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迈威生物急需“解药”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5-05-16 07:17:00 来源:瘦子财经

董事长短线交易风波下的资金链危局与创新药企生存启示录。

迈威生物急需“解药”

文/每日资本论

这家创新药公司走到了悬崖边缘。

近日,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威生物)公告称,其收到证监会的通知书,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刘大涛是迈威生物的灵魂人物之一。截至一季度末,刘大涛持有1510万股迈威生物股份,占总股本的3.78%,系迈威生物的第三大股东。

迈威生物还表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先生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不过,敏感的资本市场迅速对此做出反应。5月12日一开盘,迈威生物大幅低开开盘,随后便直线下跌,盘中一度跌幅接近16%。随后几日,其股价虽有所反弹,但仍未补上跳空缺口。

迈威生物急需“解药”

事实上,迈威生物的日子并不好过。作为一家成立8年却累计亏损超56亿元的生物制药公司,迈威生物的困境远不止于高管个人行为失范。从持续扩大的财务黑洞、激进的扩张策略,到核心产品商业化溃败,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创新药新星”,正以教科书般的案例揭示着行业洗牌的残酷逻辑。

迈威生物的故事始于2017年,创始人唐春山与刘大涛以收购整合起家,试图打造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生物药全产业链。然而,其财务表现始终与“创新光环”背道而驰。自公司创建以来,不仅连续亏损,且亏损额逐年放大。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6.28%,但净利润亏损10.44亿元,仅较2023年微幅收窄0.9%。2025年一季度,其营收4478.85万元,同比跌33.7%;净利润亏2.92亿元,同比跌41.85%。

显然,迈威生物仍未有“止血”的迹象。

迈威生物急需“解药”

有意思的是,迈威生物的营收呈现逐年增加状态。2021年至2024年,收入从1622.62万元攀升至2亿元,年同比增长率都是三位数或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细心投资者或许会发现,这一增长建立在极低基数之上,且与巨额投入严重失衡。2024年前十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达2.02亿元,甚至超过同期1.6亿元的营收。这种“烧钱换增长”的模式,暴露了其核心产品商业化能力较弱的缺陷。

可以佐证的是,在2023年一季报中,迈威生物预测全年迈利舒、君迈康两款产品可合计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4.3亿元。但当年,迈威生物这两款产品的发货量远不及预期目标,药品销售收入合计仅为4208.96万元。2024年10月,迈威生物还卷入一宗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

而且,在研产品也面临竞争重压,迈威生物两款新药合作“夭折”。迈威生物在研管线分布广泛,在肿瘤、升白药、眼科等多个领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竞品已获批上市。2024年2月,因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较大,合作伙伴与迈威生物终止两款新药的合作关系。

不能不提的是,作为创新药企,研发本是生命线,但迈威生物的费用结构呈现危险信号。

2023年,其研发费用8.36亿元,而当年营收只有1.28亿元。2024年,迈威生物研发费用降低至7.83亿元,但相对于2亿元的营收,占比仍旧居高不下。研发费用高对于创新型企业固然重要,但与营收对比,显然产出环节出了问题。不过,这也是创新药企的通病,很难有类似百利天恒那种,靠一单BD就扭转乾坤的神话故事。

与此同时,迈威生物的销售费用也呈现飙升的态势。2020年其销售费用不过233.31万元,次年就飙升至2123.73万元。2023年更是达到了1.43亿元,2024年再创新高为1.92亿元。显然,迈威生物试图通过激进营销拉动销售,但收效不佳。

迈威生物急需“解药”

连续亏损,让迈威生物的资金链紧绷。

截至2025年一季度,迈威生物货币资金11.2亿元,但短期借款就达到了10.7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11亿元。显然其现金储备无法覆盖短期债务。这还不包括其1.19亿元的商誉,未来一旦发生商誉减值,对迈威生物的业绩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更危险的是,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连续5年为负,2024年达-9.56亿元。这种“入不敷出”的财务结构,迫使公司频繁融资“输血”——2025年3月,迈威生物申请发行5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此外,迈威生物还推进赴港IPO。

迈威生物的困境不仅源于财务失衡,更与其扩张战略决策密切相关。2017年,迈威生物成立之初就收购了泰康生物和普铭生物。其中,泰康生物承担临床样品制备、生产工艺放大和转化以及商业化生产工作;普铭生物则承担新药研发工作,拥有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筛选平台。2018年,迈威生物又陆续收购了5家公司,累计出资3.66亿元,进一步向医药产业链中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延伸。

收购标的中,部分企业并未转化为实际收益。而且,频繁收购也是让其商誉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迈威生物急需“解药”

迈威生物最致命的危机,在于核心产品的商业化失败。2024年2月,其与扬子江药业终止9MW1111(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和8MW0511(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合作,退回前期预付及分摊研发费用1.1亿元,成为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迈威生物的困境也折射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深层矛盾——资本狂热期催生的“研发泡沫”遭遇商业化能力缺失的反噬。当资本潮水退去,行业正从“讲故事”转向“拼效率”。对于迈威生物而言,赴港IPO或许能争取喘息之机,但若不能解决三大核心问题——重塑差异化管线、重建研发团队信任、优化费用结构,其“失血—融资—再失血”的恶性循环恐难打破。

创新药是一场需要耐力与定力的马拉松,但资本市场留给迈威生物的时间窗口,正在加速关闭。这场董事长短线交易风波,不过是冰山一角。当行业进入出清周期,唯有真正具备临床价值与商业理性的企业,才能穿越寒冬。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若您觉得有价值,麻烦您点赞、转发。祝身体健康,掘金2025!】/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6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荣昌生物亏损背后,销售费用成“翻身”难题
8月22日,荣昌生物发布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2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3亿元。对于营收增长,荣昌生物表示主要因为公司
2023-08-25 10:56:00
荣昌生物否认大幅裁员,称人员调整系优化经营团队结构
泰山财经记者 李迪近日,荣昌生物(688331.SH)裁员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公司在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对此回应称,近期的人员调整非大幅裁员,旨在优化经营团队结构。此前,荣
2024-09-25 10:26:00
荣昌生物上半年亏损7亿 去年上市募资26亿亏损9.99亿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5日讯荣昌生物(688331.SH)近日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
2023-08-25 14:32:00
禾元生物连年亏损现金流为负,预计2027实现盈利
...业观察》施子夫 王璐日前,持续冲刺科创板的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元生物)回复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2022年末,禾元生物正式递表上交所,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2024-07-31 13:43:00
派格生物持续亏损下研发费用减少:依赖政府补助,优势并不乐观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近期,派格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主板上市,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早在今年2月,派格生物曾递表港交所,但已于8月失效。减肥药产品仍
2024-12-27 13:21:00
“A+H”再升温,迈威生物拟赴港二次上市,前三季度亏损扩大
迈威生物或希望在国际化上更进一步。 又一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宣布赴港二次上市。12月15日晚间,迈威生物(688062.SH)公告称,拟在境外发行股份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正与相
2024-12-16 18:57:00
...企业超八成盈利。上半年,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医药生物行业490家药企半年报均已公布。据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
2023-09-11 17:51:00
华昊中天持续亏损毛利率骤降:销售费用曾近2亿,还沦为被执行人
《港湾商业观察》乐沛淇日前,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昊中天)递表港交所,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中信建投国际。此次并非华昊中天首次递表,华昊中天曾于2022年
2024-03-04 13:11:00
东方生物两年从赚49.2亿到亏3.72亿
...22年净利同比“腰斩”到2023年净利大幅下滑至亏损,东方生物(68829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3.72亿元,幅下滑背后,折射出曾靠
2024-03-01 00:3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星辰汽车斩获订单 实力拓展供货渠道
近日,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星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传来喜讯,其成功获得沃尔沃Truck、广汽A8、长城D系列及红旗HS5等四款新车型部件配套项目的定点开发及供货协议
2025-10-16 07:39:00
阳光财险宁德中支因虚假理赔等违规被罚10万,两责任人同步领罚
10月15日,宁德金融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德中心支公司因虚假理赔、利用保险业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被处以10万元罚款;周某雨被禁止进入保险业3
2025-10-15 14:33:00
从险些退保到获赔25万:中邮保险专业守护,让保障不“缺席”
一场意外车祸,家中顶梁柱倒下;高昂的医疗费,压垮了一个普通家庭,当生存压力与退保念头交织,保险服务的本质价值得以体现。厄运降临
2025-10-15 14:49:00
万安科技在湖北成立汽车底盘系统公司
近日,湖北万安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万安
2025-10-15 15:00:00
中国一汽成立新公司,含储能技术服务业务
近日,一汽能源(长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工业设计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生物质燃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
2025-10-15 15:00:00
罚单与业绩双重压力:厦门银行近期屡遭监管处罚,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被警告,并处罚款50万元
2025-10-15 15:15:00
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四川省古叙煤田观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被罚
日前,信用中国(四川泸州)公示了四川省古叙煤田观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2025年6月25日至26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矿山科聘请有关专家对你公司开展一通三防
2025-10-15 15:25:00
省农信联社:金融助力“抢”秋粮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金秋时节,本应是硕果累累、喜庆丰收的时刻,而持续的连绵阴雨导致农田积水严重,秋收进度一度受阻
2025-10-15 16:33:00
山东省农信联社:助力打好“三秋”农业生产“硬仗”
9月份以来,山东连续遭遇多轮大范围降雨过程,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落区重叠度高,对秋粮采收、晾晒等造成不利影响。在全年粮食生产中
2025-10-15 16:35:00
博彦科技、美锦能源等成立新公司,含AI业务
近日,北京博锦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学梅,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节能管理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博彦科
2025-10-15 16:36:00
海大集团新设生物科技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
近日,遂宁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饶盛达,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生物饲料研发;畜牧渔业饲料销售
2025-10-15 16:36:00
比亚迪成功注册来杯迪小饮商标
近日,比亚迪(002594)申请的“来杯迪小饮”商标注册成功,国际分类为43类餐饮住宿,已申请商品/服务包括:外卖餐厅服务;茶馆;咖啡馆;酒吧服务;果汁吧;自助餐厅;餐厅;快餐馆
2025-10-15 16:36:00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呼伦贝尔绿创环保公司注册成立
近日,大唐环境产业集团呼伦贝尔绿创环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尹新伟,注册资本为1.17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固体废物治理
2025-10-15 16:36:00
中国国新投资成立产投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近日,国新产投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军,注册资本为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国新
2025-10-15 16:36:00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注册资本增至2132亿
近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115亿人民币增至约2132.3亿人民币,同时,多位高管均发生变更
2025-10-15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