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栾海明 通讯员 刘文越
春光融融,垂柳吐绿,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在这个象征着自立、自强、自信的日子里,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拭去伤痕过往,积极蜕变成长,邂逅美好新生。
20岁,褪去青涩
“毒品曾让我坠入无边苦海,是戒毒所的科学戒治帮助我重新找到绿色人生的光亮”……新收队中,一场以“蜕变·新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正如火如荼开展。戒毒人员张某激昂真挚,赢得了阵阵掌声。
20岁的张某,因吸食“上头电子烟”而被公安机关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从小父母离异的她初二就辍学打工,年幼无知的她在KTV领班的哄骗下选择用电子烟来对抗工作疲劳,渐渐地,她沉迷于吸毒带来的快感,从繁花似锦走向了穷途末路。被送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那天,被后来的她定义为新生的日子。在荷园里,一场场知识科普、一堂堂思政讲座、一次次戒治分享,懵懂的张某开始明理增智,修正三观。
在将近半年的戒治中,国学诵读中能听到她银铃般的爽朗声音,心理绘画团辅中能看到她从容展示戒治作品,趣味运动会中能看到她矫健跨越的步伐。对于强制隔离戒毒,她说心中只有感谢,要用两年的时间跑出“毒圈”,再启崭新人生。
30岁,重归正途
“报告队长,这是我亲手画的‘柿柿如意’,在女神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把她送给您,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和教导。”
30岁的孙某未婚生子,初入所时孩子不足三岁,挂念孩子的她无法安心戒治,暴躁易怒、扰乱戒治秩序等行为不断发生。但队长从未对她丧失信心,并针对她动手能力强、有绘画天赋等特点,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帮助她谋得一技之长,重拾回归希望。在所内警察的耐心教授下,孙某缝制的金银花香囊美观精致;在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孙某的内画技艺迅速入门提升。
距离孙某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节日前夕,孙某收获了一个回归大礼包——由国家人社部门颁发的数控机床证书。收到证书的那一刻,孙某握着队长的手久久不能松开,啜泣道:“队长,我现在也是可以自力更生的人了,我要用心把孩子带大,偿还对家庭的亏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0岁,透彻领悟
参加完教育矫正中心举办的“我的人生不设限”三八妇女节禁毒同伴帮扶活动后,杨某哽咽说道:“戒毒路上我曾多次迷茫,但看到曾经有多次戒毒经历的叶雄老师都能戒除毒瘾,我有信心,我也能行。”
40岁的杨某,可谓是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人生赢家,女儿乖巧,丈夫明事理,家里经营着人力资源公司和海鲜批发部。在一次与客户聚会中偶然染上毒瘾后,放纵骄奢的杨某在毒品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十几年。来到戒毒所后,一次次失望的家人与杨某鲜少联系,这也让杨某一度认为毒品根本不可能彻底戒除,大队干警经过多次研判,决定在亲情修复上找寻戒治突破口。为此,警察多次找到杨某家属沟通思想,为杨某制定“家所回归计划”。一封封家书在高墙内外穿梭,一句句关爱叮咛自视讯电话中传来,一次次思念在会见室得以如愿,暖心的亲情,重燃了杨某新生的希望,坚定了“我要戒毒,我要重新做人”的想法。
如今,杨某重新扬起了自己的生命风帆,并担任起班组朋辈辅导员的角色。在戒治心得中,她这样写道,“醒悟永远都不晚,戒毒这条路,再难我都要坚持!”
花开有期,新芽破土,心中住着“未来”,光亮便会随之而来。值此妇女节之际,祝愿每一个特别的“她”都能生活在温暖希望中,奔跑在阳光春风里,戒除毒瘾,重启新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