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一家跨国公司裁员风波里的中印之争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2-24 14:01:00 来源:澎湃新闻

原创 郭大路

今天还是一篇短文,随便写写。

最近听一位朋友Z,讲了他们公司裁员的事,听完很是有点感慨。

Z在飞利浦工作,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可能知道,飞利浦是医疗器械界的巨头之一,与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GE并称GPS。

在大型医疗影像设备领域,过去市场基本被这三家垄断。

我们平时到医院体检或拍片,医院里那些大设备,像拍胸透的X光机、CT、昂贵的磁共振,基本都是这三家产的。

医疗设备准入门槛很高,对安全性、合规性要求极严格,所以还不像其他很多行业一样内卷得厉害。

在苏州的外企中,飞利浦与博世等几家巨头是公认的福利待遇不错的公司。

按理说,疫情几年,大多与医疗相关的公司都赚的盆满钵满,但Z告诉我,飞利浦这个倒霉蛋,去年出了档子事。

它家一款呼吸机在美国市场出现了安全问题,引起大规模召回,此外还要面临巨额罚款,前前后后损失了十几亿欧元。

一年时间,飞利浦的股价跌了70%,管理层扛不住压力了,动起了裁员的大刀。如果你现在搜索飞利浦,这条新闻应该还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先是去年第一波,裁掉了4000人,然后发现不够,今年一开春又“追加”了6000,两次加起来一万人,已经超过了总员工数量的12%——对一家制造型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那么,问题是,裁哪些人?

很多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12%,平均下来也就十分之一多一点,十个人里干掉一个而已嘛,绝大多数人不还是安全的。一开始,Z所在的部门领导也是这么告诉下属的。

但万万没想到,没几天结果出来了,整个部门被裁掉70%!就连几个直线经理也被列入裁员名单,只留下几名工程师做做善后,以及将来的维护性工作。

要知道,Z所在的是研发部门,成立已有十多年,是当初飞利浦中国从零开始搭建起来的技术团队,硬件、软件、测试能力都有,具备完整产品研发能力,完全可以独立开发一款产品出来。

结果现在,一夕之间,风流云散。

一家跨国公司裁员风波里的中印之争

飞利浦的影像设备

这里有一个背景:Z所在部门开发的这款产品,飞利浦竞争力不强,这几年正逐步将这块业务从欧洲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主要是在中国和印度之间选择。

然后,问题就来了。

Z告诉我,尽管整体看来,中国供应链更完善,基础设施更好,市场也比印度更大,但飞利浦还是决定将大部分研发能力转移到印度去,只将部分低端产品的开发能力放在中国区,也就是Z所在的部门。

这次裁员,也是中国团队首当其冲,对印度区影响要小很多。

Z告诉我,现在随着他们部门被打残,以后中国区算是彻底失去了相应产品的研发能力,只有供应链部分,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所以短期内还会待在中国。

另外,中国的市场他们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所以还会继续保留团队,但核心的研发是没了。

之所以如此,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成本考虑。印度工资水平远低于中国,不管是工人还是工程师,大概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地缘政治因素。这是个没法在台面上讲的事,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因素,同样隐藏在水面之下:很多跨国公司的管理层中,印度裔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

比如飞利浦,Z告诉我,经理层级往上,印度裔的总监、VP相当之多。

他们在组织架构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中国区某团队几十号工程师,几个经理或者高级经理,都是中国人,再往上大概率是要汇报给欧洲或美国人;再接着往上,中国人的身影就几乎看不到了,但却出现了大量印度面孔。

其实这一点早不是什么新闻,看看硅谷那些科技公司微软、谷歌、IBM等,更加明显,好多CEO都是印度裔。

我们以前常觉得,印度人就算做到高管也没啥,不还是给别人打工的么?

现在看来,可能没那么简单,当跨国公司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犹豫不定时,这些印度裔高管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如果把视野再拉得远一些,官方层面,美国现在正积极地把印度拉进自家“统一战线”。

去年拜登和莫迪会面,双方同意在半导体、超级计算机等领域扩大合作,以“压制中国的技术崛起”。

一家跨国公司裁员风波里的中印之争

说了这么多,好像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倒也不是。

还是说回飞利浦这次大裁员,外企撤退是一方面,但另一面,中国自主产业也在崛起。

过去,医疗影像设备基本被GPS三巨头垄断,但近年来国产品牌也在慢慢做起来,其中进步最快的是上海的联影(United Image)。

国内市场,联影的部分产品市场份额,已经能做到前几名。

去年联影成功上市,现在市值已经超过了飞利浦,核心技术上也在一点点慢慢啃下来,看来GPS将来大概率会变成GPUS。

所以,只要产业升级做得好,就不必担心工作机会流失、供应链转移。这是更难的路,也是更安全的路。

原标题:《一家跨国公司裁员风波里的中印之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何从众多的品牌中挑选出性价比高、品质优良的电动牙刷?
...的必备之选。二、松下(Panasonic)松下(Panasonic)是一家日本跨国公司,成立于1918年,总部位于大阪
2024-03-10 14:19:00
飞利浦何国伟:深挖健康科技赛道 赋能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
...进博会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之一,今年也是飞利浦来到中国100周年。回顾飞利浦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何国伟表示,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历
2023-10-18 09:41:00
秦刚外长的话,印度没听进去,中企550亿资金,印方说没收就没收
...被指控在印度逃税172.8亿卢比。 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密集地在印度受到财务问题的指控,而且涉及数额都相当巨大,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太正常。因为这些公司能发展得那么大
2023-04-24 13:12:00
负面缠身的飞利浦品牌,是如何走上“堕落之路”的?
...荷兰埃因霍温后,迅速在一间简陋的厂房里创办了飞利浦公司。1891年,飞利浦公司开始制造碳丝极灯。尽管飞利浦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却终因成本高、产量差、市场普及度低等原因,经营困难
2023-04-18 13:00:00
在印度被“暴打”的全球外资!5年559家外企撤离
...政策风险已经成为目前投资印度最不稳定的风险点。熟悉中印投资法律环境的汤宇认为,近一年内,印度主要以“偷税、逃税,以及非合规的核查”为由,针对部分中国企业。中国出海企业如果以国
2023-07-05 17:31:00
手段屡次突破下限,印度突查19地,中资企业全被瞄准,新风暴来临
...有2783家在印度注册的外国公司终止在印业务,约占在印跨国公司的六分之一。可以说,印度这一系列做法正在进一步坐实了其“外企坟场”的称号,如果莫迪政府不加以改变,最后只会“搬起
2024-01-06 10:49:00
近30年老兵回归强生中国,跨国药企为何在华密集换帅
...任中国区主席及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职务,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业务和日常管理,确保平稳过渡和交接。宋为群自2003年起就进入强生工作,是强生公司130多年历史上首位本土成长起来
2024-07-15 19:14:00
中国服务业,世界新机遇
...“投资中国年”全年预计举办20余场重点活动,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兴业。据统计,今年已有超百位跨国公司高管访华,考察投资环境、对接发展战略、洽谈合作项目,以实际行动“看多”
2023-09-07 16:19:00
莫迪“围猎”中企,外资加速逃离,印度害人反害己,又想中国投资
...度官方公布的数据,从2014年至2021年,7年间,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在印业务,包括福特、富士康等,约占在印跨国公司的六分之一。另据相关人士透露,自2020年以来,许
2024-07-25 09:5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
长图丨田间的对话
编辑:陈梦伊
2025-09-29 19:17:00
2025年“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上线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
2025-09-29 16:12:00
韩国面向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入境政策今起试行
韩国首尔(资料图)韩国政府9月29日起面向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直到明年6月30日。免签政策试行期间,中国三人以上团体游客可免签入境韩国并停留15天
2025-09-29 14:54:00
中国网9月28日讯(记者李智)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
2025-09-29 07:40:00
联合国确认安理会涉伊朗制裁决议已重新生效
当地时间9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确认,联合国秘书长根据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相关条款,安理会此前通过的六项涉伊朗制裁决议自美东时间9月27日晚8时起重新生效
2025-09-29 06: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