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编者按:过去一年,您过得好吗?
这是继2021、2022之后,《天天副刊》连续第三年推出自己的年终问卷。
2023,这个世界动荡不安,多地的黎民至今仍在炮火下挣扎求生。岁末年初,我们当如何保持内在的宁静与定力?在回顾、总结、道别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展望、求索、启程?
《天天副刊》期待,以这九个简单的问题和若干诚恳的回答,共同记录这个时代行进的步履,还有你我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答卷人
高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肝胆外科主任医师,世界移植协会“杰出青年医师奖”获得者。
汪芳: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协和/北医博士生导师。知名健康科普专家,致力于心内科医学知识分享。
陈思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知名科普主播。
1.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记录2023年,您会选择哪三个词?为什么?
高杰:坚守——作为一名肝胆外科医生,脚踏实地做好每台手术、出好每次门诊、医好每位病人是我每一天的坚守。
收获——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是一名医生的“软实力”,其最重要的技巧就是站在病人和家属的角度想问题,及时沟通可行的治疗方案,绝不强迫他们做什么,绝不说“一做就好了”或“不做就不行了”这类话。
幸福——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当了医生后才发现辛苦也是一份喜悦,将患者从“死神”手边抢回来,看着他们康复出院,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很多术后的病人,尽管还很虚弱,但见到你时竖起大拇指,那一刻我觉得种种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温暖。
汪芳:新冠—— 疫情的暴发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和病魔的强悍,更有医务工作者的伟大。
反腐——不可否认医疗界也存在着一定的腐败,这一点我也痛恨至极。但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是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力治病救人的,请大家相信我们!
运动——如今大家越来越关注生活压力叠加肥胖对健康的影响,涉及运动安全和科学运动的话题讨论也更加广泛。
陈思畅:坚持——2023年对医生来讲是挺难过的一年。我不知道这是终点还是起点,但为此能做的应该首先还是坚持。
家庭——家庭是80后医生,特别是男医生,男外科医生,男神经外科医生,最忽视的东西。经常在工作上就已经耗尽了全部的精力,无论是自己的父母、爱人、儿女,我们都给予得太少。好在我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希望能在这一方面有所改进。
内省——是任何人都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医生更要不断地自省。因为我也意识到,随着自己年资升高,愿意指导我、批评我的人会越来越少,所以更要靠自己去反省和进步。最近看了罗翔的一本书,第一句话就是“知己无知谓之智”,深以为然。
2.这一年,您闯过的最大难关是什么?您的内心在保持“战略定力”方面有什么心得愿意分享?
高杰:现在我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时间不够用。如果说从没有过疲惫和委屈,那是假话。即便有千头万绪,我仍然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为远道而来的患者多加一个号,为线上咨询的患者多解答一个问题。医生不是神仙,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地救助每一位病患。
汪芳:最难的在年初,医院面临着人手短缺的严重考验。没有感染的加班加点,轻度感染的正常上班,大家尽自己最大努力服务患者,通过各种渠道对那些无法住院的患者进行指导。就这样守了几个月的时间。病毒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伤害比较明显,需要我们医务人员一点点去摸索和总结。
陈思畅:最大的难关应该还是面对亲人去世的伤痛。我的奶奶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近些年已经不能说话和认人,但是她并没有不开心,失智只是让家人多了些麻烦和烦恼。新冠的感染和5天的高热,让她已经基本陷入昏迷状态。生命弥留之际,虽然我知道帮助她开放气道就可以让她顺畅地呼吸,下个胃管就能帮助她补充营养和延长生命,但家人和我没有这么做……
在人生管理中,我认为“哲学层面”应该比战略层面更高一层。当别人在研究怎么样做才能走得快,走得远的时候,我更想关注什么是“快”,什么是“远”,我们要去思考为什么要快和远,辩证地去看待周围的事务。
3.2023年,有没有一段亲身经历,曾带给您温暖和感动,让您很难忘、很受鼓舞?
高杰:我记得那是个周五,一位41岁的年轻爸爸因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神志不清、凝血功能异常、腹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已经到了肝性脑病的极危境地。此时,肝移植成为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救治团队以最快速度找到肝源,经过5个小时的努力为其完成“换肝”。这是我们通州院区开业以来开展的第一例肝移植手术,因此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汪芳:2023年元宵节那天,我圆满完成了个人的“紫禁城马拉松”。之所以感动和受鼓舞,除了马拉松本身,更在于当时几十个亲朋好友为我“陪跑”。记得比赛当天的凌晨5点,天很黑也很冷,就在我刚迈进集合的咖啡屋的一刹那,突然看到了世界冠军王军霞、央视主持人朱迅等一众跑友特意组团来为我加油鼓劲。
陈思畅:医患之间无条件的信任总是让人感动。一名手术后的患儿,因为癫痫没有完全控制住我们加用了一种药物,结果却出现了极为罕见的严重过敏反应。孩子全身皮肤像被烫过一样起泡、剥离,就连消化道、呼吸道的黏膜也发生溃烂,送到ICU抢救。可以说孩子的情况任何家长看到都会立即崩溃。
尽管如此,家属还是在冷静地和我沟通病情的变化。这种患者给予的无条件的信任,让我更加难忘和受到鼓舞。虽然我们作为外科医生对于过敏也是束手无策,但也帮忙咨询和给点建议。现在孩子的过敏可能稍有好转,但是仍未脱离危险,我们也都希望他能坚强,尽快好起来。
4.2023年,哪一种“全新事物”进入了您的生活?给您带来什么变化?
高杰: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在影像处理判读、治疗靶点挖掘、智能辅助手术等方面“大展拳脚”。目前,AI已经可以通过对病例数据和影像资料的分析,快速准确地诊断肝胆疾病,并为医生提供疾病发展趋势的预测,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AI加持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精准操作、细致缝合,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拥抱科技,如何让它更好地服务患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汪芳:2023年,我经过长期运动意识到,最大脂肪氧化速率指导下的有氧运动对于减脂的重要性,以及运动安全、科学运动和长期坚持的意义。比较大的变化在于我不再一味地强调运动时间和强度的保持,更关注运动的舒适性和适应性。结果既保证了锻炼减重塑形和降低血压等的需要,又提高了免疫力。更值得开心的是,我身体力行带领更多原本不爱运动的人加入到跑步大军中来。
陈思畅:“直播”。因为我经常做医学科普,目前抖音上粉丝数量有几十万,也成了一个小网红博主。每当在周末或者空闲时间,就会在抖音上做直播,为大家解答一些专业的问题。尽管不能给人真正看病,但能为咨询者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指引。我们的直播间最多有上万人同时在线,一般一小时会有十几万人进入。虽然直播占据了很多的业余时间,也没有其他博主的直播收入,但是能帮助病人少走弯路也是很开心的。
5.这一年中,会有一些作品(无论书、影视剧、综艺、展览,还是短视频、网课……)给您留下较深印象,您会选哪一个分享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高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百年历史长廊展上新。知道中国最早医用口罩的发明者吗?他就是用口罩拯救了世界的华裔医生、鼠疫斗士、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我院首任院长伍连德博士。如今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破土动工、日间手术室建成待兴……
汪芳:小视频融入了我的生活,如今我通过短视频来了解国内外新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尝试自己查阅和购买,并开通了自己的抖音短视频号分享健康科普知识,目前也拥有了40万的粉丝。
陈思畅:喜欢听“樊登听书”,每年大概听200本左右,但感受比较深的是冯唐讲的《资治通鉴》。因为冯唐是学医的,所以可能三观比较合?总之听着还是挺有意思的。他是从企业管理角度,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讲《资治通鉴》,讲为人处世,既能学习历史,又能为我所用提高自己。
6.这一年您个人完成的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高杰:2023年我们团队完成了超过50台肝移植手术。肝胆外科是一门高难度学科,这里的病人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治疗效果通常很难达到预期,让我们见到太多生离死别的苦楚。而器官移植让患者的生命得以继续精彩。我们有责任、有能力挑起国家医学进步和维护人民健康的重任,用我们的技术为更多病人带来生的希望。
汪芳:医疗工作永远是头等大事。在我们全科医护的努力下,在包括复旦在内的多个医疗排行榜中,北京医院心内科都有很大的进步,这让我非常自豪。满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下一个“满意”的一年开了好头。
陈思畅:在医师节,给全院职工唱了首歌。因为我比较惧怕上台,唱歌水平也不高,我只好夜以继日地练习。为了演唱得自然一些,我打车的时候直接唱给司机,克服了尴尬情绪。最后的舞台效果肯定是一般般,但是我已经做到最好的自己。
7.有得有失,人生才真实、圆满。2023,您哪一项“失去”最是刻骨铭心?
高杰:一位医治多年的肝癌病人在2023年离开了我们。他很年轻,作为家中老大,他不太愿意谈论自己的病,更愿意把钱积攒下来留给弟弟妹妹。他对疾病的坦然,不给家人添麻烦的善良,让我更多地去关注他。这些年来,与其说是医患,更像是战友,共同抗击病魔。即便我们竭尽全力,在最后时刻也仅仅是帮助他更平静地离开。行医二十余载,虽然我目睹过许多生老病死,但病人的离去还是会刻骨铭心的,这更让我认识到医学之有限、生命之无常。
汪芳:父爱如山,父亲在我的心里一直都是崇高、伟岸的存在。但是在2023年,父亲离开了我们。我再没有机会像从前那样,挽着父亲的手话家常,听他问我的家庭和事业,给我各种各样的叮嘱。因为父亲,让我更加懂得了“亲人在有家在”的刻骨感受。希望儿女们一定要多找时间陪老人说说话,给他们一些健康上的科学建议,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陈思畅:奶奶去世。
8.年头岁尾,如果您有一番话一直想说给某个人却始终未曾说出口,它是什么?对谁?
高杰:想对我的儿子说,爸爸和你妈妈都是医生,工作总是很忙,陪伴你的时间不多,但你一直很努力、很阳光,你是我们的骄傲,希望新的一年里你能继续茁壮成长!
汪芳:我的性格比较直率,以后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内心深处,对亲朋好友也有些话没有直接表达。时间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各种情感最好的发酵剂,要适度适时、恰到好处表达才会有漂亮的效果。
陈思畅:非要找一句的话,那我想对管我借钱还没能力还的朋友说:今年您一定能挣大钱,到时候别忘了我。
9.“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2024年,您个人在“过上更好的日子”方面,无论精神、身体还是物质,有哪三条优先的小目标、flag?
高杰:还有什么事比挽救和延长别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呢?新的一年多运动,确保好体魄,继续奋战手术台;奉上更多的医学科普知识,让公众未病先防、既病早医;继续带领团队提高肝胆外科医疗水平,2024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汪芳:“好日子”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好身体”。新的一年,作为心血管的专家我建议公众把心血管的防治放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主动运动,远离病毒,科学运动,心肺无忧。我将继续致力于探索通过科学评估、科学运动来减肥、降压的经验并且向更多的人群来传播。也希望科学运动减肥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等进一步得到淬炼,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当然,更期待未来在心血管领域上能够成立心血管运动医学或运动心脏医学亚专科,帮助心脏病患者更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陈思畅:1.体重减到75kg。2.争取拿个课题。3.争取再做一件突破自己的事情,比如说报名在年会上讲个脱口秀。
插图/袁国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