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钟情于对联的父亲
韦炳旺
从我记事开始,逢年过节,父亲就喜欢写对联贴对联。记得小时候,家门口就贴这样一副对联“天下懿德忠和孝,人间正道读与耕”,横批:“振兴家庭”。父亲对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对国家的期待都浓缩在对联里。就这对联,也让童年时的我在小伙伴面前挣足了面子,喜欢拿“懿”字去考别的小伙伴,所以记忆尤为深刻。现如今,想想这副对联,意义深远。可以看出父亲一生的心愿。在他看来,要教育子女成长成才,步入社会、实现理想,关键就在于培育良好的家风,教育子女努力学习,奋发有为,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过上美好生活。
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1966年4月入党,父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都安大瑶山,先后在保安、地苏、东庙等乡镇10多所小学担任过语文、数学、音乐、图画教师,直到1994年退休。父亲的一生,就像小时候对联所说的一样,用高尚的品格感化和鼓励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在我们几兄妹眼里,父亲是个“政治家”。他经常给我们上“政治课”,这种课,一般都是选择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早上。那天一大早,父亲早早叫我们起床,收拾好东西,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中央,他很严肃地给我们“上课”,涉及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内容。只有初中文化的父亲,不知道从哪学来那么多东西,我们就算很不耐烦,但必须静静地坐在那里,洗耳恭听,他的“政治讲义”,后来很多都成为对联贴在门框上、大堂里。
父亲喜欢写对联,也很擅长书法。伯父说,上个世纪70年代,父亲在地苏公社(现为地苏镇)教书的时候,该公社在都安县城往大化方向路经地苏镇的高空大渡槽,书写大幅标语: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据说当时请好多写手写了这个标语,不理想而涂改多次;后来,该公社党委请父亲去挥毫泼墨,并给他一个“红包”,他坚决谢绝,有人嗤笑父亲:“真傻,辛辛苦苦爬高空8天,写了14个板凳大的大字,却不收辛苦费。”父亲笑着说:“书法是我的爱好,党和政府需要我,我义无反顾,加上我是党员,党叫干啥就干啥,绝不能收好处费。”这优美、刚劲的书法大字,一直沿用下来,直到2015年项目建设需要,才拆下这条大渡槽。
附近山里乡亲,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春联挽联,都是出自父亲的手。每逢有人登门找父亲写对联,他总是问他们写对联的用意,然后心里默念一小会儿,便舞笔弄墨,对方一看,竖起拇指直夸厉害。我师范毕业后,有幸加入教育系统工作,后来改行进城工作,偶尔也带父亲来小住一阵,找他写对联的邻里乡亲,急得直跺脚,父亲得知后,赶紧收拾行李回家。
父亲撰写的对联,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学历不高的父亲,对联讲究与时俱进。听伯父说:父亲最早贴的对联是:一把斧头一把镰刀凝聚共党力量,一碗小米一把步枪写就中国辉煌。记得我在地苏中学读初中时,大街小巷都在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那年门框上的对联就是:南巡讲话春天的故事到处传唱,一国两制港澳的游子回归怀抱。我毕业工作那年,神舟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过年回家,门框上贴着:利剑穿空成伟业,神舟遨宇振国威;大堂上对联是:旭日东升,党蔚新风树正气 神舟飞跃,民为四化展宏图。我心里想,退休了的父亲也知道神舟五号?哥哥告诉我说,父亲每天晚上都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对国家大事小事都能知一二。看着慢慢变老的父亲,我心中不免有些感慨,父亲都能坚持学习,关注国家发展动态,关心国家大事,我们作为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我同样受到父亲的熏陶,努力工作,立志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
父亲是个热心肠,不管谁来了都一样热情。他在桌子上摆了好几支大小不一的毛笔,在碗里倒上墨汁,不一会儿屋里就飘满了墨香,然后他大笔一挥,如行云流水,写个没完。我最爱看父亲写春联,感觉是一种美的享受。父亲脑海里总有写不完的春联,不知是他有意记下的,还是即兴创作的,他会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喜好,写不同的春联。人多时父亲会一直写到大年三十中午,我看着邻里一家家都贴上了大红的春联,心里着急无比,不停地催促父亲先写自家的,父亲却对我说:“人家都等着拿回去贴,我们自家的不急,不急!”直到所有人都笑呵呵地走了,父亲才匆忙写自家的春联,接下来我帮着抹糨糊,他一门接一门粘贴。记得有一年,父亲边贴边对我说,春联要贴得正,做人也一样,从小就要站得直,走得正。当时我似懂非懂,那句话我却记住了,直到今天。
父亲写了一年又一年,忙了一年又一年……
终于有一年的大年三十,父亲和往年一样,早早就磨好了墨,等着乡亲们来写春联。可最终没有一个人来,那时父亲的脸上写满了失落。我知道,为乡亲们写春联已是他每年春节的习惯。
如今的春联摆满了大街,叫卖声传遍了整条街,喷金的、绘龙凤的、挂式的、粘贴式的、卡通状的……虽印刷精美,但很多内容俗套,缺乏内涵!还有一种春联来得更方便,不必你到街上去买,作为广告宣传商家免费赠送,更淡化了年味,淡化了那份珍藏在心中对年的渴望。不知不觉间,一种无形的茫然爬上了我的心头。
如今,父亲已有90岁高龄,他长年累月付出艰辛劳动,身体已经透支,3年来一直瘫在床上,二哥在老家专门护理。每个周末,因为对父亲的牵挂,我们兄弟姐妹纷纷从四面八方踏上归家的路,我领着妻子带着孩子也一起回去看望父亲。想起小时候,父亲很重视过节,还准备好一桌饭菜等着我们回来,而今的他到了耄耋之年,身体器官衰竭,双手像枯槁的树木,岁月的风霜在他身上留下深深浅浅的沟壑,阿尔茨海默症越发严重,甚至都说不出话,两眼空洞地看着天花板。我们看着他,揣摩他望着天花板的心思,门框上、大堂里对联有些许褪色。哥哥说,留着这对联,权当跟着父亲一起慢慢变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