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
本报通讯员 陈海龙
眼下正值中药材半夏成熟的季节,在成县纸坊镇代塄村百亩半夏种植基地,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绵绵不绝。从8月中旬开始,这里每天都有100多名群众忙着采收半夏,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在合作社里务工,从2月份整理土地、播种开始,经过6个多月的精心管护,8月中旬就能采挖,能在合作社干7个月左右,也算是在家门口有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村民杨爱莲高兴地说。
半夏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比较高,种植的效益也好,能给村民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今年年初,代塄村在产业谋划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与半夏种植合作社沟通,因地制宜,通过将适宜半夏生长的撂荒地和倒茬土地110.5亩流转给种植大户,并将村集体经济资金3万元入股,共同参与管理,共享发展收益,持续稳定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由于今年管护得当,半夏长势喜人,亩产量比起往年还要高出不少,今年每公斤价格在120元至130元左右,比去年高出了很多。我今年种植的18亩半夏可以说迎来了产量和效益双丰收。”种植大户卢小平满脸都是丰收的喜悦。
趁着晴好天气,种植大户以每斤1元的价格组织附近村民100多人采挖半夏。“我们都是附近村的,每天过来挖半夏,采挖快的时候一天可以挖到100多斤左右,有100多元的收入,比打零工要好一些。”农户们一边采挖半夏一边说道。中药材基地的建设不仅让村民增加了务工收入,也可以现场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为今后的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开辟了一条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群众参与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实现从‘一盘散沙’到‘一个拳头’的转变,建立起集体与个体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增强了群众的集体观念,持续增强了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纸坊镇党委书记武向东说。
近年来,成县依托资源优势,把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优化升级、提质增效这一主题,建设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3.6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成县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