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工人分拣包装蔬菜吴再忠摄
本报讯今年以来,昌宁县柯街镇党委探索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建引领贯穿产业链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提升,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持久力量。
柯街镇党委立足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优势突出的实际,坚持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了橄榄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和橄榄河热泉颐养中心党支部,打破按区域组建党组织的单一模式,在产业链条上组建党支部,把行业相近的新型农民党员聚到一起,做到生产、组织生活统筹划一,解决了以往因行业不同造成的组织生活时间不统一、沟通交流无话题、作用发挥不协调等问题。目前,两个党支部覆盖个体户、群众1100余家,配备2名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和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两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功能,整合优势资源,先聚力再发力,通过举办行业技术交流座谈会、“田间地头小课堂”和组团外出学习等活动,促进链上党员和新型农民共享共谋发展,在技能培训、人才培育、致富增收、关爱帮扶等方面做出行动表率,凝聚起了发展“最大公约数”。
“党支部成立之前,柯街蔬菜产业一直缺乏一个能够将产业各要素和参与者进行统一协调的机制,无法最大程度地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橄榄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永华介绍,“党支部成立后,我们按照‘党的组织生活就近就便在支部,作用发挥在链条’的思路,将合作社中党员社员作用的发挥和实际利益进行绑定,为8名党员社员从技术推广、市场销售、致富帮带等方面为合作社中的党员社员设岗定责32条,为700余名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联系购销渠道,带动群众发展蔬菜产业1300亩、增收2200万元。”
合作社党支部党员罗永贵介绍,合作社党支部始终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拓展“抱团取暖”效应,每年对社员和群众开展2至3次农业技术培训,并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党课和“点对点”咨询解疑等活动,搭建为民服务桥梁。
入冬以来,刚改造完成开放的柯街社区半个山自然村橄榄河颐养中心成为游客“新宠”,各式各样的热泉汤屋、网红儿童游乐区和特色采摘观光园吸引游人前来。柯街社区党总支书记陶勇说:“镇党委探索创新农旅产业链党建,采取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带着我们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争取沪滇协作项目834万元对半个山自然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提升,投资1840余万元实施橄榄河颐养中心提升改造项目按期完工,让橄榄河颐养中心国庆节如期与游客们见面。”
陶勇介绍,过去,由于特色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品牌建设力度不足、农旅产业协同发展不够紧密等原因,橄榄河热泉农旅产业“小、散、乱”、村集体经济水平不高。今年,镇、村党组织通过外出考察、多方论证,组织12个村(社区)党总支抱团领办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集温泉康养、餐饮住宿、休闲农业于一体的温泉颐养中心,打造富民兴村的农旅产业集群。合作社运营不到三个月,已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纯收益300余万元、员工工资130余万元、集体经济36万元、村均3万元以上。
“我们将通过温泉小经济激活周边多元经济的大市场,实现党组织组织力、合作社服务水平、自主经营效益、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就业薪酬待遇、拉动经济实力六方面显著提升。”橄榄河颐养中心党支部书记熊世梅介绍,今后将着力通过串联柯街的侨味、傣味特色美食和特色观光农业,带动发展各具特色的民宿和各类娱乐设施,力争每年带动经济1500余万元以上,带动社员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依托党组织抱团领办合作社,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整合优势资源建链补链,打造富有特色的农旅产业集群,形成了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整体提升的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增收致富。”柯街镇党委书记王国相介绍,柯街镇党委将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持续发挥好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的载体作用,拓展“抱团取暖”的示范效应,建设以温泉颐养中心为轴,辐射坝区观光农业及侨、傣特色美食,东山片森林康养、西山片生态旅游等多元治理和产业发展集群,以“联村共建、联产发展、联心致富、联业振兴”的方式,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段岢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