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原创 郭大路
今天还是一篇短文,随便写写。
最近听一位朋友Z,讲了他们公司裁员的事,听完很是有点感慨。
Z在飞利浦工作,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可能知道,飞利浦是医疗器械界的巨头之一,与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GE并称GPS。
在大型医疗影像设备领域,过去市场基本被这三家垄断。
我们平时到医院体检或拍片,医院里那些大设备,像拍胸透的X光机、CT、昂贵的磁共振,基本都是这三家产的。
医疗设备准入门槛很高,对安全性、合规性要求极严格,所以还不像其他很多行业一样内卷得厉害。
在苏州的外企中,飞利浦与博世等几家巨头是公认的福利待遇不错的公司。
按理说,疫情几年,大多与医疗相关的公司都赚的盆满钵满,但Z告诉我,飞利浦这个倒霉蛋,去年出了档子事。
它家一款呼吸机在美国市场出现了安全问题,引起大规模召回,此外还要面临巨额罚款,前前后后损失了十几亿欧元。
一年时间,飞利浦的股价跌了70%,管理层扛不住压力了,动起了裁员的大刀。如果你现在搜索飞利浦,这条新闻应该还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先是去年第一波,裁掉了4000人,然后发现不够,今年一开春又“追加”了6000,两次加起来一万人,已经超过了总员工数量的12%——对一家制造型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那么,问题是,裁哪些人?
很多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12%,平均下来也就十分之一多一点,十个人里干掉一个而已嘛,绝大多数人不还是安全的。一开始,Z所在的部门领导也是这么告诉下属的。
但万万没想到,没几天结果出来了,整个部门被裁掉70%!就连几个直线经理也被列入裁员名单,只留下几名工程师做做善后,以及将来的维护性工作。
要知道,Z所在的是研发部门,成立已有十多年,是当初飞利浦中国从零开始搭建起来的技术团队,硬件、软件、测试能力都有,具备完整产品研发能力,完全可以独立开发一款产品出来。
结果现在,一夕之间,风流云散。
飞利浦的影像设备
这里有一个背景:Z所在部门开发的这款产品,飞利浦竞争力不强,这几年正逐步将这块业务从欧洲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主要是在中国和印度之间选择。
然后,问题就来了。
Z告诉我,尽管整体看来,中国供应链更完善,基础设施更好,市场也比印度更大,但飞利浦还是决定将大部分研发能力转移到印度去,只将部分低端产品的开发能力放在中国区,也就是Z所在的部门。
这次裁员,也是中国团队首当其冲,对印度区影响要小很多。
Z告诉我,现在随着他们部门被打残,以后中国区算是彻底失去了相应产品的研发能力,只有供应链部分,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所以短期内还会待在中国。
另外,中国的市场他们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所以还会继续保留团队,但核心的研发是没了。
之所以如此,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成本考虑。印度工资水平远低于中国,不管是工人还是工程师,大概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地缘政治因素。这是个没法在台面上讲的事,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因素,同样隐藏在水面之下:很多跨国公司的管理层中,印度裔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
比如飞利浦,Z告诉我,经理层级往上,印度裔的总监、VP相当之多。
他们在组织架构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中国区某团队几十号工程师,几个经理或者高级经理,都是中国人,再往上大概率是要汇报给欧洲或美国人;再接着往上,中国人的身影就几乎看不到了,但却出现了大量印度面孔。
其实这一点早不是什么新闻,看看硅谷那些科技公司微软、谷歌、IBM等,更加明显,好多CEO都是印度裔。
我们以前常觉得,印度人就算做到高管也没啥,不还是给别人打工的么?
现在看来,可能没那么简单,当跨国公司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犹豫不定时,这些印度裔高管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如果把视野再拉得远一些,官方层面,美国现在正积极地把印度拉进自家“统一战线”。
去年拜登和莫迪会面,双方同意在半导体、超级计算机等领域扩大合作,以“压制中国的技术崛起”。
说了这么多,好像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倒也不是。
还是说回飞利浦这次大裁员,外企撤退是一方面,但另一面,中国自主产业也在崛起。
过去,医疗影像设备基本被GPS三巨头垄断,但近年来国产品牌也在慢慢做起来,其中进步最快的是上海的联影(United Image)。
国内市场,联影的部分产品市场份额,已经能做到前几名。
去年联影成功上市,现在市值已经超过了飞利浦,核心技术上也在一点点慢慢啃下来,看来GPS将来大概率会变成GPUS。
所以,只要产业升级做得好,就不必担心工作机会流失、供应链转移。这是更难的路,也是更安全的路。
原标题:《一家跨国公司裁员风波里的中印之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