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克隆羊“多莉”为什么那么容易得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8 06:40:00 来源:戏说三国

随着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动物绵羊“多莉”的产生,关于动物克隆技术的争论,就一直延续到今天。那么,“多莉”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产生,究竟引起了人们怎样的争论呢?

克隆羊“多莉”为什么那么容易得病

地球上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分成了动物和植物两大类。大多数植物的繁殖,既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无性繁殖。比如任何植物修剪了枝桠,都会重新萌发。很多植物都可以通过扦插的办法,让一截枝桠变成一株新的植物。但是,除了一些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以外,绝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都只能有性繁殖。

克隆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多莉”就是一种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羊。它是在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以及苏格兰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两位研究者伊恩·威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领导下培育出来的。

这只克隆羊没有父亲,但是它有三个母亲:一个是芬兰的多塞特白面绵羊,一个是苏格兰黑脸羊,还有一个是另一只苏格兰黑脸羊。

研究人员从那只芬兰的多塞特白面绵羊的乳腺中提取了乳腺细胞,再从那只苏格兰黑羊体内提取出一个卵细胞,除去细胞核,把乳腺细胞植入卵细胞内,让它们融合。最后,把融合细胞放进另一支黑脸羊子宫里,最后孕育成新的个体生出来,这就是“多莉”,它于1997年2月27日诞生。

这只克隆羊“多莉”,与它的母体多塞特白面绵羊有着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它们就像一对时隔6年的“双胞胎”,甚至比“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的相同性更高。

不过,这只克隆羊只存活了6年,到2003年2月的时候,它得肺癌去世了。

克隆羊“多莉”为什么那么容易得病

多莉的出生及去世,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讨论。大家对克隆技术充满展望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因为虽然克隆的是动物,但最终是指向人类的。更何况,动物界也有动物界的伦理。那么,大家对克隆技术争议的主要是什么呢?

其一,克隆技术能不能延长生命?

长寿是人类探索的终极问题。人类通过各种技术改进,其中有个最重要的想法就是延长人的寿命,让人类长寿。

但是克隆羊“多莉”却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一般绵羊的寿命是12岁,“多莉”是从6岁的母体上采集体细胞生成的,结果最终活了6岁。它得的那种肺癌,算是老年病,是治不好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一种克隆动物,从它出生的那天起,他就具有了母体的寿命?如果是那样的话,意味着克隆技术用在人身上,不但不会延长克隆人的寿命,还会缩短克隆人的寿命?

其二,克隆技术能不能确保健康?

“多莉”虽然得到了精心照顾,但是它其实身体抵抗力很差,除了肺癌外,还得过关节炎,显得比一般的羊更容易得病。

“多莉”之所以那么容易得病,是不是与它是一只克隆羊有关?是不是因为它是克隆羊,其身体抵抗力低于杂交羊?

说起来这也是可能的。因为克隆羊在幼年的时候,它已经是成年羊的骨龄,但并没有成年羊那样有力气。而等到它长大后,却已经具有了老年人的特征,因此不可能健康。再说了,克隆的动物,它缺乏杂交动物的优质选择,因此得病的可能性更大。

克隆羊“多莉”为什么那么容易得病

如果用在人身上,克隆人既不能长寿,又容易得病,那对人还有什么意义呢?

其三,克隆技术破坏了伦理秩序。

人都是有伦理的,每个人动物或人都有自己的爹妈。如果只有妈,没有爹,那不就是对伦理的破坏吗?用在动物身上是对动物伦理的破坏,用在人身上是对人类伦理的破坏。如果伦理被破坏了,伦理秩序该如何建立呢?

同时,克隆其实是产生另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那这个人和母体之间,是母女关系,还是姐妹关系呢?该如何重新定义这种关系呢?总之就是一团乱麻。

还有,人类之所以要结婚,不仅仅是为了繁殖后代,同时还是为了稳固人类的情感秩序,这一点比繁殖后代的意义更大。当人类通过克隆产生后代的时候,这种情感秩序还存不存在呢?

显然,人类如果要继续推进克隆技术,乃至用在人身上的话,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多莉羊与克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痛惜!知名科学家去世,曾培育世界第一只克隆羊
...,伊恩·威尔穆特此前领导了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的克隆羊研究团队,该团队于1996年7月5日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爱丁堡大学校长彼得·马斐森表示,伊恩·威尔穆
2023-09-12 17:44:00
软萌克隆猫背后的科研“硬实力”
...克隆团队提出更高期待了。 时间回溯到25年前。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出生曾引发全世界轰动。时至今日,克隆技术不再神秘。在我国,克隆技术也不断更迭,青岛农业大学就已经克隆出
2023-11-28 13:59:00
温顺宠物牛去世,美国科学家做出克隆宝宝复生它!结果脾气巨差!
...的消息……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成功克隆的哺乳动物,克隆羊多莉出生,让全世界陷入了克隆热潮。在当时,几乎每一所有能力的科研机构都展开了对克隆学的研究,其中就包括德州农工大学
2023-05-04 14:02:00
《宝可梦》来源与生态:超梦凭什么成为人类科技的最成功代表?
...克隆技术的长远甚至是普及发展(这点我们在赫赫有名的克隆羊多莉身上可以略窥一二),但在有关于克隆主题的作品(如《逃离克隆岛》)中,普遍价值观认为克隆的个体也拥有生存的权利(人权
2023-01-12 20:56:00
...人日报毕振山《工人日报》(2023年09月15日 08版)有着“克隆羊之父”之称的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9月10日因病去世,享年79岁。威尔穆特生前就职的英国爱丁堡大学宣
2023-09-15 04:00:00
中央财经大学陈端:企业数字化转型需关注两业融合
...型瓶颈、痛点和破局之道的研究心得。陈端提到, 1996年克隆羊多莉出现时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到了今天,克隆人也已不再是神话,但是以数字人的形态出现的,未来每个人可能会有一个或者
2023-06-14 17:20:00
克隆羊之父伊恩威尔穆特逝世
...上第一头体细胞克隆动物绵羊“多利”,他因此被称为“克隆羊之父”。
2023-09-12 21:08:00
来源:看看新闻Knews英国爱丁堡大学11号发布讣告说,“克隆羊之父”、著名胚胎学和再生医学专家伊恩·威尔穆特因病于本月10号去世,享年79岁。威尔穆特在罗斯林研究所领导的团队于
2023-09-14 09:51:00
...理想解决方法。”赵新着手这项研究的时候,手工操作“克隆羊”的世界平均成功率是3/5000,机器人操作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越是艰难越向前,赵新带领团队向着这项国际前沿技术进军。
2024-12-18 06: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