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守卫在祖国东极,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5 15:40:00 来源:央广网

守望,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李宪龙 谭涵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学峰

编者的话

初升的太阳照耀大地,北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营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祖国东极,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这样的光,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6时55分,上等兵孙野推开雷达方舱的大门,揉了揉酸痛的双眼,沐浴着第一缕阳光,脑海中浮现一句熟悉的歌词:“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迎接阳光,这是雷达兵最自豪的时刻。

这一刻,一级军士长王传星带着“徒弟”走进方舱值班。在这位技术骨干心中,雷达兵的眼睛,就是祖国的眼睛,使命重如泰山,须臾不可懈怠。雷达屏幕上,闪烁的光标汇在一起,那是他和战友们心头永远的璀璨。

这一刻,驾驶员刘磊再次出发踏上征程。一次次驾车行驶在熟悉的山路上,他陪伴着战友,也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守护着他们的坚强与坚韧,见证着他们的笑与泪,这位老兵决心成为战友身边和煦的光。

这一刻,年轻骨干李航宇和李玉溪全副武装来到了曙光初照的训练场,备战即将来临的上级比武。为了心中的目标,他们把班长当作标杆;为了成为像班长那样的“光”,他们一往无前,奋力冲锋。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太阳把光热洒给万里山河,我持枪向太阳致以军礼,请它也带上我的光、我的热……”

新年来临,在这个边防雷达站,许多官兵都在守望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为梦想而追光,他们有怎样的收获和成长,又有怎样的期待和展望?请看来自祖国东极某雷达站的报道。

下连之初,班长就曾对孙野说,雷达站驻地太阳升起的时间,比他的家乡福建早了一个多小时。作为东极雷达兵,每当阳光照耀大地,他们感受更多的是肩头的责任。

“阳光在哪里,坚守就在哪里。”在雷达站官兵心中,头上的阳光很暖,肩上的责任很重,脚下的路很长。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守卫在祖国东极,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东极,官兵们眺望阳光。

“心里有一道光,你去追,你也会成为那道光”

孙野一直觉得,阳光有一种魔力。

入伍前,还在上大学的孙野喜欢看日出。手机中,他收集了许多日出的景象。

那时他觉得,太阳让万物复苏,也给人希望和力量。每次等待日出时,他都享受这个过程:“阳光跃升天际,黑暗被光明驱散,万物被赋予了能量……”

考上大学后,孙野选择了报名参军。来到祖国东极成为雷达兵,他觉得,他和阳光有缘。下连不久,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他,提前到方舱跟班见学。第一次配合班长执行任务,他内心无比自豪。

清晨结束值班走出方舱,孙野都会面朝东方站一会儿。他喜欢被阳光照耀的感觉:“感受光的力量,让人有种追光的冲动。”一次演讲,孙野专门以《追光》为题,向战友分享了自己的这一体验,并与大家共勉。

一次值班,孙野与二级上士陈宝瑞一起执行任务。那天空情较为平稳,随着一阵倦意袭来,孙野走神了几秒钟。突然,在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边缘出现一个回波,陈宝瑞瞬间警觉起来,手指飞快在键盘上敲动,带着孙野反复判定轨迹,确信此为可疑目标,快速录取上报。

“扫描线就是使命线,上战位就是上战场。能否快速准确上报空情,不仅考验着雷达兵的基本功,更考验着军人的备战意识。”这次险情,让孙野重新思考使命责任的重量,也感受到了自身能力的欠缺,他暗下决心,要成为班长那样的操纵员。

此后每次值班,他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跟着班长学技术,他一边记录一边操作,渐渐地积累了满满一本的空情分析。雷达屏幕上的光标,渐渐走进他的心里,晚上就寝后也常“金光舞动入梦来”。

一次结束值班,孙野和陈宝瑞走在回营的路上,他问班长:怎样才能达到独立值班的标准?沉吟片刻,陈宝瑞给出了这样一句回答:“当你不再需要用独立值班证明自己的时候。”

如今,孙野历经磨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操纵员。作为同批第一个放单值班的雷达兵,他上报的空情无一错漏。去年底,雷达站站长安排孙野为新战友传授经验心得,他站在台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心里有一道光,你去追,你也会成为那道光。”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守卫在祖国东极,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新年第一天,祖国东极某雷达站宿舍,一名战士沐浴阳光,凝望远方。

“我们驻守祖国空防一线,是何等光荣”

一级军士长王传星是雷达站最老的兵。当年雷达站组建,听说要抽调人员到祖国东极,已有20多年兵龄的王传星第一个报了名。

“第一”是王传星至今引以为傲的“头衔”。雷达站成立之初,不仅要担负建设任务,还要进行改装训练,用他的话讲就是:“没点敢打头阵、敢抢第一的精神,是不行的。”

任务重,时间紧,战友们干得最苦最累时,王传星常为大家鼓劲:“雷达兵的职责就是守望天空,这种守望,体现在每次任务中。我们驻守祖国空防一线,是何等光荣!”

两个月时间,雷达站完成了装备调试换装训练,顺利担负战备任务。当时,王传星吃住在方舱,一边反复熟悉装备,一边苦练操作技能;厚厚的使用说明书,他几乎都背记下来……

王传星担负雷达站第一次战斗值班,录取了第一批空情,还带出了一批业务骨干。多少个节日,王传星在方舱值班,凝望着雷达屏幕上闪烁的光标,他和战友说:“越是节假日,我们的责任越重。此刻屏幕上的光点,又何尝不是璀璨的烟花呢?”

军人有思念,也会想家。一年除夕,王传星在方舱值班。新年的钟声敲响,他结束值班回到宿舍,看到手机中父母和妻儿一起包饺子的照片,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去年除夕,王传星和孙野一起值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王传星告诉孙野,你的家人知道你在守望祖国的天空,一定会为你自豪的……一瞬间,孙野泪湿了眼眶。

又是一年过去了,王传星又带出几个新兵“徒弟”。和他们一样,在这个雷达站,许多雷达兵都在守望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新兵下连教育,王传星给大家讲述雷达站优良传统:“我们这里和北京时间时差一个小时,早一小时起床、早一小时升国旗,更要早一小时苦练精兵。对于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来说,时间给予最好的礼物就是成长。”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守卫在祖国东极,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战斗演练中,雷达兵跑向阵地。

“每天都一样,每天都不一样”

皮卡车沿着山路向前,阳光从树隙照进车窗……从山下到雷达站10多公里的路,驾驶员、一级上士刘磊再熟悉不过。

“班长,还有多久才能到山顶?”新兵杨志涛刚分配到雷达站,这条路他还是第一次走。

杨志涛这种期待的心情,刘磊也曾有过。当年把刘磊送到雷达站的班长告诉他,只要终点在心中,再远的路,也能咬牙坚持到底。

“快了,再拐个弯就到了。”刘磊熟练地操控方向盘,他想起在这条路上曾接过的新兵刘博文。

那次走到半路,刘博文就晕车吐了。接兵班长建议休息,刘博文却执意继续走,眼眸中透出不肯服输的神情。

一年后,刘博文在上级组织的军事训练考核中拿到了冠军。捧着奖牌归来的路上,他默默望着车窗外,眼神坚定。

刘磊主动和刘博文聊起当年上山的记忆,刘博文说:“打从上山时,我就已经知道,要走一条不回头的路。”

2022年底,操纵员常利业即将脱下军装。上了车,他还会时不时地从车窗回望身后的方舱。汽车渐行渐远,即将看不到山顶营房时,常利业喊停了汽车,走下车,向着雷达站的方向再次敬礼……

迎新兵、送老兵,刘磊说,这条路见证了雷达兵的成长,更见证了他们的坚强。

此刻,汽车行至记忆中的拐弯处。刘磊告诉杨志涛,前面就能看到营房了。透过后视镜,刘磊看到杨志涛眼睛一亮。

每次看到这种清澈的眼神,这位老兵就格外欣慰,他说,这眼神就像雷达站清晨的阳光,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这条路上,刘磊见证了一茬茬雷达兵的成长。

列兵李航宇刚上山就开始迷茫,这个在南方长大的00后战士,难耐驻地的寒冷,也适应不了24小时连轴转的值班。一次,他和女朋友在通电话时闹了点别扭,便再也绷不住了,跑到刘磊面前委屈地哭了。

刘磊鼓励他立一个奋斗目标,拼一次,如果失败了,再想离开的事……正值年终考核,刘磊每天督促李航宇训练,最终帮助他成长为站里的“训练之星”。

“每天都要给自己定下目标,晚上睡前才能有所收获。”上等兵李玉溪也是一个“逆袭战士”。

刚到雷达站,李玉溪就感觉不适应这里的节奏:轮班执勤、公差训练,枯燥乏味。阵地值班,看着光点在雷达屏幕上闪动,李玉溪却提不起精神。

一次任务空情量大,李玉溪和二级上士周冠一持续录取着空情。“这批目标回波较大,航迹固定,一看就是过往航班;这批回波较小,边缘还不规整,应该是小型机。”值班中,周冠一认真给李玉溪讲解不同空情的回波特点,他却越听越烦,一点也记不下去。

翌日,李玉溪被派去另一个阵地出公差,一路上他闷闷不乐。年轻人的烦恼,怎么能逃得过刘磊这个老兵的眼睛。顺着李玉溪的话题,他俩一路聊开来。

“我刚当兵时也干过操纵员。”刘磊说,雷达兵值班,不同空情的回波,看似相差不大,实则“天上地下”,这就像雷达站的生活,看似每天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最终收获的成长也会有“天壤之别”。

刘磊讲完,李玉溪一路上陷入沉默。刘磊知道,他听进去了。

时间是公平的,它给努力的人更多机会。翌年,李玉溪成长为年轻业务骨干,同时又被选为思想骨干。面对一些刚下连的新兵,他也会像刘磊一样,主动开导他们,讲述自己蜕变的心路历程,坚定他们的守防决心。

入冬以来,驻地风雪不断,李玉溪让家人从云南老家寄来些山茶花花种,他和战友为每个宿舍都栽种了一盆山茶花,期待着来年花开的时刻。

“每天都一样,每天都不一样。”理解这句话的不仅仅是刘磊和李玉溪,这群数年如一日守望空天的雷达兵,为祖国空防安全贡献着力量。这是一份青春的约定,一份属于雷达兵的特殊约定。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守卫在祖国东极,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结束值班,雷达站操纵员走在回营的路上。

“比告别旧我更难的,是塑造新我”

时针悄然划过凌晨2点,绿色的扫描线还在一圈圈地转动,下士吴宏伟的手离开鼠标,和战友交接班后,他走出方舱,爬上了阵地平台,凝望头顶的星空。

夜空无云,繁星闪烁,像极了雷达屏幕上的点点回波。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守卫在祖国东极,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星空下的凝望。

地方大学毕业后,吴宏伟选择参军入伍。得知即将成为一名空军军人,他更加兴奋。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距离——来到雷达站,看着并没有多大的营区,吴宏伟的心凉了半截。

吴宏伟对军营生活的好感,来自电视剧《士兵突击》,想象着每天像特种兵一样在硝烟战火中冲锋。没想到他成为一名雷达兵,大部分时间都守在不足3平方米的方舱阵地上。

晨光,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天的开始,但对雷达兵而言,常常是工作收尾的时间。一个夏夜,吴宏伟值完夜班,和雷达技师赵金星一起返回营区。此时,空中传来声声鹰唳。

“你知道雄鹰的寿命是多少年吗?”早就将吴宏伟的困惑看在眼里的赵金星,尝试与他搭话。

“20年?30年?”几个数字,犹疑着从吴宏伟口中说出。

“是70年!但大多数雄鹰的寿命不超过40年。”赵金星说,鹰活到40岁时,喙长得越来越弯曲,羽毛越来越沉重,爪子严重磨损。这时候,它们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活下去?还是舍命一搏,重获新生?如果选择后者,它们会拔下自己的羽毛,撞掉自己锋利的喙,经历一次换羽重生……

那天躺在床上,回想着“雄鹰换羽”的故事,吴宏伟辗转难眠。

不久,旅机关组织全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吴宏伟被抽中代表雷达站参加。为弥补自己实操上的短板,他几乎每天顶着寒风跑到阵地当“旁听生”,跟着班长研究装备性能。

从营房到阵地,吴宏伟数不清走了多少个来回。坚持,让他的技术能力不断提升……那次比武,吴宏伟获得了全旅“第二名”。接过荣誉奖状时,他鼻子一酸,眼角泛起了泪光。

载誉归来,连队为吴宏伟举行庆祝仪式。看着这个小伙子眼神里透露出的坚毅,赵金星仿佛看到了刚到雷达站时的自己。

那年,雷达站下了一场冻雨,雷达天线上裹上冰壳。为确保按时开机,赵金星爬到线杆上,用铲子一点点清理。为了避免损伤装备,赵金星脱掉手套,等雷达恢复运转,他的双手已被冻得乌青。

“比告别旧我更难的,是塑造新我。”今年,赵金星即将服役期满,他将这句话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随后,他递交了留队申请。同时递交留队申请的,还有吴宏伟等12名战士。

新年第一天,雷达站举行升旗仪式,沐浴阳光,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官兵们内心也充满阳光。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守卫在祖国东极,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沐浴在阳光下。

(刘相君、王硕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祖国站好每一班岗(新春走基层)
...守着一个英雄连队——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等了3天,海上的风浪终于缓和下来。记者如愿坐上了去往雷达站的船。经过近5个小时的海上颠簸,一座碧波萦绕的岛屿浮现在
2024-02-18 05:49:00
岗位就是战位 我为祖国巡海天
...被一一编批入网,及时上报指挥所,空情态势同步推送各雷达站。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机动站指导员 李成:节日期间开展全要素拉动演练,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官兵“岗位就是战位”的打仗意
2023-01-27 15:06:00
...军报“铃铃铃……”新春时节,记者走进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随着一阵急促的警铃声,官兵快速奔向各自战位,一场战备拉动训练随之展开。“搜索空域目标!”雷达方舱内,上等兵杨松土接到
2024-02-21 09:48:00
坚守,是南沙最美的风景
...方”不只有远海大洋,还有偏远海岛、高山站点……看到雷达站点“少人问津”,我主动提出申请,分配到某雷达站。雷达站坐落在一座山坡上,虽然位于海岛,却没有椰风习习、碧波荡漾的美景,
2024-04-27 05:17:00
枕戈待旦卫长空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空军某雷达站——枕戈待旦卫长空操纵方舱内,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方寸屏幕间,目标航迹纵横交错……2月初,南国某海岛,空军某雷达站官兵坚守战位,密切关注空
2023-02-04 06:20:00
新春走军营丨“云端天哨”旧貌换新颜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西部战区空军高海拔雷达站实现异地远程遥控值勤——“云端天哨”旧貌换新颜■解放军报记者刘建伟特约记者杨进通讯员谷文苑开栏的话当时间勾勒出新的年轮,人民军队奋
2023-01-07 14:50:00
...沙漠一角。素有“沙海方舟”之称的西部战区空军某旅某雷达站洋溢着喜庆与祥和,树梢枝头凝结雾凇,火红的灯笼也披了银装。“真漂亮。”二级军士长胡勇华感叹。今年是他参军的第23年,过
2024-02-12 01:42:00
坚守,在5374米的雪山之巅(强军路上·走进新时代边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西部战区空军某旅“甘巴拉英雄雷达站”一代代官兵扎根冰峰、接力奋斗——坚守,在5374米的雪山之巅(强军路上·走进新时代边关)本报记者 金正波图①:官兵们高擎英雄
2024-07-07 05:44:00
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组织官兵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侧记
...历次防空警戒任务中面对强敌果敢亮剑。1961年,该旅某雷达站官兵凭借积累的情报数据和制订的针对性战法,率先发现并报出敌电子侦察机位置,引导地面防空部队将其击落,荣立集体二等功
2023-09-18 14: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