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国兵不血刃灭韩国,只因为他们做了这些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7:28: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随着秦国大军进攻韩国重镇南阳,轰轰烈烈的统一六国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风雨飘摇的韩国毫无还手之力,基本上没组织起像样的抵抗,不到一年(公元前230年)就俯首称臣,曾经的战国七雄竟然落魄到如此任人宰割的地步。

那么,韩国为什么会成为秦始皇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当时的韩国又处在怎样的内忧外患之中呢?

1、四战之地,夹缝生存

韩国在鼎盛时期,国土管辖的范围大约在今天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还有河北很小的一块地方),所处位置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韩国的国土面积却是七国当中最小的一个,却被四个大国围个“水泄不通”。

它的西面是虎视眈眈的秦国,北面、南面分别是魏国、楚国。虽然已渐渐末落,可是,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东面则是老资格的霸主齐国。

秦国兵不血刃灭韩国,只因为他们做了这些事

可以说,任何一国有点儿什么风吹草动,韩国都免不了遭受兵祸之灾。

从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白起成名之战)开始,到韩国亡国前,列国相互征战,使得韩国山西和河北的领土全部沦丧,只剩下河南境内的新郑(首都)和南阳。韩王也在公元前254年入朝秦国,成了秦国的附属国。

彼时的韩国,完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2、变法难续,国力衰退

秦国的强大始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其实在同一时期,韩国也进行了一次变法:申不害变法。

申不害原是郑国的一个低级官吏,以刑名法术见长。郑国灭亡后,他就去了韩国,想谋个一官半职。当时,韩昭侯主政,发现了申不害的才能,全力支持他的变法。

综合来说,韩国的变法还是很成功的。根据《史记》的记载,申不害在韩昭侯八年成为相国,到二十二年去世,十五的时间里诸侯皆不敢来侵伐,这可能是韩国在战国历史上最高光的一段时期了。

秦国兵不血刃灭韩国,只因为他们做了这些事

如果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即使走不上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也不至于亡国前的那种晚景凄凉的样子。

非常可惜的是,随着申不害和韩昭侯的相继离世,变法戛然而止了!究其原因:申不害的变法只重“术”,不重“法”,没有触及到国之根本。

商鞅变法的核心是“以法治国”,这个制度在秦孝公当政期间得到了大力推广,赏罚分明,已经深入民心。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秦昭襄王都是名君,他们把这个制度继续当作国策来执行,这才使得秦国终于成了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那个国家。

而申不害的变法更强调“权术”的应用,它的目的是如何让君王更容易控制群臣,维护国家的稳定。这样的政策在君王的权威性,官员任命、监督、考核、执行力等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

强调了“术”,却没有建立相应的赏罚机制,这就为日后的变法失败种下了隐患。

这种制度还有一个弊端:过分依赖君主的才能。所以,当秦昭侯死了后,后续的韩王大都没什么作为,申不害的变法最终没能被推广下去。

3、外交不力,合纵难成

韩国自身实力弱小,变法又没能延续下去,遇到强敌该怎么办呢?只能搞合纵联盟,寻求外援。

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占了韩国的一座城池野王。野王是连接韩国山西领土和河南领土的咽喉要道,而白起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拿下韩国的上党郡。

此时的上党郡太守叫冯亭,他觉得城池可能要守不住了。就决定把上党十七个城池全部献给赵国。这样以来,祸端就转嫁给了赵国,秦国必然大怒。进而与之开战,利用这个机会,韩国就可以联合赵国一起抗秦了。

秦国兵不血刃灭韩国,只因为他们做了这些事

这段记载出自《资治通鉴》,现在无法考证出献上党郡的事儿到底是韩国预谋已久还是冯亭临时起意。最终,秦赵长平之战爆发!

战役的结果是赵军大败,四十万将士被坑杀。赵孝成王是悔不当初,从此也跟韩国结下了梁子。

而对于韩国方面,野王的丢失最终使得其山西境内的国土全部沦丧,彻底截断了与魏、赵、齐三国的联系。再加上赵国这样的“险恶用心”,让各国都对它都保持戒心,合纵联盟也就成了一纸空想了。

秦国兵不血刃灭韩国,只因为他们做了这些事

尽管韩国如此的羸弱不堪,秦国想出兵也得做万全的准备。那么,秦国为了攻打韩国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1、远交近攻,步步蚕食

秦国在秦昭王当政期间,任命范睢为相国,并且采用了他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

范睢首先抨击了魏冉“越韩、魏而攻齐”的错误路线,接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就近先伐韩、魏,震慑赵、楚,安抚齐国(距秦国最远),然后再图赵、楚步步为营。

之后,秦与韩魏联军的伊阙之战都是按照范睢这个思路在进行的。

2、韩国挑事,师出有名

在几代秦王的努力下,到了嬴政执政时,秦国已经有了一并天下的能力。

秦国兵不血刃灭韩国,只因为他们做了这些事

不过,任何一场战争都要师出有名,秦国得想一个合适的借口向韩国开战。好在,这个借口很快就找到了,还是自己送上门的。

韩王始终觉得秦国是自己最大的威胁,也不知道谁给他出了个主意,派一个水利工程师去帮助秦国建立一个巨大的沟渠,以此来消耗秦国的国力!

东窗事发后,嬴政竟然没有杀这个人,只是准备将其赶出秦国。这时,李斯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建议:以此为机会,向韩国开战。

也是从这个时候,秦王嬴政正式下定决心:统一之战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韩国!

3、重金贿赂,内部瓦解

秦国有了策略,有了目标,接下来要考虑的事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自身损失。毕竟,在那样一个乱世,人心叵测,这样的机会可以找到很多。

有一个从魏国大梁投奔秦国的人叫尉缭,他建议嬴正:用重金贿赂六国臣子,从内部瓦解其势力。这个策略李斯也曾经提出过,最终都被采纳了。

在灭韩之战中,韩国南阳郡的代理太守腾(史书上没记载这人姓什么)就是秦国重金贿赂后,举兵投降秦国,兵不血刃获得了韩国重镇。

当南阳落入秦国版图后,韩国只剩首都新郑了,灭国已是早晚的事儿了。

秦国灭韩国可谓是一马平川,没有丝毫难度。虽然,这有韩国自身的问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历经多年,每一任君王都是在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最终能统一六国,也许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21: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国经历了“申不害变法”,为何还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
说起战国七雄中的韩国,相信大家最为之唏嘘的便是“申不害变法”。《战国策》、《史记》、《左传》等史料中有记载,三家分晋后,韩国在无论是财力或是兵力方面都远不如于魏国和赵国。战国初期
2022-12-19 13:57
战国七雄变法之争:为何秦国的“商鞅变法”能一枝独秀?
...际上战国七雄都曾进行变法,比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邹忌改革,胡服骑射等等。但在战国时期的诸多变法中,只有“商鞅变法”的效果最好,秦国也凭此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第一
2024-02-14 18:26:00
李悝变法并不彻底,魏国国君能力一代不如一代
...惠王还在忙于称王的虚名,怎么能不衰弱呢?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申不害主张以法治国,实际上是以术治国,权术的术,其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整顿吏治、加强集权、改革军事、鼓励耕种。申不
2023-08-06 17:27:00
战国时期,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变法都没有秦国的成功
...。不论是后来逃到楚国进行变法的吴起,还是当时韩国的申不害,都是在变法刚见到些许成果之后,因为变法推动者的离世,导致变法不能再继续下去。秦国则相反,虽然商鞅后来命丧于国君之手,
2024-06-28 15:21:00
商鞅变法强大秦国,六国为什么不去效仿
...去模仿秦国。2、其他国家也有各自的强国策略如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韩国宰相,申不害在韩国推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打压韩国的世家大族,主张“以术治国”,让韩国
2024-05-28 17:12:00
秦国因变法改革才崛起,为何关东六国不效仿,进行彻底变法?
...行的,分别是齐国的邹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应该是各国中最显贵的那一个,这次变法的实施者是邹忌,就是那个“吾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邹忌,他不仅长得美,还在政
2023-10-26 17:18:00
为何山东诸侯不效仿秦国政策进行变法
...”,所以商鞅变法成功。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申不害(韩国)。说起申不害,相比不少人比较陌生,其实此人也是一天降大才,战国时期法家著名的代表,他为君主量身打造的“术”,
2024-06-18 17:05:00
其他六国为什么不效仿秦国变法呢
...下的时候,齐国都没有恢复国力,只能坐等灭亡。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战国初期,韩国非常弱小,为了生存下去,韩昭侯重用申不害变法,申不害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特别重视和鼓励发展手
2024-04-30 22:10:00
​战国时期韩国申不害变法,能与魏国一决高下吗?
...期,韩国与秦国是同一时间进行变法的,韩国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在国内进行了申不害的术治变法,秦国的秦孝公任用了商鞅进行了商鞅变法,两个国家变法后实力的变化是这部电视剧的两条主线。我
2023-05-05 10: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