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5月24日上午9时,一辆来自太原市区的红色旅游大巴停在阳曲县店子底村村口,从车上陆续走下来约50人。“欢迎大家来到店子底。”乔炎盛热情地迎了上去。他是一位00后,阳曲本地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店子底村做一名讲解员。
店子底村位于阳曲县南部山区,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前线指挥部和后勤指挥部授予“支前模范村”荣誉。但是,由于村庄位置偏远,山大沟深,生态环境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发展基础薄弱,80%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
近年来,脱贫后的店子底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融合发展,建成全国首家村级解放战争支前纪念馆,并于2019年被太原市委宣传部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午9时20分,乔炎盛和大家一起来到一座山下。“走‘支前路’,忆革命史。”草木间隐没的黄土路曲曲折折、若隐若现,他走在队伍最前面,“这算比较好走的一段路,坡度有50度。”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众人顾不得双腿酸胀,抓紧赶上前去。张峰瑞是位专业摄影师,行至半山时,他取出相机,将镜头对准蜿蜒前行的队伍,一边拍照一边感慨着“有追寻历史深处的味道”。
红色旅游为村里带来了发展机遇。村内红色讲堂、支前餐厅、支前小院、支前客栈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来客。为进一步做强旅游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两委”着手布局特色农业、民宿、农家乐、“网红”直播等产业,力促集体经济多元发展。今年5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石狗拴还学着年轻人玩起了抖音做起了直播,成了店子底村支前纪念馆的“编外”导游和志愿讲解员。他介绍,为了进一步做实旅游产业,拓宽村民增收之路,村集体在支前广场搭起支前市场,其中15个摊位供村民免费使用。村民们可以在此售卖自家土特产,玉米、小米、葡萄、西红柿等应季农产品颇受游客青睐。
“酸枣粉,新鲜开胃的酸枣粉……”支前市场上,酸枣粉摊摊主在叫卖声中热情介绍,吸引了来来往往的游客,“尝尝我的酸枣粉,一定让您满意!”说话间,摊主切出一把酸枣粉放入游客手中。
集体建市,村民卖货。近年来,店子底村村民积极围绕红色旅游发展个体小产业,获得不少收益,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在村里转转,不时能看到蔬菜大棚和养殖种植园。周边的市民经常在节假日来此观光采摘,开展劳动教育研学。“通过红色乡村游,让游客认识店子底。凭借乡村特色产业,让游客流连忘返。”石狗拴表示,要让“流量”变“留量”。据介绍,大棚种植让全村人均收入超1.2万元。
上午10时,大家行至支前纪念馆。“这是本次最重要的参观地点。”乔炎盛说,这里镌刻着阳曲老区人民踊跃支前的光荣历史。纪念馆有3个展厅,展出有支前实物图片、支前文献和解放太原战役相关文物资料。纪念馆院中生长着数棵高大的油松,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站在树下的阴凉处,大家细细聆听那段“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祆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革命历史,表情凝重。此时,一个中学生研学团在导游的带领下走了进来,那一张张青春的面庞让空气也变得生动起来。跨出纪念馆木门,院中树木的影子打在青石砖墙上,那里挂满了村里获得的各类荣誉奖章,未来,这块红色的土地还将续写新的精彩。
本报记者郭慧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