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重量级核导弹,炸在了发射井里,炸出62米大坑,俄军庆幸一件事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9-24 20:05: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近日,俄罗斯 “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在普列谢茨克基地进行井下试射时,突然在地面发生猛烈爆炸,炸出一个直径近62米的大坑,摧毁了整个发射场,幸而这枚“萨尔马特”当时没有携带核弹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一事件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震动。

爆炸现场的卫星照片

萨尔马特的主要特点

“萨尔马特”是俄罗斯为了替代SS-18“撒旦”而研制的新一代重型洲际导弹,北约代号"撒旦-2",长35.5米,直径3米,全弹重208吨。

萨尔马特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三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射程可达18000千米,投掷重量高达8吨。缺点是导弹体积巨大,安全性较差。

美法的战略核导弹均淘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换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体积小重量轻。中国东风-5也采用了液体火箭发动机,但是最新型的核导弹东风41,改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

俄罗斯固执地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萨尔马特”本身是SS-18的魔改版,SS-18当年一度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核导弹。俄罗斯在其基础上发展新型号是多快好省的做法。

其二是装备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洲际导弹射程更远,尤其是投掷重量大。

“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

“萨尔马特”从2009年开始研发,2022年4月20日,俄军方宣布"萨尔马特"试射成功,2023年9月1日,俄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宣布,“萨尔马特”已正式投入战备值班。

但在此之前,“萨尔马特”已三次试射失败,这是第四次,也是失败得最彻底的一次,直接"原地爆炸",这与其说是一次失败的发射,倒不如说是一次事故。

爆炸原因

那什么原因导致“萨尔马特”原地爆炸了呢?大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一个是预贮的液体燃料。

“萨尔马特”虽然用的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但燃料却是可以预贮的,不用在发射前临时加注,这就极大增强了“萨尔马特”的反应能力。

一般这种预贮状态可以达到10年左右,但这是以得力的维护保养和检测为前提的,否则预贮状态的燃料就有可能出现泄漏,其危险性不言而喻。俄罗斯武装部队的维护保养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液体火箭爆炸,或是主要原因。

二是“萨尔马特”的井基冷发射系统。

采用这种冷发射系统,发射时借助辅助动力装置先将导弹弹射到发射井上方20—30米的高度,然后导弹再自行点火起飞。

冷发射装置降低了对发射井的强度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但这套系统又是非常复杂的,不但要确保足够的弹射高度,弹射到半空中的“萨尔马特”还要及时点火。但“萨尔马特”可是一个长35.3米,直径3米,重208吨的庞然大物,弹射点火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井基冷发射装置的维护不到位,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洲际导弹发射井

“萨尔马特”的前身R-36M2洲际导弹,在1986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故,冷发射后空中点火失败,落回井里发生爆炸。

三是可能采用了西方元器件。“萨尔马特”采用格洛纳斯系统+惯性制导,命中精度可达10米,很可能采用了西方的元器件。而用西方元器件的后果是什么?从最近黎巴嫩寻呼机的大规模爆炸事件中就可以得到答案。

那有人问了,俄罗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国产货呢?虽然性能差点,但好歹安全有保障啊!可现在的俄罗斯未必能够生产苏联时代的老式元件,俄罗斯采购西方元器件,哪怕是走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爆炸后果

至于“萨尔马特”原地爆炸导致的后果,就不言而喻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导致俄罗斯的核威慑效果大打折扣。萨尔马特的爆炸对于普京来说比几个大型弹药库被炸后果还严重,因为“核威胁”和“核讹诈”从来都是俄罗斯的主要杀手锏。

更重要的是,“萨尔马特”还是俄罗斯陆基核力量的主力,按照计划,全部完成部署计划后,“萨尔马特”导弹所携核弹头数量有望超过俄罗斯所有部署陆基核弹头总数的一半,约占俄所有在役战略核弹头总数的三分之一,现在出了这样的爆炸事故,俄罗斯所依赖的核威慑无疑会遭到严重削弱。

“萨尔马特”的爆炸事故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这可是一种进入战备值班状态的洲际弹道导弹,如今它发生爆炸,那么,试想,它发射出去之后出现故障,自毁装置失效会怎样?“萨尔马特”的射程可是达到18000公里,几乎能覆盖全球。

其可携带16枚50万吨当量的分导核弹头的,加起来都超过5800万吨当量的"沙皇炸弹″了。

“萨尔马特”的射程几乎可以覆盖全球

“萨尔马特”爆炸对俄罗斯自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萨尔马特”可携带一枚4000万吨当量的单弹头,这种单弹头的爆炸摧毁面积可达40万平方公里,比一个日本的面积还大,如果在俄罗斯本土爆炸,那破坏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这一次“萨尔马特”炸在发射井里,摧毁的不仅仅是一套发射系统,而是俄罗斯核打击体系的可靠性和威慑能力,在俄乌冲突现状下,频频挥舞核大棒威慑北约的俄罗斯,这下就很尴尬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4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场胶着之际,俄罗斯突然干了一件大事,美国比谁都紧张
...集团负责人鲍里索夫宣布,俄军最新型也是最强悍的战略核导弹系统“萨尔马特”已经正式进入战备值班。这款重型洲际导弹射程18000公里,携带至少10枚核弹头,能够打击地球上任何角落
2023-09-05 10:57:00
俄罗斯核导弹发射场,一夜间被夷为平地,现场惨状被卫星拍下
俄罗斯战略导弹发射场出大事了?“萨尔马特”导弹的发射场疑似被炸出一个巨坑,现场一夜间被夷为平地,惨状被西方卫星拍下。根据海外商用卫星拍摄的卫星图,位于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普列
2024-09-23 14:45:00
核观察|美军将研究公路机动洲际导弹,想吃“回头草”?
...米以下,能够用于打击一些面积比较大的点状目标,比如核导弹发射基地、空军基地等,核打击思路就转变为全力争取剥夺对手的核反击能力,即只要摧毁其发射装置,即便保留敌人的经济实力和常
2023-09-07 15:20:00
12分钟灭掉日本!日学者警告:普京拿不下乌克兰,或对日本撒气
...称作撒旦2号的,萨尔马特弹道导弹。这也是全球最大的核导弹之一,并且是由“马基耶夫火箭设计局”研制的。研发这款导弹的负责人,弗拉基米尔·德格蒂亚尔,称它是工程奇迹,火箭技术的最
2023-01-17 16:44:00
普京:这款武器让敌人“三思而后行”
...地区3700英里外的堪察加半岛上的目标。作为“下一代”核导弹技术的一部分,“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是普京在2018年3月1日的国情咨文中公布的六种俄罗斯新型战略武器之一。在2
2023-09-06 15:16:00
美国的噩梦!乌军大反攻之际,俄罗斯巨型洲际导弹开始战备值班
...方面“适可而止”。那么,西方会因为俄罗斯服役“最强核导弹”而减少对乌军援吗?应该说,可能性不大。一来,“萨尔马特”属于战略核武器,一般情况下是“配相”的,只要西方不主动对俄罗
2023-09-02 18:24:00
韩国“怪兽”导弹完成研制,号称能打百米深地下工事
...”,在去年10月1日的韩国国军日(建军节)上首次公开了发射画面。由于导弹重量较大,它使用冷发射方式发射升空。韩国媒体报道称,“玄武-5”导弹发动机推力为75吨级,最高速度可达
2023-07-25 07:08:00
极限博弈!乌军在德接受“速成秘训”,美军演练对俄核导弹攻击
...音速在1.5万米以内的高度飞行,可携带美军弹药库中包括核导弹在内的所有类型炸弹,是美国空军的重量级武器之一。这次,美国在与韩国空军进行了“自由护盾”的联合空中演习后,B-52
2023-03-14 09:36:00
“萨尔马特”终于来了,普京对美国挺直了腰杆子
...终极核大棒“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终于要来了,这种重量级的核武器将于近期开始战备。第二,今年俄罗斯在战略核力量现代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目前现代化占比已经达到了91%以上,也就
2022-12-21 22:5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张亚茹 德州报道
2025-08-13 17:02:00
强降雨致墨西哥城及周边部分区域受淹
近日,墨西哥城连续遭遇罕见的强降雨天气,墨西哥城及周边部分区域受淹。据报道,8月10日墨西哥城中心的短时间内降水量已超过1952年以来的最大值
2025-08-13 17:03:00
韩国又创造了历史
不得不说,韩国又创造了历史。8月12日深夜,韩国首尔法院正式批准,逮捕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由此,韩国史上首次前总统夫妇一起遭到羁押
2025-08-13 14:22:00
日本百日咳持续蔓延 今年累计病例数超6万例
日本媒体12日报道,日本近期百日咳持续蔓延,今年以来全国累计病例数已超6万例,为2018年采用现行统计方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8-13 21:44:00
非洲学者:世界已经全球化 美关税政策伤人害己
非洲学者近日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滥施关税破坏多边主义,损害非洲经济也将伤及美国自身。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 弗林蓬
2025-08-13 18:58:00
美国7月份通胀压力持续
美国劳工部12日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美国7月份通胀压力维持6月份以来的上升势头。8月12日, 顾客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零售店购物
2025-08-13 17:04:00
法国多地高温超40摄氏度 14省发布红色预警
法国连日遭遇热浪侵袭,多地气温12日超过40摄氏度。气象部门向全国多数地区发布高温警报,其中14个省为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2025-08-13 17:35:00
缓解珠峰压力!尼泊尔拟免除97座山峰登山许可费
尼泊尔计划今后两年内免除97座山峰的登山许可费,以鼓励外国游客攀登这些知名度稍逊的山峰,而不要扎堆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025-08-13 16:32:00
中国网8月13日讯 日前,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发布安全提醒。意大利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滑翔伞、翼装飞行、漂流、浮潜等项目较多
2025-08-13 10:35:00
当地时间8月11日,美国蒙大拿州卡利斯佩尔市机场发生飞机碰撞事故。当天,一架小型飞机在试图降落时偏离跑道,并与滑行道上的另一架飞机相撞
2025-08-12 09:40:00
当地时间8月11日,土耳其恰纳卡莱省省长厄梅尔·托拉曼表示,受森林火灾影响一度关闭的恰纳卡莱机场已恢复航班运行,达达尼尔海峡也已恢复双向通航
2025-08-12 09:40:00
当地时间12日,新西兰奥克兰市中心奥特亚广场因发现一只无人看管的包裹,附近人员被疏散。警方表示,一名参与市中心地铁项目的工作人员称有炸弹威胁
2025-08-12 13:46:00
海外网8月12日电 据日本《朝日新闻》8月12日报道,福冈市长为误指市民发布的洪水视频是虚假信息而发文道歉。10日,日本九州遭遇强降水
2025-08-12 14:15:00
当地时间12日6时左右,巴西巴拉纳州库里奇巴市一座生产炸药的工厂发生爆炸,造成数人失踪。截至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本次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
2025-08-13 05:04:00
痛经假,到底多痛才敢请?
痛经假的出台恐怕比你知道的还要早,1993年,我国就已经有痛经假了。 当年,原卫生部(现已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08-12 1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