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9-16 18:20:00 来源:浅语科技

很多人或许对“臭氧层空洞”这个词还有很深的印象。不过最近这些年里,这个名词已经很少出现了。联合国设立每年的 9 月 16 日为保护臭氧层国际日,但得到的关注也不多。

前些日子外网还就这个问题引发过争论,有人说如今臭氧层空洞没人提起,证明当年的宣传都是耸人听闻的骗局,进而引申到说今天的气候变化也是“狼来了”。

这一观点当然遭到了研究者的反驳,但在评论里也能看出,确实很多人不知道臭氧空洞的后续如何。

所以臭氧层问题到底怎样了?

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2006 年 9 月测定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简单说,臭氧问题可以算是脱离病危期了。

臭氧空洞依然存在,大气层臭氧浓度依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整体趋势都在好转中。最重要的是,引发臭氧问题的元凶——氯氟烃类物质,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臭氧问题是全球环境运动中最为成功的案例。

什么是臭氧层?

臭氧是一种浅蓝色、有强烈刺激性和臭味的气体。它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有强氧化性,常温常压下也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二是能吸收紫外线。作为人类,我们得感谢臭氧——正是它的这两个特征拯救了地球,让我们的蓝色星球没有变成火星一般的荒漠。

阳光中包含不少高能紫外线,不但能破坏复杂的生命分子,连水分子都能打碎,使之变成氢气和氧气。地球太小,引力不足,氢气会逃逸到太空中——经年累月,在这样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本应越来越少。

但臭氧层的出现阻止了这个趋势,它对上拦截紫外线,让大部分阳光紫外线无法照射到地表,对下拦截氢气,让逃逸的氢气能变成水落回地面。与这样的作用相比,臭氧的另一个好处——阻止紫外线伤害地球生命,几乎不值一提了。

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从太空观测的地球大气层

话虽如此,阻止水的丢失毕竟是漫长地质年代才能见效的事情,而紫外线损伤是当下立刻可见的事情。所以,臭氧层第一次吸引全球的关注,也是因为后者。

氯氟烃,臭氧的天敌

20 世纪 70 年代初,地球科学家正逐渐意识到全球气候在变暖,变暖可能和人类释放的气体有关。这些嫌疑分子里,有一类叫作氯氟烃(CFCs)。它是第一批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人造分子”之一,具有稳定、不可燃、毒性较低的特征,广泛应用于制冷和气溶胶等领域。

当时的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都大量使用氯氟烃。专利持有者给几种氯氟烃注册了“氟利昂”这一商标,后来氟利昂成了各种碳氟化合物制冷剂的通用代名词——我们甚至直接用“空调加氟”来描述给空调补充制冷剂的行为。

但是氯氟烃也有问题。它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同样数量的二氧化碳的数百倍,且可以在大气层中稳定存在 100 年。就在研究它对大气层的影响时,1974 年,有两位科学家意识到,它在高空中会释放出氯原子。氯原子可以非常高效地破坏臭氧分子。1 个氯原子在同温层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可以摧毁超过 10 万个臭氧分子——二十年后,他们将会因为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人们突然发现臭氧层多了个大洞

1978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一枚卫星,搭载了臭氧层测量仪器来验证氯氟烃的影响。然而,这颗卫星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工业界就此主张对氯氟烃的担忧只是杞人忧天。

直到七年后的 1985 年,一队英国研究者利用地面的臭氧光谱仪,才发现南极哈雷湾的臭氧层减少了 40%。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南极臭氧层空洞。

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历史上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变化情况

学术界为之震惊,大惑不解的美国人回头检查自己的数据,发现卫星其实早已捕捉到了臭氧层大减的信号,但分析软件认为这些数据低得太过离谱,自动判定为测量故障而把它们抛弃了。

换句话说,臭氧空洞问题没有经历温水煮青蛙的阶段,一发现就已经到了危急关头。这对于那些患上皮肤癌的人类和其他生物是不幸的——他们所受的伤害很可能直接源于臭氧空洞;但对于国际社会的应对来说,或许是幸运的。

人类为保护臭氧层所做的努力

仅仅两年后的 1987 年,全球 43 个国家就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 49/114 号决议)。

9 月 16 日的保护臭氧层国际日,纪念的就是它的签订。当时议定书约定到 2000 年将氯氟烃的使用减半,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订,对不同类型的物质做了细化规定,要求氯氟烃在 2010 年停止使用,相对危害较小的氢氯氟烃(HCFCs)则需在 2030 年停止使用。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全球环境条约。它是联合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所有成员国签署的条约,自它签署至今,全世界所有的主要工业都放弃了氯氟烃的合法使用,大气层里所有最重要的氯氟烃及其衍生物或者不再增加,或者开始减少。

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2024年7月,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蒙特利尔议定书第 46 次不限名额工作组会

因为氯氟烃寿命极长,从中恢复过来也非一日之功,但目前的估计认为,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臭氧层会在 2040 年左右恢复到 1980 年的水平,南极的臭氧空洞则会在 2066 年恢复到 1980 年的水平。

一项研究估计,截至到 2100 年出生的人,保护臭氧层行动仅在美国就能够阻止 2.8 亿皮肤癌病例,160 万人免于因皮肤癌而死。

顺便说,之所以选择 1980 年作为参考,是因为我们缺乏比那更早的全球系统性数据。

实际上 1980 年时氯氟烃投入使用已经数十年。那时的臭氧层就已经是遭到破坏之后的状态了。所以,还不能说臭氧层会在 2066 年彻底康复。完全恢复到前工业时代的水平,或许还要等待上百年。

为何《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推行如此顺利,相比之下其他的全球环境运动大多磕磕绊绊?问题本身的紧迫性自然是重要原因,科学界和政治界的合作和信任也是推进谈判的关键因素。

氯氟烃自身的特点也起了贡献:在上世纪 80 年代,它就已经属于古老技术,专利早已过期,业界本来就在探索替代的新技术了。美国的氯氟烃行业联盟原本不承认其破坏臭氧的作用,但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突然 180 度转向,恐怕并不仅仅是因为科学进展,也认识到了开发替代品对自身有利。

此外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过程中还有一个历史的偶然。对于任何国际条约来说,美国的立场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正值共和党执政时期,里根政府对环境问题和科学问题并无好感,诸如气候变化和艾滋病等领域都深受其害。当时的美国内政部长甚至称,防紫外线根本不需要什么条约,只要大家都戴帽子抹防晒霜就行了。

然而,里根本人却一反常态地对臭氧问题非常积极。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本人患上了皮肤癌,就在那篇 1985 年论文刊发之前的三个月刚刚进行了手术,而他的妻子也在几年前患过皮肤癌。

对于热爱户外运动的里根而言,被医生告知不能晒太阳大概是很大的打击。里根卸任后,共和党对臭氧问题的敌意重新显露,但好在,那时《蒙特利尔议定书》已经签署,整体框架已经完成了。

不过,臭氧层的恢复终究是漫长的过程,其间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

比如说,2013 年研究者注意到原本持续下降的 CFC-11 的降低速度突然放缓了,换句话说有人在非法制造并排放新的 CFC-11。所幸到了 2018 年,下降趋势又恢复了正常,但这期间新排放的氯氟烃还是会继续破坏臭氧层一百年。

最新的一次挫折来自火山爆发。2022 年,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发生了一次强烈的火山爆发,这可能是 21 世纪迄今为止最大的火山喷发。受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影响,南极的臭氧层遭受了一轮新的破坏。

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2022年1月15日,汤加一火山爆发

南极臭氧层原本就有季节性变化,每年 9~12 月,也就是南半球的春季最大,而 2023 年 9 月的南极臭氧层空洞是自 2011 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所幸,水蒸气在高层大气的停留时间没有氯氟烃那么久,所以影响时间应该也不会那么长。

此外,用于代替氯氟烃的主要物质是氢氟烃(HFC)。氢氟烃不含氯原子,所以不会破坏臭氧层,但它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和氯氟烃是同级的。

氯氟烃本身也是很强的温室气体,所以这一替代尚未导致严重的后果,但这终究只是在拖延问题。

2019 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新修正案生效,要求在未来 30 年里将氢氟烃的使用量也削减 80%,但具体成效将会如何,就取决于此刻人类的努力了。

策划制作

作者丨范岗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信欣 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 林林

责任编辑:落木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6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0年前的今天 3人发现了一个“地球故障” 而这个发现拯救了地球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清晰地表明南极洲上空的大气臭氧层出现了一个空洞。这项成果催生了史上第一份旨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全球性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地球上所有国家都签署了该议
2025-05-17 00:17:00
联合国:臭氧层开始缓慢“愈合”,有望在四十年内修复
...20年10月21日的延时照片中,一个用于帮助科学家监测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仪器上升到南极上空。近日,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发现,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巨大空洞正在缓慢“愈合”,有望
2023-01-10 12:10:00
地球臭氧层恢复步入正轨
日前,联合国有关机构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地球的臭氧层有望在未来40年内得到修复。有评论认为,地球臭氧层的修复,将为全球气候行动树立良好先例。几十年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太阳有害
2023-01-29 11:07:00
...科学网站10月6日报道,卫星数据显示,今年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之一。专家认为,地球“保护罩”中的巨大缺口可能是2022年初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导致的。报道介绍,
2023-10-10 11:06:00
地球的“大破洞”,终于要补上了
...最新评估报告:如果当前政策保持不变,预计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将于2066年恢复健康,世界其他地区上空的臭氧层将于2040年恢复。臭氧层的厚度大约为2.5毫米,比两枚1元硬币叠起来
2023-01-29 11:21:00
地球的隐形盾牌重新反弹:2024年的臭氧层有显著恢复
...移的大气动力的增强。通过NASA的臭氧观察查看南极上空臭氧层的最新状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图片,作者:劳伦-多芬(Lauren Dauphin),使用了美国国家航空
2024-11-04 13:37:00
...家团队周一发布报告称,保护地球免遭短波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有望在40年内逐步恢复,位于南极上空的巨大“臭氧空洞”也将被补上。但科学家们表示,臭氧层恢复是个渐进过程,需要多年时间
2023-01-10 12:45:00
会生活,才能更好做科研
...求学,有人爱护和指引自己,是非常美好的体验。”南极臭氧层空洞研究者为什么说索罗门很飒呢?在MIT任职之前,她曾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工作30余年。1985年,
2023-04-20 05:24:00
通过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推进石化化工行业绿色发展
...境报◆庄相宁近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10年施行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是我国为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
2024-01-31 09:1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11月8日,在以“AI共生、光启未来”为主题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全球600多家企业带来的1000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产品纷纷亮相
2025-11-09 15:58:00
2025雷达无线电产业大会在宁落幕“空中卫士”筑起低空防线配套设备穿上“防护铠甲”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曹丽珍)11月8日
2025-11-09 09:34:00
小米Hyper AI获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智能终端赛道特等奖
11月9日,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智能终端赛道成绩揭晓。Xiaomi HyperAI获得该赛道特等奖。“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标杆性赛事
2025-11-09 18:10:00
11月8日下午,在2025年全球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各类机器人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它们既是舞台上的表演者
2025-11-09 10:23:00
日常生活中,电梯是高层楼宇里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超过80%的电梯在发生故障前都会释放“求救信号”。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异常现象
2025-11-08 05:24:00
进博会上,南京“买手团”大逛“世界超市”全球直采,优品好物装进“购物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11月7日,第八届进博会7
2025-11-08 09:31:00
八赴进博彰显深耕决心!凯克携 77 年加拿大真洋牌伟博天然,以全维优势点亮健康新生态
2025 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盛大启幕,凯克集团再度携手 webbernaturals 伟博天然荣耀参展
2025-11-08 14:40:00
双11调研:家庭日用类消费成65.89%人大促固定选择,京东成消费者下单日百和服务首选平台
双11已步入第十七个年头,消费者的心态与行为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将双11视为进行生活规划与品质升级的关键节点
2025-11-08 14:42:00
从巴黎歌剧院到家庭客厅,海信激光电视携手 DEVIALET 帝瓦雷开启“家庭影院新世代”
法国当地时间11月4日,全球显示领军品牌海信与知名高端音响品牌 DEVIALET 帝瓦雷在巴黎举办了一场科技与艺术的跨界盛宴
2025-11-08 14:43:00
双11囤货别忘囤“快乐”!华为应用解锁花式娱乐新体验
这个双11,你的购物车是不是已经塞满了心仪的好物?从智能家电到秋冬新装,从母婴用品到家居日用。在忙着为全家人囤货的同时
2025-11-08 14:44:00
在乌镇遇见更懂你的AI,科大讯飞携星火大模型及全场景应用亮相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
当千年舟楫摇橹的乌镇,再次成为全球互联网的焦点,一场关于未来的想象正在这里变为现实。2025年11月6日至9日,以“AI共生
2025-11-08 14:44:00
工厂数智化升级,安全建设别再原地踏步!深信服安全托管常态守护
某全球知名的智能制造企业拥有多个生产基地,高智能化产线7*24H运转,而随之而来的安全挑战,却成了企业信息部门“心病”
2025-11-08 14:44:00
双11“精神囤货”指南:华为音乐、视频、阅读,承包你的快乐源泉
又是一年双十一,当购物车被各种生活好物填满,你是否想过,也该为自己的休闲娱乐体验升个级?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路上、午休小憩时刻
2025-11-08 14:44:00
11月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两位机器人乐手用灵巧的双手演奏钢琴,引人驻足。“我很想去拍拍他们手的细节
2025-11-08 15:52:00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AQ承载蚂蚁健康新使命,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健康
11月8日,乌镇峰会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在AI医疗健康领域的思考与实践。此前,继旗下AI健康应用AQ月活用户突破千万后
2025-11-08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