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榕江正在恢复重建,距离县城23公里的大利侗寨,村民们行动起来,大家上山砍竹枝,做成扫把支援县城清淤。一位80岁的老人也跟着大伙捆扫把,他说:“重的活我干不了,轻的能帮一点算一点。”
在老人看来,自己出不了多少力,只是做了点小事。但我们却在为老人的话语感动着,因为恰恰是这句“能帮一点算一点”的话,蕴含的是沉甸甸的精神力量。他们不需要动员,自发组织起来支援灾区,年轻人负责上山砍竹枝,老人们捆扎,孩童们帮忙搬运,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他们不仅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觉得自己做得不够。他们的行动,凝聚起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力量。
中国人的团结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具体到一把竹扫把、一碗热饭菜的温暖里。过去几天,暴雨如注、洪水肆虐,贵州多地遭遇无情的洪涝灾害。饱受洪水侵袭的土地上,感人的故事也在不断出现。当武警消防车深夜驰援,当爱心企业慷慨捐赠,人民群众也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贡献力量。从城市到乡村,从专业救援队到普通村民,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团结就是力量。
每一根竹枝或许脆弱,但紧密捆扎在一起就变得坚韧无比;每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万众齐心就能创造奇迹。这些不同形式的付出,共同构筑起抗击灾难的铜墙铁壁。当灾区清淤工作持续推进,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我们更加确信:任何困难都压不垮团结一心的人民。那位八旬老人编织的不仅是扫把,更是在传递一种信念——只要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再大的难关也能携手渡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
编辑金妮
二审伍少安
三审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