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郎溪县黄墅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开开“板凳会” 议议村里事
■ 本报记者 张敬波 本报通讯员 何 龙
“大家一个个讲,都有机会。我们开‘板凳会’,就是希望听取你们对村庄整治的建议和意见。”近日,郎溪县涛城镇黄墅村党总支书记施光华在该村“板凳会”上的开场白,让村民打开了话匣子。
“村里乱倒垃圾、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要整治”“村里需要修个篮球场给年轻人活动健身”“我们周边堆柴的地方也要整理”“要是修广场,我无偿把我家的菜地、池塘拿出来”……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围绕村庄整治话题议论开来,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认真记录。
“以往在村里开会,都是以村民代表、党员为主,读一读文件,很难听到老百姓的声音。”黄墅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束光明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收集民情和民意,决定将“板凳会”作为一种活动载体,真正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
“我觉得‘板凳会’非常好,就像拉家常一样,我们把心里的想法讲出来,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就能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村民戴传能对“板凳会”非常满意。
“板凳会”虽然形式简单,解决问题来却不简单。村民戴来发深有感触,去年其妻子生了大病,看病花了15万元。在今年一次“板凳会”上,村“两委”得知情况后,当即帮他办好申请低保所需的材料。
如今在黄墅村,村民聚在哪里,“板凳会”就开到哪里;村民关注什么,“板凳会”就聊什么;村民期盼什么,“板凳会”后就做什么。
请群众听、让群众议、为群众办。截至6月,黄墅村已累计召开“板凳会”12次,收集意见建议22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5个,化解矛盾纠纷1起,为民办实事5件。
“我们将持续发挥‘板凳会’载体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议出乡村振兴‘心’天地、新蓝图。”束光明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5: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