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全球30所高校的300余名选手将逐浪外秦淮河
一桨划破千年水 水上运动看南京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
当晨光穿透外秦淮河的薄雾,几艘赛艇齐头并进划破水面,船头的浪花与岸边石头城交相辉映——类似兼具力量与古韵的画面,即将在9月13日至14日举行的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上出现。来自全球30所著名高校的300余名选手将齐聚外秦淮河,用船桨书写青春与速度的篇章。
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水上对话,连接着南京的水运历史、民俗传统与现代体育精神。
桨动千年,南京水上运动古韵新潮交织
赛艇运动的魅力,可回溯至其从民间竞技到国际赛事的发展轨迹。
这项运动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泰晤士河,当时,河上的摆渡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829年,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之间的首次赛艇对抗赛,标志着现代赛艇运动的诞生——这场延续至今的对决,不仅确立了2000米静水竞速的核心规则,更让赛艇成为团队精神的象征。1900年第二届巴黎奥运会上,赛艇正式成为奥运项目,以“精准协同、极致耐力”为特质,随后迅速风靡全球。
在世界水上运动谱系中,与赛艇“气质”相近的项目不在少数。皮划艇与赛艇常被混淆,实则差异显著:赛艇划手背对前进方向,桨叶通过固定桨架发力;皮划艇划手面朝前方,单桨(静水项目)或双桨(激流项目)直接握持,更侧重上肢灵活性。
2014年,南京青奥会将赛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南京赛艇运动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其实,水上运动早已融入这座城市“襟江带湖”的城市血脉,可追溯至千年之前。据记载,古代南京的水上活动,最初服务于漕运与军事。三国时期,东吴在秦淮河畔设立“水师营”,士兵通过划桨训练提升战船操控能力,这可被视为南京最早的集体水上训练。时间来到现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玄武湖承担了赛艇、皮划艇静水项目赛事,以其2000米长的“亚洲最美赛艇航道”,活跃于水上运动爱好者的视线中。
本届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的比赛场地——外秦淮河,已成功举办过南京市运动会青少年部赛艇比赛、全国名校水上马拉松精英赛、2023年第三届南京赛艇马拉松公开赛和2023、2024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以及秦淮河赛艇马拉松精英赛、城市赛艇冲刺赛、“南艇”对抗赛等300余场水上赛事,年均参与人数突破万人,被誉为中国最具历史底蕴和国际感的“黄金赛道”,成为串联起南京山水城林古都魅力和赛艇运动活力形象,品读城市的新方式、新玩法。
东西对话,赛艇与龙舟有何不同?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许多人好奇:这项源自西方的运动与我们熟悉的龙舟究竟有何不同?
据了解,“八人单桨赛艇”被称为赛艇运动王冠上的明珠,是赛艇中最值得关注的项目,也是观赏性最强的项目。名称是“八人”,而在这个项目中,上场运动员是9个,多出来的是舵手,负责掌握方向、把控节奏、判断形势等。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龙舟项目类似,不过龙舟赛参与人数更多。标准比赛中,龙舟每队由1名鼓手、1名舵手、20名划手组成(小龙舟为10名划手),允许有2名替补。此外,赛艇的划桨支点位于艇身两侧的桨架上,划手背对前进方向,通过腿部蹬伸和躯干转动产生动力;龙舟划手则面朝前方,主要依靠上肢力量划动固定在船舷的桨叶。
在比赛规则上,本届公开赛首日将采取“1000米A轮竞速赛+1000米B轮竞速赛+3000米追逐赛”赛制,次日采取“陆地划船机4×500米接力赛+1000米A轮竞速赛+1000米B轮竞速赛”赛制,依据3轮比赛综合成绩排名,让比赛更具有层次感和观赏性。
赛艇的“超船赛”模式与龙舟的直道竞速也形成了有趣对比。今年的大学生赛艇公开赛保留了去年引进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传统特色比赛——超船赛,作为表演赛。不同于传统竞速赛,超船赛中所有参赛赛艇排成一列纵队,同时启航,追逐前序船只,被追上的赛队立刻淘汰。而中国传统的龙舟赛则严格分道进行,以到达终点的先后定胜负,更强调绝对速度。
去年,英国牛津大学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专业的BotosCsabi在赛后表示:“龙舟与赛艇有相似之处,如果有机会,我很想体验这项中国传统运动。”
赛艇赛中,最具观赏性的莫过于战术博弈。在多人项目中,领桨手需根据风速、水流实时调整划频,舵手则要在保持直线航行的同时敏锐观察对手动态。从提高划频到反超夺冠,团队的默契协作将一次次在本届赛事的角逐中上演。
山水城林,全民共享水上活力
今年,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即将在南京迈入第三个年头。连续成为这项国际赛艇赛事的东道主,南京山水城林的独特格局,奠定了其适合开展水上运动的基础。
作为南京的“城市明珠”,玄武湖的开阔水面与紫金山、明城墙构成景观纵深,既可满足竞技需求,又为观众提供了绝佳视角。而本次赛事所在地外秦淮河,穿越南京3个主城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串联起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中华门城堡、石头城、水木秦淮艺术街区(南艺后街)、渡江胜利纪念馆、双孔护镜闸等46处景点,为选手们提供“移步换景”的赛事体验。
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相关负责人介绍,外秦淮河水流平稳,自综合环境整治和清淤工程后,水质更加清澈,两岸绿化效果较好。河道宽且直,平均宽度80米,最大直线赛段2.3公里,河道流速稳定在0.8—1.2米/秒,全年270天以上达Ⅲ类水质标准,两岸三级观赛平台累计长度超15公里,可容纳2万至3万名观众同时观赛。
如今,南京的水上运动逐渐呈现“普及化”趋势,拥有8家水上运动俱乐部,常年参与赛艇、皮划艇训练的爱好者超2000人,形成了从青少年培训到国际赛事的完整生态链。以江苏艇进国际赛艇俱乐部为例,俱乐部目前拥有150多名学员。
数据显示,2024年,玄武湖接待龙舟训练3万多人次、皮划艇训练3万人次,赛艇训练1.5万人次。南京这些免费水域,正因为体育运动的加入,在增强市民体质的同时,也激发体育消费的蓬勃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