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新闻网消息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从保家卫国到救急救难,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34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眉山市救助管理站优秀共产党员郑建华,看看他怎样展现为民服务真风采。
郑建华于1990年6月退伍安置后进入眉山市救助管理站(原眉山县收容遣送站)工作,成为一名救助管理工作者,并在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时刻以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品质,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4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5次获得市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
始终保持学习“在线”状态
他一直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退伍后,他认真学习救助工作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了计算机运用、财务统计、档案管理等知识。除了学习基本的专业技能之外,他还认真学习研究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学习如何从心理上、心灵上对困难群众给予更大的帮助。
像亲人一样对待困难群众
救助管理工作对象多元复杂,病残人员比例大,还有不少精神疾病患者。他从不因流浪乞讨人员身上脏臭而嫌弃,而是像亲人一样给他们洗澡、喂饭、换衣、陪护看病;从不因为流浪乞讨人员难以正常交流而厌烦,而是耐心细致地询问,认真仔细核查信息;从不因为流浪乞讨人员情况特殊而退缩,而是冒着酷暑严寒和疾病传染等各种危险,将他们安全护送到家人身边。
30多年来,郑建华同志累计护送250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他总说:“除了同情,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
“我当过兵,身体素质好,体力也行”。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在伤员返乡救助工作中,他主动向组织提出来要带队接送。2008年6月,为救助地震伤员,他经常昼夜往返在成都、眉山火车站,接送地震中受伤未痊愈伤员和困难群众到站救助。由于服务对象远超站内救助接待能力,他还动员家属到站帮忙,全家齐上阵为救助人员安排食宿,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期间,累计救助地震伤员1700余人次。
成为同事的“好榜样”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都像一面旗帜,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是党支部委员,同时也是一名财务工作者,人手紧张时他还是驾驶员。他严谨细致,热忱工作,公道正派,是同事们的“好榜样”,是领导的好助手。
他总说:“我是一名党员干部,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耀。为困难群众做些事情,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也能真正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供稿:眉山市民政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