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李建军 口述 肖良波 整理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不断更迭,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通过手机发微信或信息进行交流和问候。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亲朋好友通过书信联系,收到来信的那份幸福感,至今令人难忘。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父母在一师九团二连(现一师十团十七连)工作。那时,通讯不发达,新疆离内地数千公里,和故乡亲友联系,主要靠书信。有急事时,就发电报,但是电报费用高,每个字要1角多钱。书信邮寄时间长,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一周时间,但书信不用限制字数,想说什么都可以写进去,且只要八分钱的邮票就可寄到。
我的母亲有初中文化程度,在连队算是个文化人。我刚记事时,常见左邻右舍的叔叔阿姨找母亲帮忙写信。他们自带信纸,母亲拿出笔坐在桌前,邻居搬个小凳坐在母亲旁边,口述着信的内容。我依稀记得口述的内容:“许久没有收到来信,你们现在可好?我十分想念你们,今年家里粮食收成怎样?缺不缺粮食吃?我在新疆一切均好,你们不要挂念……”有时遇到说不明白内容的,母亲会帮忙组织语言,信写好后,母亲会念给他们听,问问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如果对方说没有了,母亲就把信折好放进信封里,在信封上写好收信地址,用糨糊封口交给叔叔阿姨,他们连声感谢,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那时我觉得母亲很有学问,令我自豪。
我上小学时,母亲因家务活多,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帮左邻右舍写书信,母亲将代人写信的任务交给我,我十分高兴地接过来,帮助邻居写信。有时,邻居收到信,有许多不认识的字,无法把整封信的内容弄明白,也会登门求教,我耐心地给他们解释,直到他们明白。
1981年,我在九团十五连农业班工作,因我文笔不错,连队正缺写材料的人,连队领导研究后,让我担任连队文书,主要负责连队的宣传和职工教育等工作。
当时,连队许多男青年在与女青年的接触中,产生了感情。跟我同宿舍的张文平喜欢上了女青年李瑞琳,便想通过书信传达自己对李瑞琳的爱恋。一日,他拿出纸和笔坐在宿舍里,绞尽脑汁,半天连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便向我求援。当他把自己需要表达的意思告诉我后,我很快写好交给他,他看后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晚上,张文平来到女青年宿舍,趁李瑞琳不注意时,把那封书信塞到她的枕头下。第二天,李瑞琳给他回了一封信,表示同意和他交朋友。张文平收到回信后兴奋万分,要对我表示感谢,被我婉言谢绝。后来,俩人恋爱成功,走进婚姻的殿堂。
到上世纪90年代,团场职工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想和内地的亲朋好友联系时,拨通电话就行,很少有书信来往了。后来,随着团场职工收入增加,几乎人人都拥有了一部手机,家里也购置了电脑,短信、QQ、微信代替了书信,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也许少了写信时的隐秘、温暖、慰藉,和收到信时的激动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9: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