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27日,以“AI无界·慧治有道·交易向新”为主题的“2025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布宁辉以“用”字为核心,系统阐述了AI赋能招投标领域的核心价值、落地场景与实践路径,深入解读了AI在这一领域“为何用”“作何用”与“如何用”的关键命题。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布宁辉在活动上作主题演讲
此次演讲恰逢国务院于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的重要节点,该意见明确要求加快人工智能在公共资源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应用。布宁辉指出,在这一政策东风的推动下,“AI 招投标”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行业演进的一道“必答题”。
他表示,传统管理模式长期面临招标文件质量监管难、围标串标行为发现难、评标环节人为干扰多等痛点,而AI技术——尤其是大模型的突破性发展,为行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解题思路。
与通用AI追求“创新和可能性”不同,产业AI更注重“确定性、可复制性与可问责性”。布宁辉提出,真正适用于招投标场景的AI系统须具备三大关键能力:真实准确、避免幻觉;稳定可靠、输出一致;可解释、可追溯。唯有如此,AI才能在容错率极低的招投标领域发挥真正价值。
作为建筑信息化领域的深耕者,广联达在AI领域的布局早已展开。自2015年组建AI研发团队,至2023年明确“All in AI”战略,公司陆续推出建筑行业大模型AecGPT、行业AI平台、多场景大模型及应用,并于去年9月发布行业AI白皮书。这一系列扎实进展,为AI在招投标中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AI能力构建于产业AI平台之上,覆盖招、投、开、评、定全流程,为各类业务主体提供工具与系统支持,持续推动AI在整体行业中的落地实践。”布宁辉介绍道。

活动现场
在实际应用中,AI正重塑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在招标阶段,基于“AI交易大脑”的招标文件审查功能,可从基础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排他性等多维度提升文件质量;在投标监管中,借助多维度指标分析,AI可精准识别围标串标线索,实现风险闭环管理;在评标环节,AI不仅能处理结构化数据,还可对技术标中的长文本、非矢量PDF等复杂内容进行专业评审。
布宁辉进一步强调,推动AI真正用出成效,需夯实三大基础:高质量数据、高可靠模型和高价值场景。目前,行业已积累海量从业者经验与数十年产业知识,为AI训练提供丰富素材;而如AecGPT等建筑垂直大模型的成熟,也为全流程智能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政策已经明确,技术趋于成熟,场景需求迫切——现在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布宁辉呼吁,“让我们携手推进AI技术的深度融合,构筑一个更加阳光、公平、高效的招投标新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30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