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谁是“最后的光源”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8 05: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 江子扬

最近,内容为“如果人类消失,最后一个人造光源会何时熄灭”的帖子有点火。

置顶答案是:绝大多数灯都撑不了多久,因为电网系统会很快崩溃。其原因在于,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电力均由化石燃料发电厂提供。这些发电厂需要持续的燃料补给,而供应链本身需要人类的介入才能运作。

那么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呢?

众所周知,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理论上说,只要机组能够持续工作,电力供应就不会中断。但实际情况是,所有发电装置都需要定期维护,不然就会因部件生锈、损坏而停止工作。

比如,一位来自冰岛史瓦森吉岛地热发电厂的工作人员就表示,按照维护日志,操作人员需要每6个月更换一次齿轮箱中的机油,并给所有发电机和传动轴涂上润滑油。

风力发电机会相对“皮实”一些。一位来自丹麦盖泽尔风力发电场的工作人员说,风力发电机最初就是按照不需要持续维护的标准来设计的,因为爬到风力发电机杆上维护太危险也很累人。所以,风力发电机的通用标准是正常工作3万小时不需要维护,核算下来大约是3年时间。

水力发电站情况会更好一些。有位美国胡佛大坝的操作员说,即使所有人员立即撤离,整个发电站还是能在自动运行模式下继续工作数年。水力发电站最终也会停止工作,原因不外乎两种,其一是进水口堵住了,其二是机械出现故障。

光伏发电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外界环境足够干燥、光伏面板不受灰尘和碎屑的干扰、电器元件质量过硬,太阳能电池板就能持续工作很多年。但潮湿的天气是导线和电路的大敌,以目前的技术看尚无根治之法。

比较复杂的是核电站。核燃料的能量密度非常高,理论上说,如果核电站进入低功率模式,是可以无限期运行下去的。然而不幸的是,虽然燃料足够,核电站仍然撑不了多长时间。因为核电站的系统极其复杂,对定期检查维护的要求很高,只要出现一点点状况,反应核心就会被强制关闭。换句话说,相较于其他发电装置,核电对故障的容忍度接近于零。而且,核电站通常配有额外的安全装置,即只要自检系统发现问题或自检系统本身无法正常运作,其就会主动关停反应堆。这意味着,要确保核电站正常运行,需要额外给自检系统供电。如此,又回到了前面的问题——如果普通发电站不工作了,核电站也工作不了。

在所有人造物体中,太空探测器应该是最能抵抗时间侵袭的东西。一些探测器号称能在太空中运行几百万年,不过探测器上的电力系统可支撑不了这么久。很多探测器是依靠太阳能面板来获取电力的,一旦面板被灰尘覆盖,获取电力的能力就会急速下降,直至彻底失效。还有一些探测器则靠放射性物质衰变获取电力。比如说,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就是靠一根小棒末端连着的一块钚衰变释放的热量驱动的。据说,“好奇号”上配备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式发电机(RTG)可以持续供电一个世纪,直至其输出的电压低到不足以维持探测器继续运行为止。

此外,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竞争者——辐射。大多数辐射,人眼是看不见的。不过,也有极少数是例外,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带有夜视功能、会在夜里发出绿光的钟表。其原理是在表盘上镀上一层化学元素镭,而后在镭元素上附着一层磷光涂料。当然,这种绿光并不来自于辐射本身,而是来自于受到放射性物质照射的涂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层涂料会慢慢失效。此时,虽然辐射还存在,但表盘却再也不会发光了。

还有一种能发光的东西是铯-137。这种光芒被称为“切伦科夫辐射”,通常出现在核电站堆芯,是一种辨识度较高的蓝光。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循环计算的结果是,其在两个世纪后仍然会发光,但亮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直至彻底暗淡下来。

至此,答案呼之欲出:几百年后,只有那些所有生物都惧怕的放射性元素依然能发出幽幽的光芒。

“最后的人类之光”竟然是这些极具杀伤力的放射性元素,还真是一个令人欲哭无泪的答案。不过,也有网友对此不屑一顾。毕竟,技术的飞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新能源,今天的我们很难预判。

同时,还有一个更加实际的选项摆在眼前:如果人类能够通过更合理的设计、更稳定的材料、更精密的制造,大幅提高设备稳定性,延长维护周期,结果或许会完全不一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核电站要上月球了?俄称将与中国合建月球核电站,还将打造核飞船
...与中国合作,于2033年至2035年期间开始在月球上建造一座核电站。从时间上来看,基本上是要在十年之内完成这个目标。大家都知道中俄要在月球上合作建造一座月球科研站,现在俄方又
2024-03-07 10:47:00
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
...是太空太阳能发电面临的挑战。为了产生与典型的燃煤或核电站一样多的电力,卫星需要覆盖方圆数公里的收集区域,需要数百次发射和在轨组装。美国宇航局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期间策划
2023-06-07 23:35:00
科学家发明了永远不用充电的电池 但很多人不敢用
...设备供电了。团队测试了铯-137和钴-60两种材料,前者是核电站常见的副产品,输出了288纳瓦电力;后者常用于医疗放疗,功率达到1.5微瓦,效果提升明显。研究人员相信,如果把
2025-03-21 20:29:00
【看世界】普里戈任和几乎所有高层遇难,俄方:已在坠机现场展开调查
...众关注朝鲜发射军事侦察卫星的新闻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即将开始排海8月24日,日本浪江町,渔民们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整理渔网,该核电站在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
2023-08-24 14:28:00
核电“听诊器”打破卡脖子壁垒 中船集团携多款核心产品亮相烟台
...度大,是我国核电关键仪表“卡脖子”的产品之一。作为核电站的关键敏感设备,堆外核测量系统设备如同医生的“听诊器”,主要通过安装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外探测器连续“监测”反应堆中子
2025-09-15 23:49:00
“俄中考虑在月球上共建”
...,俄罗斯和中国正考虑在2033年至2035年在月球上建造一座核电站,有一天可能会允许在月球上建造定居点。路透社报道,鲍里索夫说,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在共同开展月球计划,莫斯科能够
2024-03-06 14:00:00
中国要去月球挖矿?
...-3。氚在核衰变之后也会产生氦-3,现在许多机构利用从核电站反应堆里收集氚,再用氚来制造氦-3,这么做虽然成本高产量低,却也能满足市场需要。中国探月工程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去月
2023-10-10 11:43:00
地震引发日本民众对核电重启担忧
...级地震。除降雨外,北陆地区余震不断。地震也导致当地核电站乏燃料池溢水、变压器漏油。虽然目前尚未证实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等重大事故,但有媒体指出,这次地震再次凸显了日本作为“地震
2024-01-08 13:00:00
外国记者实地探访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设施
...电力公司当天向来自国内外的多家媒体开放参观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排海设施。现场画面显示,多名国际及日本媒体人员,换上防辐射装备,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内部。核污染水
2023-08-28 10:2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供应链”到“共赢链”,2025智链顺达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召开
从“供应链”到“共赢链”,青岛智链顺达科技有限公司正通过开放、智能、协同的供应链体系,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价值共生
2025-10-17 17:54:00
都市丽人——加拿大鹅绒保暖衣背后的战略咨询公司
当都市丽人的加拿大鹅绒保暖衣在冬日市场中掀起热潮,新品订货会上取得经销商5亿订单销量的数据。这个经典内衣品牌的华丽转身背后
2025-10-17 13:41:00
秋补正当红|邂逅秋补热潮,抖音生活服务一站式解锁多元滋补新体验
转眼秋意渐浓,中秋、国庆双节余温未散,团圆出游的热潮与“应季而食、适时而补”的传统饮食文化相互交织,共同点燃了金秋时节的滋补消费热情
2025-10-17 13:56:00
江西热敏灸机器人获批上市 赋能百亿产业链提速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芳)10月9日,省药监局正式批准热敏灸机器人第二类医疗器械上市。这标志着江西热敏灸产业进入数智化时代
2025-10-17 07:1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无人机、运动相机迎来降价潮!近日有市民发现相关热门产品价格跳水,记者走访了解到,我市多家大疆授权体验店中
2025-10-16 08:38:00
助力视弱群体畅行 公交视弱辅助系统“喊”您上车
视弱人士庄先生在公交视弱辅助系统的帮助下乘车。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 “我们先找到并打开公交App
2025-10-16 08:38:00
10月15日晚,福州金融街商务区“亮灯”,迎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2025-10-16 08:59:00
近日,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缺陷智能辅助评判系统”,顺利完成准确率测试。本次测试中,该系统总计检查了210张油气长输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底片
2025-10-16 09:03:00
当“遇到问题先到社交媒体上搜索”成为一代青少年的本能反应,当班级群、兴趣圈与直播平台深度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正构成这代“数字原住民”成长的基本环境
2025-10-16 09:16:00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模型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泛化能力,正深刻改变医学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与此同时,以聚类分析
2025-10-16 09:57:00
人去世了朋友圈会消失吗?微信:对长时间不使用账号已不再回收
10月15日,“微信派”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一期播客,聊到了“真的很多人不发朋友圈了吗?”“人去世后,朋友圈会被回收吗?”等话题
2025-10-16 10:13:00
日日佳携手企知道,共同推动智能显示技术科技创新
近日,深圳日日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佳”或“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专注于TFT-LCD模组制造的细分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0-16 10:18:00
汽车测评 全球协同 | 解码C-NCAP——护航公众出行安全
当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升级为承载多元需求的“出行载体”,是什么力量在守护这场变革的安全底线?2025世界NCAP大会即将在中国上海启幕
2025-10-16 10:50:00
花田玑密入选“2025山东省优秀兴农电商企业案例”
2025年10月16日,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的“数商兴农庆丰收暨九九网购节”电商促消费活动在青岛莱西市人民广场隆重启动。花田玑密品牌创始人
2025-10-16 10:53:00
香港金管局公布生成式AI沙盒名单,蚂蚁数科入选技术合作伙伴
10月1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与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第二期生成式AI沙盒参与者名单。蚂蚁银行、中银香港
2025-10-16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