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从博鳌亚洲论坛看应对气候变化“锦囊”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3-28 21:1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黄钰

气候变化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从《巴黎协定》到《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再到去年的“阿联酋共识”,国际社会持续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博鳌时间”,这一挑战又有哪些新形势、哪些新思路?在3月27日举行的“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从合作、技术、资金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从博鳌亚洲论坛看应对气候变化“锦囊”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分论坛。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

“哪个国家都不应该犹豫了,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呼吁。与会嘉宾首先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达成共识。

“时间已经很紧迫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委员、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主席马蔚华表示,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秘书长哈维尔·卡斯特拉诺认为,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会带来极端贫困,触发城乡差异和国与国之间的差异,而遭受重创的恰恰是低收入国家。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近十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热浪、洪水、干旱、野火和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痛苦和混乱,使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并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刘振民表示,实现全球碳中和,不仅是政府、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个人的义务。“我们要把全社会每个公民都调动起来,每个公民都要接受节约资源的意识和低碳的生活轨迹,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

“‘双碳’是一场科技变革”

国际社会应如何加快行动,以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全球温控目标?

在刘振民看来,除全民参与外,还应从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增加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保留下的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继续保护好生态环境三方面发力。

“清洁能源的发展是根本方向。”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应对气候变化,要牢抓能源转型。他表示,在这方面,中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3年底数据,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装机达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亚洲方面,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4 年度报告》显示,从中长期看,各国出于应对气候变化、防治环境污染等承诺将逐步放缓或限制煤电增长。未来油电将逐步退出电力领域,被气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

“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我们的技术还差一步。”刘振民认为,“比如氢能技术。很多国家都搞氢能,氢能技术是不成熟的,成本还很高,安全性问题还没有解决,也许还有新技术需要开发”。

“‘双碳’是一场科技变革。”马蔚华表示,在企业层面利用新技术减碳可以降低成本,“这样看来,充分利用技术,特别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可以达到绿色发展、绿色信贷的一致性”。

“最大的挑战是资金缺口太大”

“现在最大的挑战是资金缺口太大。”马蔚华表示,主要原因是驱动力不强,金融机构或者企业没有气候投融资的强大推动力,“现在债务性的工具比较多,但缺少统一的标准,缺少强制性的具体推动,缺少披露的公正评价,内生动力不足”。

“我想重点讲小企业,减碳目标实现,必须解决它们的内生动力问题。”马蔚华建议,可以将企业融资成本与碳排放情况挂钩,银行根据碳排放提供相应的贷款利率,“这需要授权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输入一个碳排放模型,很快给出碳排放的综合评定”。

Fortescue Metals首席执行官狄诺认为,要把成本、资本和行动结合起来,“现在没有全球统一标准,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标准,比如碳定价、碳税等等”。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也表示,保证资金有所回报,需要在全球统一标准上有个碳定价。

在刘振民看来,下一步要考虑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融资,更要重视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融资。他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要借助市场行为,但仅靠市场行为无法实现,“首先是各国的国际责任、国际义务,各国要履行自己的义务,指导企业和国民来实现这个任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应对气候危机:共同的责任、有区别的责任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博鳌3月30日电 (记者黄钰)“地缘政治是我们最不需要的藩篱,我们应该抛开分歧,实现共同愿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跨越
2024-03-30 10:44:00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四大板块议题解析
将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肩负促进和平与繁荣的责任。当
2024-03-25 22:02: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3月的海南潮平海阔,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如期而至。海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前景。下面跟随总台记者何岩柯,一起去对话两位博鳌亚洲论坛的“老朋友”。相会博鳌海
2024-03-29 23:33:00
“为推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注入动能”(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强  薇图为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本报记者 李安琪摄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
2025-03-26 05:36:00
...记者 张博岚《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31日 第 03 版)“博鳌亚洲论坛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企业能够在这里发现商机、达成合作。”澳大利亚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执行董事
2024-03-31 05:41:00
博鳌经济“新”观察 | 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发展的“引领者”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气候变化”等依然是受到热议的关键词。多个分论坛聚焦“加速迈向零碳电力”“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2024-03-28 17:15:00
(聚焦博鳌)探访“近零碳”博鳌: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 题:探访“近零碳”博鳌: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作者 张月和屋顶铺满光伏板、路上都是新能源汽车、海边码头装上了花朵风机、会场和酒
2024-03-26 12:41:00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拟于今年3月底举办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1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召开2023年新闻发布会,论坛秘书长李保东介绍了论坛今年年会情况以及其他重要活动安排。人民网海口1月11日电 (蒋成柳)1月11
2023-01-11 12:33:00
挑战与机遇并存 多方聚焦“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博鳌3月30日电 (记者黄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十年有余,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当前,在绿色投融资方面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各类金融
2024-03-30 16:38: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
长图丨田间的对话
编辑:陈梦伊
2025-09-29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