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的“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中,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喜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是本届专利奖中,贵州省唯一获奖的专利。
而在获得这一大奖之前,该专利还作为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唯一代表项目取得了“首届长江经济带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百强项目”的好成绩。
晖阳(贵州)新能源项目荣获第九届“创客中国”贵州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三等奖。(图/受访者提供)
这个专利有何“厉害”之处?
带着疑问,记者在晖阳(贵州)新能源找到了答案。
“这个专利最核心的,是解决了本领域存在的功率性能和首次效率不能兼顾的关键性、共性技术难题。”据晖阳(贵州)新能源项目申报负责人韦入榆介绍,“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晖阳(贵州)新能源董事长胡海平联合院士、国内顶尖团队、公司研发团队共同完成的,是晖阳专利池中关键的母专利。其通过提高材料界面的稳定性,降低表面副反应对锂的消耗,建立了一种科学的构效关系,能让材料的倍率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对首次效率达到了兼顾。
当前,在电池制造成本中,负极材料约占5%到5%,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而在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开发,主流仍然是以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为主。
晖阳(贵州)新能源实验室内,实验员正在对样品做形貌分析
晖阳(贵州)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胡文良表示,虽然新型负极材料,如钛酸锂、硬碳、硅基负极等也在快速增长,但钛酸锂和硬碳负极比容量低,硅碳负极面临膨胀大,循环寿命短的问题,无法满足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快充电池的需求。
于是,晖阳(贵州)新能源投入到了提升石墨材料的能量密度及其快充性能的研究中。
“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现有的石墨材料掺杂包覆大多为无定形碳及其氮、硼及其导电剂、氧化物及其固体电解质等电子或离子导电性高的材料,虽有利于提升石墨包覆材料的离子传输速率和导电性,提高石墨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但其存在首次效率偏低,功率性能改善不明显等缺陷。”胡文良说,通过对钛酸锂前驱体二氧化钛的氮、氟掺杂,改善其阻抗及降低其缺陷,再采用两次包覆含氮、氟原子得到多孔钛酸锂,并包覆在内核表面的方法,提升了石墨复合材料的首次效率及其功率性能,这也是即将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壁垒。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利获日本授权
历经多年的反复实验与论证,2022年4月,晖阳(贵州)新能源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不到4个月,即获授权。
此外,为进一步获得国际认证,拓展国际市场,晖阳(贵州)新能源还为该专利技术申请了同族专利,包括日本专利、韩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目前,日本专利已在2023年12月获授权,韩国、美国专利也已经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迅速抢占市场!”据胡文良介绍,该专利目前已经进行成果转化,应用于4个系列专利产品,且该系列专利产品凭借稳定的产品性能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多家客户的一致好评。
晖阳(贵州)新能源车间内,工人正在打包成品材料
据统计,2022年销售系列专利产品以来,晖阳(贵州)新能源已获得销售额超6亿元。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及特种碳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技术企业,晖阳(贵州)新能源自2021年落户黔西南州以来,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
目前,晖阳(贵州)新能源已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晖阳研究院,引进专业研发技术人员超70人,累计申请知识产权100件,并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绿色工厂、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鲍贝贝
编辑 陈露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