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马杜罗想拉中俄建联盟,中方“不结盟政策”,恐怕难让马杜罗圆梦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1-16 19:45:00 来源:排头国际站

一直以来被当作是美国后院的拉美国家,近日不仅在拜登访问时,直接放言要求其“别再鄙视拉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还在演讲中表示,要同中俄建立国际联盟。看来,美国想要在南美洲一手遮天的愿望,要破灭了。

马杜罗想拉中俄建联盟,中方“不结盟政策”,恐怕难让马杜罗圆梦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马杜罗大胆提议为中俄建联盟

前几日,美方支持的委内瑞拉反对派瓜伊多正式宣布解散“临时政府”,并废除了“总统”职务。随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就在演讲中大胆提议,称要与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共同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联盟,并加强中俄与该联盟的联系。

马杜罗表示,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只有将拉美地区与加勒比地区团结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可以同世界对话的强大经济集团。而中方所提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俄方的“多级和多中心的世界”,就是南美洲国家要实现的共同目标。

为证明自己并非心血来潮,马杜罗还表示,自己已经同巴西、阿根廷以及哥伦比亚等国总统就此事展开讨论。从演讲来看,马杜罗对于自己的提议非常有信心,并且拉美国家似乎也有此意。

马杜罗想拉中俄建联盟,中方“不结盟政策”,恐怕难让马杜罗圆梦

(墨西哥总统洛佩斯)

想推翻美国霸权的队伍越来越大

事实上,马杜罗的这一提议,可以说是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心声”了。一直以来,美国将该地视作是自己的“后花园”,为加大在该地的控制权,美国一方面通过经济殖民的方式,将该地区成为了其国内原料的供给地和商品的倾销地;一方面还不断在该地区培植大量的反动派势力,让其难以摆脱美方的影响,委内瑞拉就深受其害。

而美方的霸权主义思想,不仅没能控制该地,还导致该地区反美情绪高涨。前不久,美总统拜登还到访墨西哥,完成了其上任两年来的首次访问。一如既往,美方一到该国,就对墨方提出各种要求,要其加强对边境的管控等等。对此,墨总统洛佩斯也当场对拜登发出了“停止对拉美的鄙视”的呼吁。可以说,拉美国家与美国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不少拉美国家也逐渐意识到,若选择继续忍受,只会让日子越来越苦。而马杜罗的这一提议,也并非先例,对于拉美国家来说,东盟就是成功案例。东盟国家中的任意一个成员,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登上世界舞台的,但是在联手成立东盟后,既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又让世界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马杜罗想拉中俄建联盟,中方“不结盟政策”,恐怕难让马杜罗圆梦

(中国前外长王毅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中方的政策,难为马杜罗圆梦

即使马杜罗提出的这一倡议,对于拉美地区重大利好。但是中方始终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态度,始终是明确的。在前段时间中俄外长通话中,中方也再次重申这一态度。所以,马杜罗的这一联盟构想,恐怕是难以实现了。

马杜罗想拉中俄建联盟,中方“不结盟政策”,恐怕难让马杜罗圆梦

(中方调动5颗卫星援助委内瑞拉)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中方始终愿同其加强合作,并积极展开帮助。前段时间,委内瑞拉国内遭遇洪灾,中方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紧急调动5颗卫星抵达委内瑞拉上空,通过卫星成像的方式,及时为委内瑞拉提供数据,与其共度难关。

所以说,对于中国与拉美国家来说,无论有没有联盟,合作都不会受到影响,并且在别国遇到困难时,中方也愿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2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没跟中国结盟,开口却是先中后俄,俄罗斯的老盟友,想认个新大哥
...”,这一点明显不符合实际。因为中国奉行的一直都是“不结盟政策”,就算是跟老朋友俄罗斯,也从未有过“结盟”的计划。南美国家想要拧成一股绳,在团结中走向强大,他们的出发点没错,但
2023-01-17 07:54:00
提议建中俄联盟没回音,南美多国要建第二大货币区,摆脱对美依赖
...球第二大货币区,仅次于欧元,这也得到了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大力支持。此外,马杜罗还公布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连不想结盟的中国,也被牵扯其中。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马杜罗提议建造“中
2023-01-26 21:36:00
中方仪仗队,设在了北京南站,给华为代言的马杜罗,没让中方失望
...烈欢迎是从古至今都从未改变的。这一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感受无疑最为深刻。【中方仪仗队在北京南站】中方仪仗队,设在了北京南站9月12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结束了对山东的访
2023-09-15 11:50:00
阿根廷拒绝金砖后,马杜罗指着鼻子骂米莱,普京要给中国打开局面
...还是走上了一条众人并不看好的路。对此,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就指着鼻子骂米莱,称这是米莱对阿根廷做过的最笨拙、最愚蠢的事情之一。其实马杜罗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俄罗斯总统普京
2024-01-02 18:13:00
美国空军出动,直冲委内瑞拉,中方说的话,马杜罗要好好琢磨
...事,进行了全民公投,结果有95%的民众投了支持票;之后马杜罗发布了新的委内瑞拉地图,其中埃塞奎博地区被明确划入其领土范围;紧接着委内瑞拉又举办了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关于埃塞奎
2023-12-11 13:15:00
委内瑞拉政府与反对派恢复对话进程,美暂时取消制裁,外交部回应
...动(法塔赫)主席阿巴斯当地时间15日晚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通电话,讨论巴勒斯坦面临的最新困难局势,其间他表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是巴人民唯一合法代表,而非其他组织。
2023-10-24 17:23:00
...记者提问:委内瑞拉国家选举委员会29日宣布,现任总统马杜罗再次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林剑:中方祝贺委内瑞拉顺利举行总统选举,祝贺马杜罗总统顺利胜选连任。中委是相
2024-07-29 16:36:00
美媒曝料:美国想说服马杜罗“特赦换下台”
...息称,在秘密谈判中,美国政府正试图推动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放弃权力”以换取美国“特赦”。美国此前指控马杜罗贩运大量可卡因,对其发出1500万美元的高额悬赏令。马杜罗向支持者发
2024-08-13 10:34:00
...接近70%,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最后的投票环节,现任总统马杜罗突然实现反超,再次赢得了连任。因此,在大选投票结果出炉后,不仅反对派拒绝承认马杜罗胜选,美国也带着一众拉美国家质疑
2024-07-30 21:2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活动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匈牙利驻华使馆二等秘书邵凯婷(Sogor Katalin)做客京东全球购直播间。责编:李驿达、张霓
2025-11-07 21:38: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11月7日在京举行。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10: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41: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3:12:00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
中国网11月6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库珀通电话
2025-11-06 23:46:00
中国网11月6日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2025-11-07 00:49:00
当地时间11月6日,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或致6人被埋。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陈美伊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11-06 20:05:00
海外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4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时长突破历史记录,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依旧难以调合
2025-11-05 18:12:00
11月3日,新西兰移民局宣布,即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2025-11-05 20:04:00
巴西总统卢拉4日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签署法案,决定在11月11日至21日期间将巴西首都由巴西利亚迁至贝伦,以配合即将在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2025-11-05 2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