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老鲁的卖菜故事:翻倍增加进货量 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8 17: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年货市场购销两旺。在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有很多经营多年的老商户,由于销售经验丰富、客户多、销售量大,他们又被称为“蔬菜大王”。这些“蔬菜大王”在农产品产销衔接、稳定市场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有一位“南菜大王”鲁德传,他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把海南、广东等地的蔬菜运往北京,是30多年来“南菜北运”的亲历者。春节将至,我们一起来看看老鲁是怎么备货来保障节日期间市场供应的。

老鲁的卖菜故事:翻倍增加进货量 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正在指挥倒车的这位,就是新发地市场里豆角销售专区的老商户——鲁德传。今年,他在新发地经营已经28年了,主要从事各种椒类、豆类等“南菜北运”基地的蔬菜产销对接和流通销售。凌晨5时,从广东产地调过来的菜就进场了,老鲁又开始忙活起来。

老鲁的卖菜故事:翻倍增加进货量 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记者:这四车都是什么货?

商户 鲁德传:这是白不老。

记者:白不老豆角吗?

商户 鲁德传:对,白不老豆角。

记者:今天来了几车货?

商户 鲁德传:今天来了一共四车。

记者:四车有多少吨?

商户 鲁德传:一车二十七八吨,(这四车)110吨吧。

记者:准备几天卖完啊?

鲁德传:这是一天的量。

老鲁说,他的货不愁卖。经营这些年下来,他已经积累了不少买家,大部分是长期合作的回头客。

商户 鲁德传:北京的大超市加食堂、单位,周边的县城市场全部上这来(上货)。就这货,三天之前还在地里长着呢,三天以后就到了新发地了,我们是第一批发商。

老鲁的卖菜故事:翻倍增加进货量 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老鲁告诉记者,他从上世纪90年代就从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往北京倒腾蔬菜,是“南菜北运”的先行者、亲历者。这些年,他见证了北京“菜篮子”的变迁。

记者:那时候菜来北京之后老百姓欢迎吗?

商户 鲁德传 :当然欢迎啊,(市场)没有啊。前二十年比这还冷,经常下雪,冷,北京周边就没有菜了,根本就没有菜,就是土豆、平常蔬菜,椒类、豆类就根本没有,我们一拉过来就爆抢了。我们来什么,市民就吃什么,以前就豆角、扁豆两个品种,现在就七八个品种了。

老鲁的卖菜故事:翻倍增加进货量 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老鲁说,不仅北京地区的蔬菜品类增多、花样丰富了,蔬菜从南方一路北上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初他从南方倒腾菜是用火车运,一趟下来需要100多个小时,后来又用水路,如今高速畅通了,他改用冷链车运输,一趟菜从广东、海南等基地运到北京只用40多个小时。而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老鲁在货品的选择筛选方面也越来越讲究。

商户 鲁德传:市民要求比以前高了,主要是讲求品质、新鲜度,货不好一点、质量差一点都不好卖。

眼下的春节消费高峰,老鲁增加了进货量。为了保障春节市场的后续供应,他还提前在广东、云南、海南的定点采购基地储备货品。

老鲁的卖菜故事:翻倍增加进货量 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商户 鲁德传:在云南我们是四个点,在海南是两个点,在广东是一个点。我们每天(卖)150吨货,一个地方你搞不来,最起码要有七八个点。每年春节,我们预备的量是翻倍的。比如说,我们现在一天销量都在100吨左右,要是从腊月二十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几天,我们每天还要加倍地备货。

在新发地市场上,像鲁德传这样的,还有“白菜大王”“土豆大王”“冬瓜大王”等160多名“大王”、百强商户。这些“蔬菜大王”除了每天供应市场的产品外,在各产地还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货品储备,保障着北京新发地市场货品不断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时政新闻眼丨腊月二十七,总书记同我们视频连线
...商户,都是保供稳价的“守护者”。春节临近,他自己的进货量就比以往多了将近一倍,从每天100吨增长到现在的每天180吨,而价格与日常基本持平。 △首届新发地年货节现场的各类果
2023-01-19 10:26:00
...,其中,冻猪肉储备2349吨,活猪储备2110.5吨。批发市场进货量和备货量较平时有所增加。12月30日,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2022-12-30 19:53:00
春节无忧 “菜篮子”“果盘子”满满的
...“作为川西北大型果蔬类批发专业市场,目前我们的蔬菜进货量日均3000余吨,水果日均350余吨。”绵阳市高水农副产品批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李介绍,公司提前谋划,在鼓励各经营商户
2023-01-17 08:33:00
高温天气下蔬菜价格上涨
...蔬菜供不应求、价格出现上涨。对此,四川泸州通过加大进货量,保障蔬菜供应,平稳价格。在位于泸州市陶然路的一家综合超市,100余种蔬菜整齐摆放在销售区,相较前一段时间,部分蔬菜价
2024-08-31 01:36:00
多措并举保障蔬菜市场供应(经济聚焦)
...供应量;鼓励商户增加土豆、洋葱、冬瓜等耐储存蔬菜的进货量。针对近期灾害性天气,农业农村部持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落实落细各项保供措施,努力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和市场平稳运
2024-08-26 06:15:00
贵州七星关:春节期间 4万吨物资保障供应充足
...供应充足。”物流园总经理李伟建介绍,目前物流园日均进货量3000余吨,日均交易量2000余吨,粮油、水产等各类产品储备量40000余吨,全力保障群众“菜篮子”“果盘子”“米袋
2023-01-22 09:58:00
应对持续降雨 保障“菜篮子”供应 多措并举保供稳价
...篮子”供应,山西太原加强本地蔬菜供应,动态调整蔬菜进货量。 记者来到位于太原城北的某大型农产品物流园看到,虽然近期持续降雨,但目前市场内的蔬菜供应正常,没有出现短缺。 山西
2023-07-31 14:22:00
...供应。每日动态统计分析感冒退热类药品、抗原试剂盒等进货量、消耗量、库存量情况,有效稳定供应、保障民需、安定民心。三是重点“查”,强化价格质量监管。重点检查止咳、退热、抗病毒、
2022-12-30 07:30:00
...内秩序井然。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市场加大进货量,加强价格监管,确保市民购买到安全实惠的产品。为保障春节期间蔬菜供应充足,市菜篮子产业集团提前组织调运,目前储备蔬菜4
2023-01-23 09: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环路史村警务站附近发生车祸,有群众受伤急需处置。”8月19日9时50分,邯郸机场急救站工作人员接到求助电话。不到半分钟
2025-08-22 08:00:00
古县街道:展开一幅宜居宜业的品质新画卷
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总有一块区域链接着历史与未来,古县街道就是这样一处正经历时代变迁的地方。其围绕“提振精气神,建设未来城”总要求
2025-08-22 08:02:00
移风易俗进乡村 文明新风扑面来
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基层延伸,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山东省招远阜山镇组建由镇干部、村“两委”成员
2025-08-22 08:04:00
三个全国第一,山东潍坊安丘铸就“世界菜篮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 通讯员 郑晖盛夏时节的山东潍坊安丘,再次成为全国农业瞩目的焦点。在凌河街道的汇海生态农场,扫描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
2025-08-22 07:56:00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深刻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2025-08-22 07:58: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诗漾古丝路 文润铁门关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侯淼)8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
2025-08-22 07:58:00
你的声音,河南的未来!“十五五”规划邀您建言献策
大河网讯 未来五年,你期待家乡有哪些发展?河南喊你来“出主意”!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2025-08-22 06:39:00
新华社记者 高敬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五”以来,各地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
2025-08-22 07:13:00
阳光“生金” 零碳“淌银”
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村,4500亩生态茶园美如画卷。市民从赭洛山一跃而“飞”,借助滑翔伞游览九华村生态美景。九华村家家户户屋顶上装满了深蓝色的光伏板
2025-08-22 07:39:00
燕子矶新城地标 城市综合体项目亮相
8月21日,南京燕子矶新城燕江新城站城市综合体项目外立面亮相,现代流线型设计与多功能复合形态引发市民期待。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
2025-08-22 07:39:00
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
会跨陡坡上台阶,市公安局参与研发的排爆机器狗红了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苏超”安检中投用的警用机器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彪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赵阳记者张彪)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近日,第八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包括南京江宁横溪街道横山村上庄等5个村落在内的70个村落入选。记者昨天从省住建厅了解到
2025-08-22 07:40:00
南京112所驾校、3100余辆教练车完成终端升级上车刷脸记学时,课时达标才约考南报网讯(记者吴春霞)暑假期间,南京市驾培市场也迎来考驾照高峰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清晨的瑞金里REPARK,24小时健身房里已有了周边老人锻炼的身影;夜幕低垂,街区中庭的多彩活动丰富着周边居民的生活
2025-08-22 07:41:00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孙瑛娜 通讯员 邱杨 焦聪 德州报道
2025-08-22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