入微的前期准备,手术在麻醉科医生的紧密配合下顺利进行。太和医院张涛手术团队凭借高超的技艺和坚定的信念,成功为轩轩完成了手术。术后第二天,轩轩就不再吐奶,这标志着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轩轩终于康复出院了,他的家人也重新找回了久违的笑容和希望。

张涛医生在术后介绍时提到,轩轩之所以反复吐奶,是因为颅内病变导致脑组织受压。由于小孩子不太会表达,对身体出现的症状反应也没有成人迅速,因此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张涛医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当孩子反复出现吐奶、呕吐等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太和医院神经创伤、功能神经及小儿神经外科此次成功救治出生仅7天的幼童轩轩,不仅展现了太和医院儿科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更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和无私奉献。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爱心,为小生命重新点亮了生命的火花,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和希望。

这个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但同时也是顽强的。在医学的庇护下,无数像轩轩这样的孩子得以重获新生。让我们共同为太和医院的医护人员点赞,为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祝愿轩轩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未来。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了,期待下期的《太和夜话》,祝各位听众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节目编辑:雷勇 龚艳琳 通讯员:李毓霞 播音:晨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和夜话 | 太和医院完成高难度手术,通宵9小时断足再植创奇迹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的晚间节目《太和夜话》。今晚,让我们一同走进太和医院手外、显微骨科病区,见证一场紧张且震撼的生命救援,感受医护人员如何以精湛医术和坚定信
2024-12-13 20:03:00
太和夜话|京堰医疗专家联手 “超窗”抢回生机
...,距离发病已过去33.5个小时。“超过4.5小时溶栓,极易脑出血;但不试,她可能终身卧床,甚至失去生命。”卒中中心主任艾志兵说。就在这个看似没有希望的关头,医疗团队选择了向前
2025-08-22 21:04:00
太和夜话 | 青蒿之光照亮康复之路:一次归国人员的生命救援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今晚,我们将带您走进一次归国人员的生命救援行动,见证太和医院血液内科如何以精湛的医术和无畏的精神,成功救治一名从西非归
2024-07-10 19:55:00
太和夜话 | 瘫痪患者植入“新能源”电极!太和医院新技术助其“重迈第一步”
...人文交织的轨迹,探寻答案……一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打破了李先生平静的生活。57岁的他左侧肢体偏瘫,站立行走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只能终日卧床,生活起居全靠老伴照料。更折
2025-06-30 20:25:00
太和夜话 | 蜇伤50余处,脏器多衰竭!这场救援惊心动魄,背后团队太牛了
...朋友们,晚上好!欢迎锁定十堰广播电台,每晚七点,《太和夜话》与您不见不散,我是主持人张昊。夏秋之交,山野依然绿意盎然,可这生机背后,也藏着我们容易忽略的危险。今晚要跟大家分享
2025-09-24 21:00:00
太和夜话 | 十年卧榻压疮噬骨!太和医者重塑脊梁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张昊。当夜幕笼罩车城,总有些生命之光在无影灯下绽放。今晚让我们走进太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聆听一个关于生命重建的温
2025-04-02 20:17:00
太和夜话 | 从绝食轻生到拥抱生活:太和医院MECT技术成功救治危重抑郁症患者
听众朋友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太和夜话》,我是晨曦。今晚,我们聚焦十堰市太和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讲述一项名为“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的技术,如何为一位深陷20年抑郁症痛
2025-06-16 23:37:00
太和夜话 | “黏膜瓣+支架”创新术式 太和打通罕见病儿呼吸路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十堰广播电台《太和夜话》,我是林欣。此刻,窗外的晚风正轻抚城市,您或许正自然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可这份看似普通的“顺畅”,对10岁的男孩索索(化名)
2025-09-05 17:40:00
太和夜话 | 日发3万次室性早搏!太和三维导航技术护航七岁童心
...朋友们,晚上好!此刻您正在收听的是十堰广播电视台《太和夜话》,我是文艺。今夜,让我们一同走进十堰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聆听一个用毫米级精度重塑生命律动的温暖故事。在太和医院儿
2025-05-23 18: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