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
1月10日14时50分,省政协委员、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副研究员杜晓秋提前10分钟到达农业农村界别小组会场。当天上午,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聆听了省委书记王晓晖讲话和政协“两个报告”,她感到十分振奋,急切地想跟同组的委员们交流感悟体会。
杜晓秋主要从事柑橘脱毒与种质创新工作,同时担任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2008年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发育生物学毕业后,杜晓秋到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5月通过“嘉陵江英才工程”引进至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工作。她经常深入柑橘产业发展第一线,查找梳理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性问题,并通过各种试验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去年8月,我省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杜晓秋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低洼地水利设施比较健全,种植的蔬菜、果树、粮油作物等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很多坡地没有灌溉储水设施,农作物大都因干旱致死。让她感受很深的是,有一名业主的柑橘园虽然建在坡地上,但因为旁边修有储水站,柑橘园的果树几乎没有受影响。
“建议省里在制定水利灌溉设施规划时,将坡地的水利灌溉设施纳入统筹范围,因地制宜利用多种水源蓄水,预防旱灾发生。”杜晓秋当场就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了笔记本上。这次参会,她用上了调研时的成果,带来提案《关于加强坡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的建议》。
1月10日下午,农业农村界别的小组会议上,与同组委员充分交流探讨后,杜晓秋对推进坡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当天晚上,她趁热打铁,对准备提交大会的提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
“通过几天的参会经历,我对政协委员这个身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政协委员在履职实践中,必须突出‘专’字,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深入产业一线调研,聚焦问题建言献策,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杜晓秋表示,接下来将把本职工作和委员履职结合起来,多深入基层调研走访,积极为全省柑橘产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陈相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1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