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他有了篮球,她穿上新羽绒服
这些玉树孩子的微心愿
我们帮忙实现了
达成心愿的孩子们 本报记者 施雄风 摄
本报讯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市城区出发,驱车前往位于州东南部的小苏莽乡,路程约100多公里,需约3小时,因为沿途必须翻越终年积雪的格拉山。
格拉山最高峰约为5200米,这也是长江和澜沧江源头流域的分水岭。纯牧区小苏莽乡就隐藏在这雪水清流和重峦叠嶂之间,乡里的寄宿制中心小是这一带牧民们托付孩子的最佳地点。
小苏莽乡寄宿制中心小学共有774名学生,其中包含若干学龄前儿童在校内就读幼儿园。校长格来桑周说,因天气和路途的原因,很多学生喜欢周末也留在学校,看看书、打打球,“出过乡的学生很少”。
他们的小脑袋里有些什么样的心愿?最近,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点亮玉树”公益团队志愿者朱小炜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收集了小苏莽乡寄宿制中心小学10名学生的“微心愿”。
四年级的索南多杰告诉朱小炜,他从一年级就开始打篮球,最喜欢篮球巨星库里,但学校的体育课不够他练球,一周只能打两次。“我最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篮球,这样我就可以多练习,总有一天我也能像库里一样站在万人瞩目的篮球赛场上。”
同样是四年级的卓玛才吉想要一件羽绒服,她说,高原上的昼夜温差很大,而且山上下雪的日子多,羽绒服是必需品。“我的羽绒服已经太破了,只能叠着穿内衣、衬衫和外套才能御寒,想要一件新的羽绒服。”
“我想要钢笔,因为学校有硬笔书法课”“我想要一双球鞋,因为我喜欢跑步”……
6月24日,本报记者和“点亮玉树”公益团队一起,翻过格拉山,把所有“微心愿”清单里提到的礼物带到了孩子们面前。
索南多杰如愿拿到了一个崭新的篮球,迫不及待拆封,和朱小炜练起了传球。卓玛才吉拿到了一件黑色的羽绒服,她悄悄对记者说,其实她更想要一件粉色的,“但这件也很好,我试穿过了,很暖和,谢谢志愿者们,我很喜欢。”
当天,“点亮玉树”公益团队又在这所学校发放了100张“微心愿卡”。“卡片上填写微心愿,由志愿者汇总心愿卡,以一对一心愿认领的形式,在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职工和学生之间搭建爱心平台,帮助学生圆梦,这是我们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开展至今的行动。”志愿者徐国锋说。
此行,“点亮玉树”公益团队还会为他们在玉树投建的第4座有氧图书馆揭牌。
本报记者 施雄风 通讯员 应昊翰 夏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