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30 09:58:00 来源:36氪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不被看见的二本生

毕业两个月以来,00后女孩小玲觉得自己倒霉透了。

先是被有转正机会的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以“减少人力成本”为由裁掉,丢了实习工作。此时已经五月,校招早已结束,招聘软件里只剩下那些月薪不到五千、单休的工作。

没办法,急需工作的她只得将就了一份在深圳某酒店里的新媒体运营工作——说是运营,去了以后才知道,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会被要求穿上5厘米的高跟鞋,在酒宴上充当端盘子的服务员。

这和她一年前的规划差太多了,她本来计划进互联网大厂工作。

为了这个目标,她在大三的时就开始准备,还特地北漂实习了三个月。她在山东一所二本学校读书,专业是数字媒体技术,“因为是二本院校,想着学历不行就尽量去实习”,当然,她也如愿进入了传说中的互联网大厂,有了两段实习经验,把“涨粉2W+”这样的运营成果写在简历上。

但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小玲的简历没有明显优势。秋招、春招时她尝试了几乎所有有名头的大厂,“初筛都没有过”。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大海在某互联网企业有4年工作经验,负责校招的他告诉「后浪研究所」一个残酷真相,非名校的同学,会在简历初筛阶段就被机器淘汰,“(校招)有一个原则,叫选优中之优的人。按照公司的标准,把对应的标签抓取出来。”而这个标签,瞄准的往往是211、985高校的学生。

但不止是互联网行业,学历鄙视链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被裁后,小玲重新找工作,她找人帮忙润色简历,不再局限于互联网大厂了,把能投的公司都投了遍,但即便是她揣着北漂的经验,在人才遍地的深圳,也难以得到回复。

最后,她不得不把自己的月薪要求从7000调整到5000,不再考虑公司的名气和品牌,才勉强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包吃住,酒店新媒体运营的工作。

但小玲的遭遇已经算好了。40多个同班同学,30来个都考研去了,但上岸的只有个位数。找工作的10来个也不顺心,她是有工作的少数派,到现在,同学们一大半没有着落,待业在家。

在学历贬值、就业压力陡增的情况下,庞大的二本生群体,要面对更为严峻的现实。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而千万量级的人群中,名校毕业的学生只是少数,每个省录取率不同,但可以大概估算,高考一本录取人数在总人数的15%左右。

也就是说,超过80%的毕业生,都是二本和专科的同学,他们才是就业市场上沉默的大多数。

事实上,虽然大众总是关注#海归硕士应聘公寓管理员#、#博士入职街道办#这样的新闻,但真正能代表普通人的,还是处在夹缝中的二本学生们——在“最难毕业季”里,被“难倒”的大多数人。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普通二本院校求职毕业生获得 offer 的比例,低于双一流、普通一本和专科的比例,这个数字是46.1%。

不会做题的人?

二本,在多数人的价值观里,代表着平庸,不上不下的分数通常与“不努力”、“不聪明”的偏见联系在一起。

但看起来客观的分数,有时隐藏了一些并未被大众了解的不平等真相。

老白今年30岁,在杭州漂了六七年,现在在一家金融公司做运营经理。谈起十年前的高考,一些细节仍历历在目。他是复读生,第一年考了529,离二本线差5分,第二年他考了543,离一本线差4分。

老白家在安徽农村,父母务农。从小成绩还不错的他,高中考入了县城最好的中学,文科最好的班。他很清楚的记得,2011年,复读后的高考,他的总排名是年级11。

是的,这所县里最好的高中,1000来个文科生里,能考上本科的也不过四五十人,能考上重点本科的,寥寥无几。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老白说,他的高中老师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中职生,学校能给予的各方面资源都很差,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想要取得好成绩,都需要有一些信念感。

他从小告诉自己,“要好好念书,长大以后才能出人头地。”考个好大学一直是他的执念,当然,读了两年高三后,他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被江西一所二本学校录取。

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里这样描述二本学生的概貌:“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和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

这不是老白一个人的画像,在那些经济文化匮乏的地区,这是一群少年的困境,没有背景,没有眼界,没有资源。在高考这件事上,如若没有天赋异禀,只能接受最平庸的结果。

高考的地域性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屡次被调侃为高考“地狱难度”的河南省,一本率仅为11.18%。

同样使用全国乙卷考试,2023年河南省的一本线录取分数线是文史类547分,理工类514分,而陕西省则是文史类489分,理工类443分。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全国乙卷的文史类考生,高考分数500分,在陕西可以上一本线,但在河南,只能读一个二本学校。

在调侃二本学生“不会做题”的时候,不妨看看他们身处的局促、相对闭塞的生存空间。

对于已经失了先机的二本学生而言,“填报志愿”无疑是一件决定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的大事,但对于分数弱势、信息闭塞的学生们来说,这一步也常常充满意外和陷阱。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高考结束后,老白是自己填报的志愿。他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因为“一听就很高大上”。高中时,老白喜欢看财经频道的节目,听到节目主持人介绍大咖时都会带上管理学的背景,对这门学科也产生了兴趣。就这样,没有经过任何人指点,仅凭借着电视节目好感,他给自己选好了未来的路。

但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他就受到了冲击。“老师说,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选工商管理。他说这门专业太虚了。”

湖北女孩米粒也有相似的经历,她在县城最好的高中念书,但也读得稀里糊涂,“想要考哪个学校,其以后要学哪一个专业,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是一无所知的。”

米粒在2018年参加高考,班上同学上一本的不到10个,剩下的全去了二本学校。

选专业时,她花了大力气。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一心建议她“选师范”,她有自己的想法,研究了半天,在各个贴吧问自己的位次能填什么专业,最后囫囵写了一些学校和专业。回忆起当年的志愿,米粒觉得很可笑,数学很差的她甚至选择了审计、会计等专业,“我都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这样选。”

最终,米粒被自己第四志愿,湖北省内的一所二本学校录取,调剂到了广播电视专业。妈妈知道了录取结果后,对她的前途表示担忧,“一听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专业。”

冲击与自救

直到进入了大学以后,和身边人的差异拉大,他们逐渐感受到了同辈压力。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作为人生的分野,二本究竟意味着什么。

广东女孩莎莎是以超过一本线的分数被省内一所二本学校录取的,在她看来,与其去省外学校读双非一本,不如留在广东念一个好的二本。但在都是重本学校的同学圈里,她却不敢直接公开自己的学校。

莎莎就读于一所财经类的学校,和高中同学的学校一对比,她看到了巨大的教育资源差距。她拿师资举例,她念的是商科,但她的老师们缺乏真正的商业实践,仅仅只是从课本出发,“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多是那种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或者是没有离开过中国的。”莎莎吐槽,连上课的课件,用的都是零几年的“包浆”版本。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莎莎羡慕广州的其他几所知名学校,“很多老师都有留学过的,还有企业过来免费宣讲,学校也有小商会,所以他们的资源会比较丰富。”

她提起一件尴尬的小事,大一时她参加了广东省内一个面向大学生的创业组织,这个组织通过做创业项目的盈利来做公益。但当她跟老师提起这事后,对方却问她,“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怎么不知道啊?”

莎莎决定自救。大二开始,她就开始特地积累实习经验,几年下来,她做过商务、销售、媒介pr、电商运营、直播、社群运营,整个大学生涯,莎莎成了班级里存在感最弱的人,但她活跃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组织里,不断扩充自己的人脉,从公司高管到投资人,都在她的好友列表。

这条“野路子”走对了,通过实习的积累,她拿到了某著名会计事务所的实习offer,几个月后如愿转正。

莎莎代表着一批更“早熟”的二本学生,她们在四年大学里保持着一种提升自己的激情,在刺痛中前进。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当然,更多数人后知后觉,直到找工作的那一刻,才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

老白考上了江西的二本学校之后,过上了最普遍的那种大学生活,上课、睡觉、吃饭,偶尔逃课,参加几次学校的活动。等到时钟指向毕业时刻,他还活在象牙塔里,“我就是好高骛远,觉得肯定能找到一个至少月薪要八九千,非常体面的一个工作。”

但校招真正开始,他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来招聘的企业层次一般,甚至招聘的岗位都是销售、店员之类的,薪资普遍在3000元左右。

他和同学转向隔壁那所更出名的学校,果然,来这里招聘的都是一些国企、央企和快消企业。他信心满满地在宣讲会上向一个银行投递了简历,却遭遇了婉拒。

他注意到面试官对排在他前面的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复,“下午2点来面试”,但轮到他的时候,面试官只问了一句,“你是XX学校的?”,给了他一个安慰的笑容,“那就先这样吧”,把简历递还给了他。

老白说,这次宣讲会对他冲击很大,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信心去参加校招了。

当然,此后的求职也并不顺利。投了七八十份简历,有面试机会的只有几次。勉强进入杭州一家教育培训类公司,却发现自己被骗了,有销售要求,还要员工办信用卡垫钱,不到十天他就离开了。

当时他被要求马上搬离员工宿舍,没办法只得赶紧在杭州继续寻找工作。老白清楚地记得,2015年的夏天,从那家教育培训公司离职后的第一个面试在一个工厂,对方需要一个整理文档和做宣传的文员,一个月2600,没有五险一金。

对方听说他是本科生以后说,“你这个学历还挺高的。”

当然,老白放弃了这份工作。之后,他在招聘网站上搜到了一家做O2O的互联网公司,招商家运营,工资五千左右,直觉告诉他,“干这个是有前途的”。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此时正在互联网行业爆发期,杭州涌现了一大批O2O创业公司,平时爱看新闻的老白也发现了其中的机会。他不再寻找哪些管理、行政类的工作而是瞄准互联网公司的工作。

但对于老白这样的普通二本学生来说,选择有限,初入职场时难以进入名声响亮的正规企业。

毕业三年里,老白换了6家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没有健全的制度和福利待遇,上班单休,管理混乱。离开的原因,要么是被裁员,要么是加班到身体崩溃实在干不下去。

毕业第四年,虽然在职场频繁受挫,但对风向的敏锐嗅觉还是帮助他跳槽到了一家正规的央企。老白把一切归功于自己对于浪潮的把握,即使加班再辛苦,他也会保持浏览财经新闻、商业报道的习惯,虽然不能直接地帮助他在数字、运营上取得成绩,却也提升了他的眼界。

再后来,2021年,他又跳槽到了一家金融公司,到现在,他已经年入50万的职场精英,身边的同事无一例外都是毕业985名校的高材生,“我起点比他们差很多,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可以跟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了,至少说明我也不差。”

作为二本学生的逆袭样本,老白在2020年开始做起“普本学生自救”的社群,在这里他为包括二本在内的,教育背景并不优秀的学生们提供简历修改、咨询服务和内推资源。3年以来,他建立起70多个应届生求职社群,帮助过2万多人找工作。

他看到了这群学生共同的困境,有信息差、缺乏前瞻性,许多人连秋招、春招都不知道,在大学期间也只是玩了四年,没有亮眼的实习经验和项目经历。

他所做的,就是在找工作的阶段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为这些学生们打开视野。

上岸

除了在职场发力以外,越来越多的二本学生还会选择一条“主流路线”——考研或者考公。

一篇研究二本学生的论文《“开窍”与“自救”:基于网络民族志的“二本学子”学历突围历程研究》提到,“通过考取精英高校的研究生,实现学历层次和学校层级的双重提升,成为‘二本学子’摆脱学历‘原罪’的首要途径。”

米粒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考研的。本科期间,她参与了校科研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省级专业比赛,也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奖状叠了一大堆。

简历优秀的她并不打算直接工作,她在大三时做出了考研的决定,“提升自己的学历,给自己增加找工作的资本。”

为了上岸,米粒经过了仔细地考量。择校的时候,她选择了有更多辅导机构、能找到现成资料一所211学校;选专业也选择了更保险、难度适中的本专业,新闻传播学。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我在考研的过程中,总有一种感觉,我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米粒很清楚,从一个二本学生成为211大学里的研究生,意味着她的人生会迈向新的台阶。

米粒的班里48个同学,30个都考研,绝大多数二本学生都把考研当成命运逆转的关键节点。

毕竟,考研是一场绝对公平的考试,没有地理差异,也不看学历出身。

同样的,还有考公考编。

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简历筛选,极少像校招招聘单位那样有一条明显的学历鄙视链。在岗位要求中,要求本科,没有985、211之分。这也给了许多二本学生同等的上岸机会。

00后阿喵是山东人,她在本地一所二本大学读财政学专业。阿喵在大三时就提前考虑了未来的职业规划,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即便是考了研究生,未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她参加了国考和省考。

阿喵不是盲目的,选岗时她因为“太卷”特意避开了山东,选择了江苏地区的单位。为了提高上岸几率,她还选择了限应届生、通过四六级、有专业要求的岗位,几个岗位的录取比例都在30:1左右。

沉默的二本学生,在「最难」毕业季

图源视觉中国

备考是艰苦的,从3月份到10月,整整7个月的时间,阿喵从七八点学到晚上十一点多。今年7月,名单公示,一切终于尘埃落定,阿喵即将成为江苏某市区直属单位的公务员。上岸以后,阿喵长舒一口气,还好自己坚持了考公——当初因为她成绩优秀,老师们都劝她考个研究生。

而她考研的舍友都在后悔,没考上浪费了一年时间不说,好像考上了也不能缓解就业问题——她们对改变自己的学历并无执念,只想要一份得体稳定的工作。

而这,也许是更多数人的观点:只要能上岸,什么二本重本学历都不重要。二本学历的烙印,只会在离开校园象牙塔的那一刻短暂地产生刺痛,而在漫长的人生中,足够的阅历和成熟能够抹平曾经的自卑和尴尬。

毕竟文凭只是成长的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去年,莎莎考上了湖北省一所211学校研究生,不过她的想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文凭不值钱了”。

今年,她的好朋友,211本科毕业的学生考回了家乡做公务员。和她一起上岸的,还有在二本学校念书的同班同学。

“班上的第一名和班上倒数后三名,他们俩考进了同一个地方做同事。”米粒说,这件事情让她意识到,“分数只是向上走的一条路,并不能用来衡量所有人的生活。”

但二本生要上岸,也不一定只是编制体制内的岸,而应该是认真生活的岸。

在米粒看来,按学历来看,所谓大专、二本、双非或者双一流的人生,起点各有差异,但也有各自不同的幸福和困惑。

即便成为了211大学的研究生,米粒的焦虑却没有停止。第一个学期,她始终摆脱不掉自己的自卑感,“垫底进来的,比不过其他优秀的同学”,又因为导师布置的任务无法完成而承受巨大压力,她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当下的事情。

不过,她还是有自己排解压力的办法,她把一句格言写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默念、理解和重复——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封面图源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邱瑜敏、薇薇子,36氪经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0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4家一级分行招新,一本大学生却不买账:你看招聘要求,与我无关
如今大学生们想要获得一个进入体制内的机会非常宝贵,因此泛体制内的工作都很盛行。像是银行医疗系统或者是教师编都可以叫做泛体制内。最近有一家银行开始招新了,这家银行就是招行。我们都知
2024-09-25 19:28:00
学历也要“查三代”?超六成受访者呼吁破除求职第一学历限制
...第一学历”评价标准。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在校大学生占33.9%,职场人士占63.0%,其他为3.1%。“第一学历”来自“双一流”高校的占25
2023-11-21 11:56:00
广州学生中考659分报读广州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杭州女生高考602分报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学霸放弃名校“带编入学”警察学院,985高校毕业生转行做厨师......连日来,传
2024-07-31 21:27:00
...研究生2001人,硕士研究生13385人,本科生33415人,学历留学生588人,预科生200人(录取人数);非全日制学生25039人
2023-01-30 09:06:00
高考生看过来!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发布国际本科招生简章
...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培养,完成学历提升的优质项目。学生在国内修读语言课程和本科预备课程后,定向升读到国外高校完成相关阶段课程,并获得国外高校颁发,由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认证的本
2024-07-18 12:18:00
本文转自:驻马店日报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访驻马店育英中学党支部书记卓黎明 本报记者 王 伟 黄育南“驻马店育英中学是2020年5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非营利
2024-06-03 00:33:00
老总父亲送女儿上双非,被嘲“毕业没工作”,几条回复让人破防
...有人去的是985和211,有人去的只是双非一本,毕竟一本的学生考公务员、考编制什么的也都很受欢迎。最近就有一位父亲送女儿去一所双非上大学,这位父亲非常感慨。送女儿来到这所学校
2024-09-19 10:25:00
秦皇岛现代经济中专学校学习贯彻全国精神,邀请专家共探职业教育新篇章
...师对人才培养工程的就业资源予以高度认可。他讲述了与学生同龄时代的几位模范以及普通人的真实故事,并分享了五个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其一,只要学生有就业意愿且端正就业态度,就能够实现
2025-03-17 15:12:00
...同这份职业吗?我愿意为了三尺讲台有所舍弃吗?我能为学生、学校以及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做些什么、留下什么?”现场,高宁向新教师抛出“教育三问”,这也是他30多年教育生涯中不断求
2023-08-30 06:5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发展速度较快,产品的种类也日渐丰富,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车损险、医疗险、航空险等,依托宠物经济应运而生的宠物保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5-11-14 12:19:00
携程商旅设立千万级保障金,推动行业迈向\
11月9日,2025年携程集团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商旅分论坛暨携程商旅伙伴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会上,携程商旅顺应行业"高品质服务"及"全球化发展"两大趋势
2025-11-14 12:59:00
大华股份亮相全球智慧城市大会
近日,2025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大华股份携全栈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围绕城市安全
2025-11-14 12:59:00
虹软科技AI视觉赋能BOLON AI Glasses重磅发布,与Rokid乐奇深度合作打造创新体验
BOLON AI Glasses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领先的 AR 眼镜制造商 Rokid 乐奇与 BOLON 眼镜联合打造的全新一代 AI 眼镜
2025-11-14 12:5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启,星鲨研究院探索“具身智能”前沿
鲁网11月14日讯“在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对于“绿洲”的这一描述,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虚拟现实产业的无限可能
2025-11-14 10:18: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网信部门从严整治利用AI仿冒公众人物开展直播营销问题乱象。近期
2025-11-14 10:30:00
大麦娱乐推出全新品牌“大麦国际” 提供全球演出购票、观演服务
购买海外演出门票,现在有了新选择。11月14日,大麦娱乐宣布推出旗下全新业务品牌、全球演出服务平台“大麦国际(MAISEAT)”
2025-11-14 10:45:00
大河网讯 11月11日,全省数字影像检查“云胶片”联盟采购工作顺利开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拟中选
2025-11-14 10:53:00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3日,山东瑞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宁学院联合攻关的“多模态肉品AI快检系统”核心技术,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斩获优秀奖
2025-11-14 10:54:00
记者走基层|“黑科技”上线,让温暖精准入户
11月12日,河北邢襄热力集团邢台供热分公司二工区三班班长丁帅,在三义庙换热站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 宋 平摄随着11月15日临近
2025-11-14 08:02:00
11月13日,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公交”)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举行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5-11-14 07:50:00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