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巴以冲突惨烈,这五种情绪要不得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0-10 08:23:00 来源:牛弹琴
巴以冲突惨烈,这五种情绪要不得

惨烈,这次相当惨烈。

一大早看了一下最新数据。这次冲突,已导致以色列方死亡超过900,一天时间,以色列几乎伤亡了在第二次巴以冲突时几年的人数。

巴方也已有约700多人丧生,如果加上哈马斯,应该早就超过1000,考虑到以色列的猛烈报复,后面更是一场血雨腥风。

全世界都很撕裂。在纽约,很多地方,支持巴勒斯坦的,和支持以色列的,隔街怒骂,甚至大打出手。

中国的网络也是如此。大家的激烈情绪,可以理解。不由想起20年前在耶路撒冷,两位中国朋友,还都是女性,就在高速路上激烈辩论巴以问题,最后,一方猛踩刹车,要求另一位下去……

但一些过火的评论,我总觉得,还是不妥的。完全是我个人的观点,五种情绪要不得。

第一种情绪,巴勒斯坦人可恨该杀。

这肯定是不妥的,巴勒斯坦人有生存的权利。事实上,巴以冲突一再爆发,根源之一,就是漠视了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权。

他们的土地被占领,他们的国家没能建立,他们的尊严在哪里?他们怎么可能不反抗?

当然,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哈马斯是不是恐怖组织。

以色列认定,必须是。美国和西方认定,肯定是。

具体到这次,一个音乐会,哈马斯逢人便杀,不管是妇女还是儿童,260人死亡,确实是相当血腥,相当残忍。

这也使得哈马斯的行动,很难得到全世界的认同。

但在一些阿拉伯国家看来,正是以色列的占领,才导致了哈马斯的崛起,这是抵抗,这是以暴易暴。毕竟,以色列军队也有残忍的时候。

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异口同声谴责哈马斯,中东很多国家则表达关注。

巴勒斯坦人,不应该是欺凌的对象。哪里有压迫,确实哪里就有反抗,有时血腥得呛人。

巴以冲突惨烈,这五种情绪要不得

第二种情绪,以色列人可恨该杀。

这肯定也要不得。极端一点,那就真如哈马斯所说的,要把所有犹太人赶入大海了。

以色列人,更准确地说,犹太人,也有生存的权利。

不然,那就真和德国纳粹一样了。

看到一些网友愤怒斥责,以色列是纳粹。

真有点哭笑不得。我们可以批评以色列手段太残忍,对巴勒斯坦人太霸道,但说犹太人是纳粹,那真是一种侮辱。

巴以问题,成因相当复杂。这里确实是犹太人的故土,但当犹太人回来时,这里已经有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

联合国决议建立两个国家时,1948年以色列建立,阿拉伯国家不答应,发动了对以色列的战争,后来又打了数次,以色列都赢了,以色列乘胜吞并了很多巴勒斯坦人的土地……

唉,冤冤相报何时了。

巴以冲突惨烈,这五种情绪要不得

第三种情绪,批评他们的宗教。

看到一些网友,由批评人,进而批评宗教,如何如何。

这千万要小心。毕竟,宗教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包括巴勒斯坦人)。

巴以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其中一个原因,也就是宗教问题。

很简单,具体到东耶路撒冷,以色列说,这里有我们的宗教圣地,哭墙在这里,必须是我们的;巴勒斯坦说,这里有我们的圣地,有我们的阿克萨清真寺,这才是我们的首都。

谁都不敢轻易退让。在激进者看来,退让就是投降,谁退让就打死谁。

宗教问题,不多说了,相当敏感。这是我们世俗的中国人,有时难以理解的地方。

尊重吧!

巴以冲突惨烈,这五种情绪要不得

第四种情绪,为杀害平民叫好。

这是网络上的一些比较极端的情绪了,国外有,国内也有。

但这肯定不对。

不管以色列杀害巴勒斯坦平民,还是哈马斯杀害以色列平民,都有违起码的人道主义,都是不应当的。

当然也有朋友问,以色列全民皆兵,那哈马斯逢人便杀,没什么问题吧?

且不说,也有很多以色列人,不用服兵役。更别提,不管怎样的冲突,将屠刀对准妇女,对准老人,对准儿童,总有违人类道义。

所以,我们外交部发言人也明确说了,我们对冲突造成平民伤亡感到非常痛心,也反对和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

请注意:反对、谴责。

对以色列是这样,对哈马斯也是如此。

巴以冲突惨烈,这五种情绪要不得

第五种情绪,中国应该站队。

有要求站以色列一边的,也有要求站巴勒斯坦一边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动荡的中东,为什么当地人对中国人都很友好,那就是因为我们中国很超脱,我们从不选边站队,我们和他们都是朋友。

我们和阿拉伯国家,我们和巴勒斯坦,我们和以色列,关系都很不错。你们相互是敌人不错,但不妨碍和我们做朋友。

这是美国欧洲很羡慕的地方,这也是俄罗斯做不到的地方,这就是中国的外交魅力。

如果一定要选边站队?

那就是我们外交部的口吻,我们站在和平的一边,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

作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共同的朋友,我们始终劝和促谈,你们真别打了。坦率地说,像中国这样一心为和平的大国,还真是罕见的。

因为打来打去,总是老百姓最倒霉。

巴以冲突惨烈,这五种情绪要不得

最后,再重申一下,这完全是我个人的观点。

因为在那片土地工作过,我很清楚地知道,巴以问题是中东最复杂最敏感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巴以问题;可能等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巴以问题依然是问题。我们也可以看一看,因为这个问题,有多少人拿了诺贝尔和平奖,但问题却依然在那里。

对巴以冲突,大家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见解,有分歧都很正常。但切忌走极端,选边站队不可取,我们更要保持起码的人文关怀。

我很清楚,在网络上,强烈情绪更有冲击力和影响力,你这样持中这样中庸,反而更容易遭骂。

但这个世界,已经真的够乱了,极端情绪,往往会乱上加乱。

不由想起20年前在耶路撒冷工作时的一些往事。

记得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对我们说过一个故事,他父亲临死前,突然说了一段他都听不懂的话,后来才知道,他说的是中文,因为他的父亲,小时候就生活在哈尔滨……

很多次去约旦河西岸,迷了路,当时没有导航,地图也看不清楚,巴勒斯坦大爷会很认真地指路,有时实在说不清,前面开车带路,很长的距离,将我们带出去后,他下车挥手告别,分文不取……

这两个很可爱的民族,却陷入了一场没有赢家的血腥冲突,不知还有多少人会倒在血泊中。

太让人痛心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二战后最惨烈”城市巷战开始了,三个可怕的结果
...。我看到,很多媒体发布统计,最近三周,已有9200人在巴以冲突中丧生。大致数据:以色列方面:1400人。加沙方面:7700人
2023-10-29 09:30:00
以动员36万预备役军人,大规模地面进攻或致惨烈巷战
...非常有可能”。根据央视新闻11日报道,最新消息显示,巴以冲突已超1900人死亡。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发表消息称,加沙地带流离失所人数已超过18万人。据报道,以色
2023-10-11 10:29:00
国合署:中国政府向巴勒斯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员、外交部长王毅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通电话。王毅就巴以冲突发声 资料图 费萨尔表示,沙特对当前巴以局势发展深感忧虑,谴责一切袭击平民的行为,反对以色列强行将加沙民众迁移至地
2023-10-18 15:33:00
巴以冲突第八天,以色列先头部队杀入加沙
在狂轰滥炸一个星期后,以色列军队开始行动了。按照以军周末的说法,一支步兵和坦克组成的以军先头部队,已经杀入加沙。据披露,这支先头部队的主要任务,包括“清剿恐怖分子、收缴武器、寻找
2023-10-15 08:00:00
中东问题专家殷罡:若要解决巴以冲突,必先消灭哈马斯
来源:Six说 巴以冲突到底该如何解决?中东问题专家殷罡表示:要想实现巴以和谈,必须要让巴勒斯坦内部统一,要想内部统一就必须要消灭哈马斯,因为哈马斯是摆在巴以和谈面前的最大障碍。
2023-11-20 22:51:00
这幕自焚悲剧拷问美国政客的良知
...府官员在1月份的辞职信中写道。自去年10月以来,新一轮巴以冲突已造成近3万名平民丧生,近200万人流离失所。这场血淋淋的冲突,凸显了从根本上解决巴以问题的迫切性,也映射出美国
2024-03-01 10:11:00
巴以冲突第七天,世界至少七个没想到
...色列方面和加沙方面,哈马斯都排除在外。这是不妥的。巴以冲突巴以冲突,哈马斯是重要一方,因此,七天内,双方死亡数据,应该在5000人,而不是3000多。他们到底是战士还是魔鬼,
2023-10-14 09:42:00
这是我度过的最悲伤的一个圣诞节
...,哪怕武装到牙齿的以军,也难以避免损失。算起来,自巴以冲突爆发两个月来,以军阵亡总人数已达到153人。哈马斯对以境内的袭击,则导致1200多人死亡。对一场战争来说,1000多
2023-12-25 08:22:00
美军点燃烈火,控诉以军暴行!而西方政客,却指责拜登丢了地盘
...返了!在以往西方媒体能够完全垄断话语权的时代,每次巴以冲突,西方国家都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但这一次不同了,由于哈马斯一直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这就让西方媒体无法完全控制舆论,
2024-02-28 10:3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