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真相是:华盛顿正在发小孩脾气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9-12 10:06:00 来源:北京日报

今年4月,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期间提出过一个重要问题:“我每天晚上都会扪心自问,为什么所有国家间的贸易都要基于美元结算?”

这份质疑也被带到了南非,带到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的讨论桌上,增加本币结算规模成为了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俄罗斯外交部官员9日表示,俄方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已经“实际上完成去美元化”,美元在双方贸易中的使用份额已降至历史低点。

如果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再拥有霸主地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会是什么样?“一带一路”建设在此间发挥了什么作用?美国官员不断地抹黑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鼓吹“去风险化”,暴露美方何种战略困境?中美是否已经陷入了“新冷战”?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人大重阳)推出“全球治理大家谈”栏目。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政治学教授拉迪卡·德赛就“去美元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中美关系等与记者进行了分享。

如果美元失去主导地位

知事:您认为美元体系正面临哪些方面的危机?近年来,美国时不时将拥有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权作为它对付其他国家的武器,这对美元的信誉有什么影响?

拉迪卡·德赛: 其实,美元从未稳定地担任过世界货币,世界使用美元的唯一原因是别无选择。早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就拒绝了凯恩斯关于多边组织货币的建议。从那时起,美国一直在努力确保出现的任何替代方案都被摧毁或无效。

如今,美元体系不仅内部出现了种种裂痕,各种替代方案也层出不穷,如各国央行之间的互换协议,以及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多渠道融资结构。这些替代方案能够出现且有继续发展之势,本身就证明了美国国力相对衰退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受美国制裁而被没收储备的国家有很多,比如阿富汗、委内瑞拉、伊朗和俄罗斯,但俄罗斯的意义不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会和重要的世界大国,也难逃被美国金融制裁并没收海外资产,让世界更加意识到美元武器化问题的严峻性。

此外, 美元体系的支撑之一是许多国家保持资本账户开放。这是个让人头疼的错误决定,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富人总可以拿他们的钱投资于美元体系,进行金融博弈,毕竟美元体系完全是一个投机体系。

因此,中国对资本账户进行管理是应有的举措。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管理本国资本账户,那么美元体系将进一步崩溃。

与此同时,中国以及其他金砖国家已经开始商讨创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金砖国家完全可以有一个独立的支付和金融体系,专注于生产和贸易。在美元体系内,第三世界国家经常面临金融危机、货币贬值和资本外逃的风险,而新体系将帮助它们更好地规避此类风险。

真相是:华盛顿正在发小孩脾气

2022年12月21日,莫斯科一家货币兑换处,美元标志出现在一块黑板上。

知事:正如您所言,在美元体系之外,正在出现一系列替代方案。中国央行已经创造了一种数字货币,这将降低中国受到美国制裁的风险。沙特和巴西等国已经表示,将推进用人民币同中国进行贸易结算。您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社会有哪些意义?

拉迪卡·德赛: 就像我之前说的,倾向于吹捧美元的人,主要的论点就是没有稳定的替代品,但不论是英镑还是美元,都是相当不平衡的货币体系。表面上来看,去美元化是在没有后继货币的情况下发生的。但事实上,去美元化可能发生在一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类型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这构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更大背景。

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将与美元体系的国际化方式完全不同。美元体系本质上是投机性和掠夺性的金融体系,对生产性投资不感兴趣,这与中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相反的。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中国效仿美元的国际化路数,无疑将拖累中国的发展速度。

中国明白,发展是世界的首要任务。人民币继续国际化,不仅会支持中国的发展,也会惠及那些与中国签订广泛发展协议的国家,比如“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参与国等。

而且,中国并没有唯人民币化,也在和多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这将打造一个完全不同于美元霸权的国际金融体系,即世界上不会有单一的主导储备货币,人民币可能是储备货币中最重要的一种,但各国将根据自己的贸易、投资和金融需求,保留一种储备货币组合。

其实,只要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世界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人民币就会是非常重要的货币。关键是,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寻求排他性的影响力。

西方国家的指责是“贼喊捉贼”

知事:您眼里的“一带一路”是一个什么样的倡议,总体印象如何?

拉迪卡·德赛: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巨大的规划和工程。通过陆上、海上两条线路,中国连接起这个世界。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它无疑推动了参与国家更好、更高的经济增长。

随着西方的相对衰落,尤其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金砖国家吸引了全球目光,而中国正是金砖国家中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

从国际治理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为新型国际治理机制奠定基础。

西方总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伟大的体系,却忘记了美国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和干预,实际上确保了它本质上是一套有利于美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国际治理安排。而如今的国际社会需要一个后帝国主义的治理体系,新体系的基础将会是互利合作。

目前,“一带一路”项目在国际上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的根源是世界秩序的不稳定。究其原因,不是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崛起,恰恰是西方不择手段地抵制这种崛起。

不要指望西方会很快改变,但随着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西方国家的外部压力将会增加。届时,这些国家的人民将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国家内部管理方式和对外关系确实存在问题,这两件事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真相是:华盛顿正在发小孩脾气

在山东威海港,“齐鲁号”中亚班列缓缓驶出。

知事:近来美西方常常诬蔑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制造“债务陷阱”。您如何看待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导致这个问题愈发严重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拉迪卡·德赛: 这绝对不是中国的问题。首先,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关系就充满复杂性。一方面,坐拥大量现金的西方国家很想以高利率借钱给第三世界国家,但另一方面,它们放出去的贷远远超过对方的可持续偿还能力。西方国家贷款条件和目的都不是生产性的,低效率的投放意味着债务收回难度增加,这也是部分国家在西方体系下债务危机频发的原因。

事实上,如果有谁一直在为第三世界国家设置债务陷阱,那就是西方国家。现在,指责中国成了西方逃避责任的说辞,本质上是把自己制造的债务问题归咎于中国,可谓“贼喊捉贼”。

从数量和质量上看,中国债务在第三世界国家债务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仍然相对较小。而且中国普遍将贷款用于生产目的,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出现偿还问题,中国愿意进行债务重组,这与西方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对于陷入债务危机中的国家强制实施了苛刻的结构调整计划,强加的紧缩措施致使这些国家的人们越是努力工作,越是贫穷,经济发展陷入萎缩,失去了大量的发展机遇。这才是真正的债务陷阱。

美国正在一次又一次发脾气

知事:我们注意到,美国近年来推行一系列反华政策,欲针对中国挑起“新冷战”。在这种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思维下,美国把“一带一路”倡议视作中国以经济利益为诱饵进行意识形态扩张与地缘政治争夺。您如何看待美国这种“新冷战”政策?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造成哪些影响?

拉迪卡·德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从而让中国成为生产廉价商品和输出廉价劳动力的次要生产国,这是西方的愿景。

但西方在2000年左右开始意识到,这个愿景无法实现了,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现,中国不会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承诺,不会放弃发展经济的承诺,更不会放弃对生产进行技术升级的承诺后,它们开始采取越来越敌对的行为,出现了“新冷战”的迹象。

然而,美国及其盟友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种做法并不成功,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美国的行为表达不满。因为美国的制裁总是具有治外法权的性质,影响了欧洲的对华贸易。

这种对华策略目前主要体现在制裁和遏制,这其实是美国自讨苦吃。虽然也会给中国添麻烦,但中国有能力应对,反倒是美国及其盟友的处境更加艰难。

俄乌冲突就是一个典例。这不仅是美国针对俄罗斯发起的代理人战争,更像是美国针对欧洲制造业发起的战争。欧洲的资本家付出了代价,普通民众也不得不为此买单。尽管西方在鼓吹团结,但在这种所谓的团结中,其实蕴含着重大的不稳定。

美西方总是表现得它们盼望着世界发展进步,但一旦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开始像中国一样快速发展,它们就会歇斯底里地作出反应,这就是虚伪所在。

知事:近期,美国政府频繁使用“去风险”的论调让欧洲拒绝向中国提供关键技术。您如何看待“去风险化”这个词,它是不是美国“新冷战”政策的一种体现?您觉得中美应该如何避免“新冷战”?

拉迪卡·德赛: 这绝对是“新冷战”的反映。“去风险”这个词透露出许多信号。首先,“新冷战”的进行对美国来说是困难的。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美国的经济变得非常依赖中国,在美国精英阶层中,对于是否要与中国展开“新冷战”存在着战略模糊。而且,西方联盟内部对此也并未达成一致,欧洲和日本都希望继续与中国进行商业往来。

很明显,美国有些人曾经讨论过“脱钩”,然后发现与中国“脱钩”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因此,他们现在使用“去风险”一词。

坦率地说,我不确定欧洲是否喜欢这个词,也不知道它们是否真的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它们其实是在黑暗中摸索,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目前,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两国陷入“新冷战”的漩涡。比如,中国高规格接待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欢迎美国其他高官来访。中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做得很好。重要的是要向世界证明,中国已经尽力修复两国关系,中美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没有理由拒绝合作共赢。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到底想不想要中美互惠互利的关系?显然,美国想要的是单方面获利的关系,就像一个孩子想要同时吃饭和睡觉,这是不可能的事。这就导致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美国正在一次又一次地发脾气。

文中图源:视觉中国

(原标题:真相是:华盛顿正在发小孩脾气)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记者 刘晓琰、蒙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也与东盟的实际利益和意愿不相符,甚至背道而驰。华盛顿对东盟峰会侧重经济贸易合作的主题缺乏兴趣是确定无疑的。即使拜登出席,可以想见,他带到东盟峰会会场的也都是些地缘政治和安
2023-09-05 09:46:00
“我们处于战区”,美国华盛顿特区凶杀死亡人数创20年新高
(观察者网讯)上周末,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接连有9人在凶杀案中死亡。美媒Axios在8月8日的报道中指出,在8月前一周,华盛顿特区就发生16起凶杀案;今年至今,该地区凶杀案数量就达
2023-08-10 10:26:00
华盛顿特区飞机失事地图:客机与直升机相撞坠毁波托马克河
...美国航空公司支线客机与一架美国陆军“黑鹰”直升机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附近的波托马克河上空相撞坠毁。官方尚未公布确切的伤亡人数,但表示两架飞机上的所有人员恐怕都已遇难。哥伦比亚
2025-02-01 16:27:00
“搞钱”白热化!这些奇葩场面揭示美国选举真相
2020年2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正在审理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弹劾案的美国国会参议院听取控辩双方总结陈述时,一名抗议者在国会大厦前展示标语。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新华社华盛顿4月1日
2024-04-02 11:03:00
独行侠涌现第三巨头,要带他们进西决?
这本应是今年2月的寻常一天,P.J.华盛顿正和他老婆艾丽莎在餐厅吃饭,艾丽莎看了下手机,突然问丈夫:“如果你现在被交易到独行侠,你会怎么做?”华盛顿显然还没养成吃饭刷手机的好习惯
2024-05-13 21:41:00
五角大楼泄密:5项重要启示
...实世界产生了影响,文件揭露了美国一直在监视其盟友,华盛顿官员争先恐后地联系并安抚盟友(当然,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关键要点随着尘埃落定和泄密的潜在安全影响(可能包
2023-04-14 03:56:00
历史真相:秦始皇与刘邦的年龄之谜
...葬于禅陵。同年,诸葛亮也在北伐途中去世。三、乾隆与华盛顿处于同一时代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会分别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因此一提到外国人,就好像离我们比较近,一
2023-11-01 14:12:00
十种美德伴一生
...。贪欲是走向堕落和犯罪的导火索。五是仁爱与慈悲心。华盛顿·贾维斯在他的《爱和祈祷者》一书中这样写道:“爱——不希图回报无私的爱——是宇宙当中最强大的力量。它对于施爱者和被爱者
2024-02-18 09:59:00
华为突然动作,“在华盛顿引发担忧”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款手机的推出在华盛顿引发担忧,即美国的制裁未能阻止中国取得关键技术进步,”《华盛顿邮报》9月2日的报道称,“这似乎应验了美国芯片制造商的警告,即制裁不会阻
2023-09-04 09:1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拉斯海马跻身两大全球至臻奢华旅行联盟
受邀加入两大全球奢华旅行联盟Virtuoso®与Serandipians ,拉斯海马正式迈入全球最受瞩目的高端旅游目的地行列 (阿联酋拉斯海马
2025-10-17 10:05:00
王毅会见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纳加德
中国网10月17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纳加德
2025-10-17 09:31:00
驻美大使谢锋接收美国民间机构返还的虎形牌饰文物
中国网10月17日讯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消息,2025年10月1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代表中国政府接收美方民间机构代表
2025-10-17 10:03:00
东南网10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琳) 10月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在福州会见了美国俄勒冈州参议院议长罗布·瓦格纳一行
2025-10-17 11:07: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商务部10月16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会上表示,中方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2025-10-16 19:10:00
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签署法律文件,批准俄罗斯今年3月与古巴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该法律文件当天已在俄法律信息网站发布。今年3月
2025-10-16 12:41:00
中新经纬10月15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答记者问。有媒体问
2025-10-15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