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25 15:57:00 来源:新周刊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最近流行的“白人饭”想必你已经体验过了——芝士包胡萝卜、原只青瓜、水洗蔬菜,顶多再加几片面包,不用锅、不开火、不用盘,连调料都省了。没体验过的也不必体验了,除了味道不好,钱包、健康,方方面面都很好。

它几乎就是“做饭糊弄学”的终极形态。自从有了“糊弄学”这个自洽的避风港,年轻人在做饭这件事上彻底放松了,主打一个怎么简便怎么来,能吃就行,成功治愈了年轻人的厨房恐惧症。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胡萝卜+青菜的“白人饭”,真的能吃饱吗?(图/@埃丽斯啦啦啦)

做饭,可以有多糊弄?

创建于2020年的豆瓣“糊弄学”小组,如今已经吸纳了近35w成员。

秉持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糊弄”的原则,“糊弄学”已经从一门“语言艺术”,进化成适用于任何领域的“行为艺术”。

那么,谁是全网第一个糊弄做饭的人?在一切有迹可循的互联网,“罪魁祸首”并不难找。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糊弄学”万能句式。(图/图源网络)

2022年10月,第一则糊弄做饭的视频出现在小红书上。

远赴德国留学的@一只懒侠,因为不会做饭,去餐厅、点外卖又囊中羞涩,只好在家有啥吃啥,随便糊弄。

在锅的左半边煎鸡蛋,右半边放入蘑菇、冻虾,接着用微波炉热个面条、冷冻菠菜,再与锅中的菜会合,放入差点忘记放的香肠,加点过期的酱,搅拌均匀,边煮边吃。

在国外,外卖不仅价格昂贵,还得等很长的时间,便宜好保存的冷冻蔬菜和成品肉才是冰箱常备。留学生想要填饱自己的“中国胃”,很多时候还是得靠“做饭糊弄学”,才能度过在异国他乡“不知道吃什么”的煎熬时刻。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做饭糊弄学”,是不少留学生的救赎。(图/@黄鸭嘎嘎嘎噢噢噢)

留学生不得已而为之的“做饭糊弄学”,没想到给国内独居青年打开了做饭的新思路。

原来做饭不必像老妈“做饭1小时,吃饭5分钟”那样大费周章,也不必紧跟食谱,精准到克,细致摆盘那么耗费心神。

Up主@一口香鸡腿在B站推出了《95后吃饭糊弄学》系列,其中的代表作“有手就会黄焖鸡”,开幕就给人暴击——第一步,先将吃剩的、已经冻成啫喱状的鸡汤倒入锅中加热。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不用怀疑,这一块真是“鸡汤”。(图/@一口香鸡腿)

待鸡汤沸腾后,依次加入鸡腿肉、蘑菇、手撕青椒,再加点盐调味,煮熟就可以出锅了。随后,博主还做了点主食,在锅中放入面条、年糕、米饭、一把杂粮、午餐肉、青菜、沙拉、剩菜,最后再打个鸡蛋。

当你皱着眉头想问“这玩意儿能吃吗”的时候,博主吃了一大口,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辣椒炒肉,精髓就是外卖吃剩的辣椒。(图/@一口香鸡腿)

早期的“做饭糊弄学”,遵循三大原则:非必要不切菜、非必要不装盘、非必要不刷锅。

主要还是在备菜阶段“偷懒”,能用手掰、用剪刀剪的绝不用菜刀,能直接用锅吃的绝不装盘,能用一个锅做的菜绝不洗第二个锅。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这样做饭,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

“做饭糊弄学”,其实和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高度契合——拒绝被定义。

虽然做什么菜都像“东北乱炖”,但至少能做到荤素搭配、均衡营养,专治挑食。

你可以说这是“偷懒”,但至少他们没有点外卖,而是自己亲自动手做饭了。

即便材料、做法都充满着敷衍的气息,也没有卖相可言,但最后的成品往往味道还不错。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展开想象的翅膀,啥都能往锅里放。

只是万万没想到,“做饭糊弄学”这股潮流逐渐向着离谱的方向去了。

吃剩的薯条、鸡块通通放到锅里炒,出锅前还不忘加点剩下的番茄酱。

做饭甚至不用锅、不开火,直接用自热火锅的加热包做饭。B站Up主@李梨的宿舍生存日记 用加热包做出了两菜一汤——鸽子汤、凉拌脱水蔬菜、冒菜、白米饭。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用加热包做的两菜一汤。(图/@李梨的宿舍生存日记)

最近流行的“白人饭”更是将“做饭糊弄学”发挥到了极致,已经不能算是在做饭了,而是在做“生命体征维持餐”。

不好好吃饭,是因为不想吗?

明明可以轻轻松松点外卖、出去吃,年轻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糊弄做饭呢?

无他,只因一顿饭的价格,逐渐水涨船高。就连曾经物美价廉的中式快餐也成了“快餐刺客”,让打工人高攀不起。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打工人“凑合”的一生。

据网易数读统计,在一线城市,老乡鸡、大米先生等五个中式快餐品牌一顿工作餐的平均价格是40元,新一线城市估算价格为35元。

以工作日每餐均价40元的价格计算,一线城市白领一天两顿工作餐,一个月按21.75个工作日的方式计算,他们一个月在吃饭这件事上就得花1740元。

按202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月收入计算,每月工作餐支出得占据月收入约三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初入职场的实习生、新晋打工人而言,每月拿着微薄薪水,一天两顿外卖就能把钱包掏空。

这还没算每月的房租水电,和朋友聚会等花销。囊中羞涩的年轻人,不得不“洗手作羹汤”,糊弄着学做饭了。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每月工作餐支出费用,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图/网易数读)

B站Up主@干饭王咔咔炫推出的《90后攒钱买房,下班后吃什么》视频系列,只用一个锅、一把剪刀、一双筷子就做了不少便宜好吃的“大菜”:11元的糖醋里脊、16元的麻婆豆腐、13元的杨梅鸡翅……

菜做好了,直接盛一勺饭进锅里,就是平底锅版盖浇饭。连评论都表示惊呆了:“最后只洗了一个锅、一把剪刀、一个勺子!”

稍微多做点菜,连明天的午饭都有着落了,真香。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平底锅的“实用面积”,原来这么大。(图/@干饭王咔咔炫)

DT财经发布的《2021青年厨神修行实录》数据显示,近80%的年轻人有烹饪的习惯。

其中,在一二线城市,每周都要做几次饭的年轻人,占比达到48.1%和55.8%。在四五线城市,这个数字分别为41.9%和39.6%。

对于独居青年而言,做饭始终是逃不掉的“必修课”。只是,一人份的饭,实在太难做了!

买菜恨不得论根买,买多了吃不完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发烂发臭;最孤独的时刻不是一个人吃饭,而是蒸米饭连电饭锅锅底都铺不满;做一次饭得吃三天剩菜的痛,让年轻人在做饭前不得不三思:吃得完吗?上班不累吗?躺平看剧不香吗?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有网友一次煮了一周的米饭。

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下厨报告》显示,近六成年轻人认为,收拾厨房是做饭中最让人烦心的事。

即便饭菜做得再好吃,一转头看到满桌的残羹冷炙、碗筷杯碟、凌乱的厨房,心情都能瞬间暴躁。

而“做饭糊弄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扭转了年轻人对于做饭的偏见——原来做饭也可以这么方便、快捷。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如果说随着年纪增长,爱上做饭是迟早的事情,那么讨厌洗碗,则是一辈子的事。(图/后浪研究所)

切菜不一定得用砧板、菜刀,还可以用一把万能剪刀;做饭也并不需要那么多碗碟,毕竟腌肉也可以直接用锅;想吃啥就放啥的一人食,也终于让年轻人体会到下厨房的快乐。

另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做饭糊弄学”,原来还有减肥的奇效。

告别了重油重盐的外卖,转投“做饭糊弄学”怀抱的年轻人,都在不知不觉间减重了——虽然不知道是吃瘦的,还是饿瘦的。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逐渐糊弄的带饭日记。(图/@大脑切片)

吃饭可以糊弄,生活不行

电影《饮食男女》中,大厨老朱每周日都会花整整一天的时间,做出一桌丰盛的菜肴,只为将一家人团聚到饭桌上。

从买菜到下锅,亲手做一桌丰盛的菜肴,这样的余裕,似乎只属于事业有成、有钱有闲的成功人士,而并不属于还在为生活奔忙的年轻人。

经历过生活暴击的年轻人都懂,无论从时间还是金钱上来说,做饭都是一件再奢侈不过的事儿。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做饭,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图/《饮食男女》)

没有时间好好给自己做顿饭的年轻人,难道就是没有生活的可怜人吗?

那可未必。

虽然只愿意花10分钟做快手糊弄饭,他们却愿意花3小时逐帧跟着视频教程开一个热带鱼缸;不惜花高价找黄牛买票,只为看偶像开的演唱会;他们甚至愿意用一个月的时间,给自己做一个手工钩织包包。

等他们兴致来了,他们也可以变成左手捧着一杯红酒,右手拿着锅铲做饭的“闲人”。

“做饭糊弄学”,给我吃吐了

在一众糊弄做饭的视频中,3小时开鱼缸显得格格不入。(图/B站截图)

“做饭糊弄学”,是年轻人最后的倔强。

或许对年轻人而言,“做饭”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不妥协,也是对生活实质内容最低程度的保留。

相较于在手机外卖软件上点一份套餐,下班后翻找冰箱、清洗蔬菜、做饭洗锅,这样一套流程走下来,对“自己还活着”这样的存在能更有实感,而不至于觉得自己是上班流水线、下班预制菜,成了社会工厂里的小螺丝钉一枚。

生活,就应该随性自在。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偶尔糊弄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

参考资料

【1】月薪2万,吃不起中式快餐丨网易数读

【2】最近爆火的网红“白人餐”,社畜吃两口就吐了丨Vista看天下

【3】年轻人做“猪食”,怎么就成了流量密码?丨DT财经

撰稿 贾 辉

编辑 西 西

校对 向 阳

排版 郭芷煊

特别贡献 顾朴(实习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轻食刮起极简风:30元江湖,“白人饭”搅局
...一颗生西兰花搭配彩椒的极简饮食方式,如今正成为众多年轻人午饭及晚餐的新选择。网友口中的“白人饭”,并非特定食物,而是一种轻食形态。其最早起源于欧美流行的工作餐,大多以蔬菜、水
2023-09-20 10:51:00
一荤一素只要10元!杭州的年轻人不点外卖,开始“混”老年食堂了
近年来年轻人们似乎悄悄达成了一个共识:钱这个东西不一定能赚到,但一定能省下来。相比于赚钱,省钱对年轻人似乎更是真正的刚需。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年轻人的“省钱经济学”铺天盖地,就单从
2023-07-15 14:48:00
最近爆火的网红“白人餐”,社畜吃两口就吐了
...分钟用保鲜膜包一包,都不用开火。@人生有尺 你说它是年轻人不顾死活的“妈见打”系列吧,它却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吃饭宇宙、疆域不断扩充。以北上广的外企打头,一波打工人发现它简便
2023-05-29 00:43:00
辛苦工作,为什么还吃不起工作餐?| 年轻人「吃饭」小调查
...坏”了。从成人小饭桌到剩菜盲盒,从预制菜到白人饭,年轻人的吃饭花样层出不穷……他们在吃饭和工作之间选择进化掉食欲,主打一个“饿不死”。 为什么我们那么努力工作,却还吃不起饭?
2023-08-01 15:47:00
从“白人饭”到“黄人饭”,年轻人逐渐回归适合自己的“饭圈”
...方法受到热捧,而“白人饭”因快捷、方便、简易,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有网友很形象地戏称:“给我一盒酱,我能啃完一片绿化带。”何为“白人饭”?它真的这么健康便利,可以瘦身吗?这还得
2024-08-23 15:33:00
烟火慰归人
...子和年轻同事斗嘴调侃,这一刻,他终于得以近距离旁观年轻人的生活。他们像小鸟一样,在两阵骤雨之间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他们卸去大厂员工的老成,显露某种少年气,他们大口吃肉,响亮地嘬
2024-06-04 05:03:00
9.9元的“穷鬼套餐”,正让年轻人疯狂
...了?隔壁的库迪才8.8,谁玩得起咱就跟谁玩!话说,这届年轻人对价格是相当敏感,哪里有便宜可捡,哪里就有他们扎堆觅食的身影。以至于“穷鬼套餐”成为了他们日常中频繁热议的话题。所
2024-03-08 11:26:00
戒糖、白人饭、防猝死套餐,谁是脆皮年轻人的养生神器? | 2023年轻人养生报告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身体垮了,要养回来,那也得一步一个脚印。 从4种典型人群的养生行为看来,「学院派养生人」似乎最符合传统
2023-12-08 16:37:00
居民的幸福“食”光
...,美美地吃碗面,舒坦。”陈先生说,他就在附近上班,工作餐基本都在这个食堂解决。宽敞明亮 整洁舒适外卖窗口冷柜里,有馒头、花卷、南瓜发糕、枣窝头……“这些主食都是食堂自制的,物
2023-02-03 06:3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转氨酶高”到底多危险?看懂2个关键数值就够了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转氨酶升高”,不少人瞬间慌了神:这是不是意味着肝脏出了大问题?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作为肝功能检查中的“信号灯”
2025-11-12 06:42:00
糖尿病药物全解析: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降糖药,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感到困惑
2025-11-12 06:42:00
分娩护理:守护母婴健康“最后一公里”
分娩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确保母亲和婴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分娩护理不仅包括对孕妇的支持与照顾
2025-11-12 06:42:00
白「耀」新学期:云南白药口腔健康破局年轻化美白新赛道
消费升级浪潮下,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进阶为结合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对“口腔美学”需求日益凸显
2025-11-11 15:48:00
极萌水光:动态静态纹双效改善,以实力助您抗衰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纹路问题一直是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还是嘴角的法令纹,这些纹路都让我们的肌肤看起来不再紧致光滑
2025-11-11 15:48: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胃肠疾病如此“偏爱”冬季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一直致力于胃肠肛肠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胃肠肛肠专科医院,汇聚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胃肠肛肠医生
2025-11-11 15:48:00
市场动态角度:破局欧美、深耕非洲,三诺生物携双品牌亮相进博加速全球化
11月5日,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SZ)携手旗下美国子公司Trividia Health Inc.及TRUE系列产品
2025-11-11 15:48:00
深圳牙科医院如何选择?可以了解这几家
目前中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3%。在深圳这座拥有3000余家口腔机构的现代化都市
2025-11-11 15:49:00
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答案藏在“控制”里
不少哮喘患者都会纠结:“症状一好就停药行不行?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哮喘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2025-11-11 15:49:00
实践智慧与学术前沿碰撞,AI赋能职场心理健康新生态——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分论坛精彩荟萃
2025年10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跨界共生 ·AI赋能——中国EAP产业生态共建”为主题
2025-11-11 15:50:00
治哮喘的药有哪些?精准应对呼吸“危机”!
清晨的公园里,一位散步者突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办公室中,一位白领因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咳嗽,面色涨红如紫茄;深夜的卧室
2025-11-11 15:53:00
肚子摸到“包”在跳?警惕腹主动脉瘤!贵州航天医院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助您化解血管“破裂”风险
多彩贵州网讯腹主动脉是人体输送血液的“主干道”,当这段血管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变得薄弱,就会像旧轮胎一样局部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
2025-11-11 16:47:00
专家提醒:科学应对 做好流感病毒、诺如病毒预防防治
鲁网11月11日讯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5年滨州市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全市传染病形势研判和防控情况
2025-11-11 17:06: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乳腺癌年轻化趋势引关注,如何守护乳腺健康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里,乳腺癌似乎总与中年或老年女性相关联。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悄然改变着这一认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正逐年提前
2025-11-11 17:08:00
告别自我诊断!专家详解ED科学评估三步走
在生活中,不少男性朋友一旦遇到“那方面”的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就医,而是上网搜索、自我诊断,甚至偷偷买药尝试……然而,网络上零散的信息
2025-11-11 1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