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走基层 看备耕”系列报道①
现代农民“慧”种田
□周贺 本报见习记者 唐海兵
春光不负,农时不误。黑土地上一派繁忙,随处可见“忙春”的身影。
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物资库内,种子化肥码得整整齐齐,各种智能农机设备让人看花了眼。
“这是无人插秧机,通过北斗导航系统控制,它插出的水稻株距精准、通风好、产量高。”“这个是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效果很好,当虫子过多时还可以提示报警……”谈起这些装备的好处,合作社总经理赵德山的话匣子就没合上过。总结起来就是一句——省时、省力、省心,还省钱。
“原来一台播种机需要3个人操作,现在一个人就可以,每台机器每天能省800元人工费,我们合作社有40台机器,一天就节省3.2万元。”这笔账,被赵德山算得明明白白。
在合作社育秧基地,20栋崭新的塑料大棚整整齐齐。进入棚内,一层白蒙蒙的雾气凝结在塑料表面,合作社经理赵磊告诉记者,这叫“地气”。
“大棚扣得越早,越有利于提高地面温度,保证种子发芽。”赵磊介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合作社将育秧大棚进行了升级,每个大棚长100米、宽13米、高4.3米,一棚能扣7000多盘,相当于原来的四个小棚,而且所有车、设备都能进去,有利于工作。
“再过几天就要向大棚里运送育秧的土,我们有苗床土运输车,点一下按钮就可以通过输送带直接覆土,铺得比人工干的整齐漂亮多了。”赵磊说。
合作社院内,记者的目光被几个酷似“风火轮”的家伙吸引。赵磊告诉记者,这是割草机,还有配套的打捆机。
“我们合作社一共有50套割草打捆设备,去年秋天完成了全县近20万亩的秸秆整地工作。”赵磊的言语中满是骄傲。
合作社一楼,一面巨型屏幕正在调试中,这就是数字化无人农场的“智慧大脑”。“以后我们在屋里就能看到合作社1.2万亩耕地的全貌,通过操控台进行远程调控,直观监测并记录‘耕、种、管、收’全过程。”赵德山说。
同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样,哈尔滨市双城区的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也在为他们的春耕设备安装“智慧大脑”。
“我们为合作社21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安装了惠达科技厘米级北斗导航及辅助驾驶系统,将各种数据设定好,拖拉机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每天可耕作100多亩地。”黑龙江惠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初海波介绍,他们为合作社的多台设备进行了无人化农机改造,安装了北斗导航及辅助驾驶系统、惠达科技作业监测(控)终端等设备。
“这就相当于为机器安装了 ‘眼睛’‘触角’和‘大脑’,操控终端都连在合作社的智能指挥系统上,哪个机器在哪干了多少活一目了然。”初海波说。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推行全程机械化,推进数字农业建设,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高效科技支撑。
截至2022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7090.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55.8万台,其中10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达到9.6万台。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8%以上,稳居全国首位,累计72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茫茫黑土,千里沃野,“智慧农业”即将在春耕中大显身手。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科技改变着农民们的生活。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路子,到集约高效现代化的新征程,黑土地上的粮食越产越多,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9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