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从赛会管理到赛场运营,从火炬传递到数字人点火,从机器狗运输器材到数亿人参与的云端服务,“智能亚运会”的背后,也有浙江气象部门数字化精细服务的深度融入,气象“数”和“智”应用场景成为赛场内外一道亮丽风景。
以“数智气象”服务保障杭州精彩亚运会,是浙江气象部门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生动实践,也体现了2021年以来浙江气象数字化改革成果的具体落地应用。从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备到顺利闭幕,“数智气象“多跨协同、全面融入,以数字化精细服务展现浙江气象风采。
数字
“在杭州亚运会以及亚残运会气象服务保障中,数字技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助力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高效运行,这得益于浙江气象部门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探索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的成果。”亚运气象中心主任、浙江省气象局局长苗长明说。
自气象数字化改革以来,浙江气象部门推进“气象大脑”建设,运用“天镜”“天衡·天衍”“天擎”等国家级气象业务系统和平台,进一步强化基础数据支撑。
在数字化改革框架下,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天擎”本地化,逐步推动全量数据归集;搭建基于政务云的气象数据仓,打造“天擎”+“数据仓”的支撑双核心,解决了过去各业务系统反复调用、存储、传输带来的冗余问题。目前,“天擎”+“数据仓”可提供607种数据服务,全面支撑亚运会气象服务等24个核心业务系统。
气象算力、算法能力的提升,为亚运会期间可视场景展示打下了坚实基础。在9月23日亚运会开幕式气象服务保障过程中,浙江本地化的基于多源融合的三维大气实况和X波段雷达组网监测系统,首次在亚运气象中心指挥平台展示,并得到好评。“该系统可实时提供覆盖浙江范围的小时级、1公里分辨率三维大气云实况分析产品和分钟级、百米分辨率的雷达三维剖面监测产品,这在浙江还是首次。”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明说。
在装备运行监控和数据质量控制方面,浙江气象部门依托“气象装备运维保障应用”与“综合气象观测质量监控应用”平台建设,建立了智能化的全省观测装备运维保障体系和综合观测质量监控考核体系,实现对亚运会期间装备运行、观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如钱江世纪城作为亚运会主场馆、亚运村主阵地,杭州气象部门在亚运会场馆周边与内部、城市冠层加强监测设施建设,共享亚运村智慧灯杆微气象设施,共享公安、城管等部门6万多条线路的高清云视频,亚运会区域监测密度达到1公里,所有数据集成至省级大数据中心,实现重点区域综合、立体、智能、实时的气象监测。
基于气象云平台,结合政务云,构建了气象防灾在线电脑版、浙政钉版、专业版数字气象、通用支撑应用开放平台等数字化系统,推进支撑亚运会的台风、环境等场景式应用。迭代升级市县一体化平台,实现与浙江省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浙政钉等综合治理渠道数据直通技术的应用,保障亚运会气象信息快速发布、高效处理。
智能
在亚运会举办期间,杭州受冷暖气流拉锯影响,而各类气象精细化的智能场景应用,为场馆、赛事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10月10日,杭州亚组委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亚运会综合指挥平台开发的管理人员余茜在工作总结中说:“‘数智气象’服务产品全面融入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的14个模块;在开闭幕式的保障中,气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象数字化服务产品专业,传播及时,为板球、攀岩、帆船帆板等赛事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竞赛处处长康萍说。
亚运会技术官员、管理人员点赞的亚运会气象数字化服务产品,实际上是浙江气象部门以亚运会办赛、参赛和观赛需求为导向而构建的“数智气象”亚运会服务矩阵,主要围绕组织指挥、服务应用两大领域,通过数据服务、系统链接等方式深度融入亚运钉等十大官方渠道应用。
“我们努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气象领域的探索和应用,2019年杭州建成了气象数字驾驶舱,并于2020年升级为‘数智气象’服务系统,可集成展示亚运会气象服务所有模块。通过这个平台,一部手机便可便捷获取各项气象服务产品。”杭州市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姚立峰说,“数智气象”亚运会服务矩阵可提供2分钟滚动更新、重点区域100米分辨率、全省1公里天气现象实况反演产品,实现天气现象实时网格化判别,覆盖亚运会服务所有渠道。此外,集成全省赛区及场馆的气象实况监测、预报预警、阈值告警,以及智能指挥辅助场景、智能化告警提醒等,受到竞赛方、场馆方、运行方的肯定。
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运用,也带来了众多令人惊叹的创新。杭州市气象台副台长郦敏杰说:“亚运会赛事智能服务保障平台的奥体中心专题以三维建模技术‘再造’奥体中心3D场馆,实时展示场馆内不同梯度加密站的分钟级气象要素,为赛事总指挥部、开闭幕式指挥中心等决策方提供更直观、更便捷的气象服务。”
亚运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汉华介绍,亚运场馆气象信息服务保障基于精准定位,采用高分辨率网格化技术和精准定位分析技术,实现全部亚运会场馆多天气要素的实况预报信息实时展示;S波段、X波段组网的杭州短临智能预报预警分析系统,在针对亚运村开村仪式、亚运会火炬接力等重要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智能精准的预报预警能力,并得到充分应用。“天脸识别”智能探测设备开展全天空的天气实况监测,生成的全天空成像被应用于天气预报。
亚运会期间,“数智气象”服务矩阵向亚运会官方渠道每天提供气象数据139万条,气象服务系统链接总访问量超6万。另据“杭州亚运行”App运行报告统计,气象服务在26个亚运会服务应用中排名第12位。
@未来
以亚运会气象服务为实战检验,“数智气象”的成果还将应用于未来的气象服务中。如亚运会赛事智能系统、”数智气象“应用、三维实况分析产品、可视场景等技术和应用场景,将推广应用到省、市气象部门。杭州市气象局推出的“数智气象”系统目前已实现跨部门数据融合多场景集成应用,赛后将转化为气象防灾减灾的主要服务平台。
亚运会提升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三维实况、可视场景、“天脸识别”等技术也将在赛后继续完善,并应用于日常业务中。
10月28日,亚残运会顺利闭幕,气象服务画上圆满句号。“这不是气象服务的终点,复盘总结、汇总归纳,形成亚运会气象服务的闭环;我们的闭环管理、复盘总结、前店后厂的服务模式有效促进团队形成合力,特别是前店后厂式的现场服务模式,在本次亚运会气象保障服务中得到较好运用。亚运会有16次比赛因天气更改时间,都是在这种服务模式下作出的判断,也得到了现场技术官员的充分肯定,有20余位技术官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肯定了气象服务工作。”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亚运气象中心现场服务部部长朱红说。
每一次重大的赛事活动举办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会呈现出新的问题,这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在此次亚运村开村仪式上,活动主办方提出在降水期间需要找出30分钟降水间歇期,如何把握窗口期?这是考验杭州气象预报服务整体实力的时刻。亚运气象台预报员提出的“错雨峰”开村,得到了亚运村运行指挥中心的认可,最终按照气象部门的建议执行。
未来,这种定制式气象服务将越来越普及,如何做好更充足准备?浙江气象部门将以此次亚运会为契机,深度谋划推进后亚运会时代成果的应用,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持续放大亚运会效应,发挥亚运会科技成果的作用,加快建设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