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10 07:53:00 来源:杭州网

1月7日9时许,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的6.8级地震,牵动着大家的心。但与此同时,一些网友为了博取流量制造关于震区的不实信息,在网络上公然传播,对公众造成误导。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其中,有一张“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的图片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图片中,一名戴帽子的小男孩被压在倒塌的废墟之下,全身铺满尘埃。不少网友被图片视频误导,纷纷在留言区关注男孩的生命安全。而实际上这张照片是由AI生成的。究竟怎么一回事?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采访AI图片创作者还原事情真相

图片中,一名戴帽子的小男孩被压在倒塌的废墟下,全身铺满尘埃。但记者注意到,有不少网友被图片视频造成误导,并在留言区关注男孩的生命安全。

有网友留言称,“有小孩被压还不赶紧抢救”,有人表示“心都碎了”……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而实际上,这张图片是由AI生成,图中孩子的左手显示为六根手指。记者联系到该AI图片的创作者何先生,对方给记者提供了原始版的AI生成视频,短视频截图显示,这段视频在去年11月发布,并非本次西藏地震期间发布。

当事人:有自媒体涉嫌盗用AI生成素材

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创作这段AI图片和视频的起因,是看到加沙战争地区的孩子家园遭到破坏、流离失所,希望通过视频传递和平愿望。但他没有想到,自己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素材遭到他人盗用,并和西藏地震进行了关联。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被压废墟下的小男孩”AI视频创作者 何先生:创作的原因是看到国外有战争,为了反映战争废墟下孩子们的生存环境。我不是为了拿它来宣传、造谣,但这个网络搬运内容的事情很恶劣。现在我在所有平台把作品的下载功能都关闭了,就是为了防止别人盗走视频。

“假图”关联真实事件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地震救援现场牵动着全社会,而没承想,何先生去年11月发布的视频被人移花接木,将此次地震相关的信息肆意拼凑,这种用灾难博取流量的行为,令人愤慨。有法律人士表示,用“假图”关联真实事件的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有扰乱社会秩序之嫌,将面临法律处罚。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中国慈善联合会法律顾问 张凌霄:自媒体是盗用了别人的AI制品,在抗震救灾突发事件当中来博取眼球,吸引流量,构成治安管理处罚,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同时因为它利用了救灾的心理,是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和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律师 张晓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软件30秒“编造”地震报道 未标注AI生成

记者也试着用了一款剪辑软件,只用30秒就生成了一则所谓的“地震报道”。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记者在一款用户量庞大的剪辑软件中,使用其提供的AI视频生成功能,输入一句关于小女孩在地震中被救出的文字描述,不到30秒钟,软件就生成了一段20秒左右的视频,并提供画外音解说。视频中并未标注“AI生成”字样,软件也没有要求用户添加这样的标识。

而在引发大量关注的“被压废墟下的小男孩”图片和视频中,创作者何先生也告诉记者,AI软件没有强制要求标注“AI生成”字样,是自己在视频上方添加了水印,但后来被盗用者删掉了水印。

有人工智能研究者表示,目前亟须建立统一的规范要求,避免AI以假乱真。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宋轩:无论是我们个人上传的相关的由AI生成的视频或者图像,还是由软件包括平台发布的等等相关的AI生成的内容,我觉得必须遵守披露和声明原则。所有的内容如果是由AI生成的,无论是在生成的过程中,还是上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声明和披露,就是要明确标注出来,说这个内容是由AI生成的。我觉得对于个人用户,这也是我们在使用AI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道德准则。

AI软件生成的内容是否需要主动标注?

那么,由AI软件生成的图片和视频,究竟该不该主动标注由AI生成?

去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在图片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

在视频起始画面和视频播放周边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可在视频末尾和中间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

而在此次新闻事件中记者发现,原本AI视频的发布者标注了AI生成,而在他人盗用过程中,却对AI生成的标注信息进行了模糊,从而误导了受众。

平台加强监管 AI时代守好信息真实底线

除了AI生成软件和生成者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专家指出,还要在监管方面,发展AI技术来破解、识别AI造谣;相关的立法、执法也需要加强,并在全社会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和科普工作,让公众的辨别力更高。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 曾持:“生成式AI”的拼接本质和谣言有很强的亲近性,二者都属于“无中生有”——创造看起来真实合理的信息。AI让造谣更加简单和“科学”了,因为AI会根据热点事件总结规律、拼接情节,很快就能制作出符合人们“期待”的谣言,让传播更加迅速。

专家也指出,目前,平台审核机制存在一定滞后性,未能及时有效识别AI虚构图片,对自媒体账号发布内容监管不力,特别是在涉及灾害等敏感话题时,更应加强审核力度。未来需要利用技术手段、人工审核等多方式加强对地震等突发信息的管控。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律师 张晓玲:平台应该改进审核机制,提高审核效率,并使用更加直观有效的提示方式,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地震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居然是AI生成的 记者调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 曾持:在现在的技术情况下,平台只能事后惩罚。但是现代社会的传播速度又太快了,造成的影响太迅速,所以很难在源头上根治AI造谣的影响。我觉得将来监管要从两个方向努力:

第一是要让人们认识到,不管是通过AI,还是通过其他工具手段技术,造谣宣传假新闻都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第二是将来AI技术要跟平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平台要能根据AI新工具,来反向识别由AI拼造的假图片和假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周辟谣 | 日喀则地震小男孩被压废墟下?真相:去年的AI生成图被人盗用
编辑:朱亮责编:官毅 审核:邹渝
2025-01-11 09:43:00
...、房屋坍塌等虚假灾情图片混淆视听。其中,一张“被压废墟下的小男孩”的AI生成图片引发广泛关注。作者虽文字提示“内容由AI生成”,但后续多个账号转发却移花接木,肆意将其与西藏日
2025-01-10 18:34:00
土叙震后救援进行时:废墟中救出更多幸存者
...近叙利亚边境地带发生大地震后第五天,救援人员在灾区废墟下救出更多幸存者。当一个个在困境中坚持等待的人获救时,周围人群中爆发的欢呼声,让这场巨大天灾投下的沉郁阴影中透出了亮光。
2023-02-12 14:29:00
人民网评:莫让谣言成震灾的“次生灾害”
...西藏地震无关有媒体报道,一张广为流传的“被压在地震废墟下的小男孩”的图片,在一些平台上传播,造成误导。事实上,该图是AI生成。原始作者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了相同画面的
2025-01-10 09:53:00
...放大器”。很多人熟悉的西藏定日县地震后,一张“被埋废墟的小男孩”图片在网络疯传,该图因男孩有六根手指被识破,但已造成大量恐慌。还有一个类别,AI技术伪造名人背书与权威数据伪造
2025-03-16 11:32:00
...,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哈塔伊省,一名12岁男孩在倒塌建筑废墟中被掩埋了260小时后,被成功救出。自2月6日土耳其发生强震以来,虽然已经过了救援黄金时间,搜救工作仍在持续。(总台记
2023-02-17 17:17:00
土耳其救援行动持续展开 地震40多小时后多人被成功救出
...升,多地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各地都有伤者不断从废墟中被救出。当前,在一些受灾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缺乏电力与相关设备以及天气恶劣的条件下,持续开展救援。7日晚,在震中所在的卡
2023-02-08 15:51:00
土叙地震巨大伤亡的背后:被“特赦”的劣质建筑
...依然失联。另外,灾民至今还没得到转运或安置,只能在废墟周边的空地上扎帐篷、打地铺,生火取暖。在救援人员抵达之前,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也没有毛毯、棉被等保暖物品。”赵默对《中国
2023-02-22 20:42:00
土耳其大地震:暴风雪中的生死救援
...普以东的尚勒乌尔法省的中高层建筑,在余震中顷刻化为废墟。土耳其东南部地区历史悠久,保存了大量古建筑,此次地震不可避免地对当地古迹造成了不可预估的影响。建于罗马帝国中后期(2-
2023-02-07 14: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举行
2025年11月7日,“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繁荣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指导,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2025-11-08 21:50:00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