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30日,秋风掠过南昌市东湖区永外正街,南昌市按摩医院里暖意浓浓。推拿按摩候诊区人来人往,按摩床前身影不停歇,熙熙攘攘的患者带着期待而来。这一幕,正是南昌盲人按摩半个多世纪热度不减的真实写照。
这家集门诊与住院于一体的机构,承载着南昌盲人按摩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脉络——其前身正是南昌首家盲人按摩诊所,而这背后,是一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拓荒史。

南昌市按摩医院早期治疗按摩场景(南昌市按摩医院供图)

南昌市盲人医院按摩床前身影不停歇
拓荒年代:凌晨排队抢号竟有人站错到包子摊
南昌盲人按摩的故事,要从60多年前的拓荒说起。
据江西省盲协主席黄强介绍,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盲聋哑协会在北京办了五期盲人按摩培训班,南昌盲人按摩第一代开创人张树兰、陈金荣、李根云、祝桂英在此毕业。
1961年底他们在南昌胜利路开了南昌首家盲人按摩诊所,算是真正开启了这行的拓荒之路。
谁能想到,当年的盲人按摩火到“一号难求”!
黄强说,根据亲历者口述,那时按摩师少,每天就放40个号,来的患者却有百十来号,凌晨四五点街头就排起长队了。
在这里还发生了一段趣闻:天没亮黑乎乎的,不少人排错队,站到隔壁买包子的队伍里。
随着需求暴增,小诊所不断发展壮大。
1965年诊所迁到电政路,改名叫南昌市按摩医院,1970年搬到现在的永外正街,到1980年就有200张病床了,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
更难得的是,1969年南昌盲校(现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开了按摩实习门诊,后来成了第三按摩医院;1975年南昌市第二按摩医院也成立了。
“一座城市有三家成规模的按摩医院,这在全国绝无仅有。”黄强说。
燎原全国:加“南昌”二字就爆火外地老板都羡慕
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南昌盲人按摩直接“出圈”全国!
南昌市按摩医院的彭玉文作为亲历者,采访时感慨:“20世纪80年代,南昌盲人按摩在业内特别有名,都说‘北看洛阳,南看南昌’。”
作为医院的精兵强将,彭玉文和同事们分批轮流去支援厦门分院。他回忆道:“1985年还和深圳市中医院合作开了按摩科,一批批师傅带着手艺去了沿海。”
此外,1992年南昌市盲校寻求合作,在深圳铁路医院开设按摩中心。
黄强称,最绝的是一次“改名实验”:1996年按摩中心专门拿出一个门面,请外地按摩师主理,招牌只写“推拿按摩”,一个月过后,还是门庭冷清,不得已又加上“南昌”两字,人员稍作调整,患者立马排起长队。
可见“南昌按摩”这四个字,在当时就是过硬的技术招牌。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不少“南昌按摩师”开办了自己的按摩中心,足迹遍布全国。
深圳的“盲李按摩中心”,“盲炳按摩中心”;惠州的“康复来”,上海的“吉安按摩”……黄强称,毫不夸张地说“走到哪都有江西人开的‘南昌按摩’”。
口碑底气:免费传艺育匠人技法传承不掺水
南昌盲人按摩凭啥从街头诊所火遍全国?江西一直在教育领域发力。
黄强说,南昌盲校1946年就成立了,1960年开初中,1969年就加了按摩职业课,1986年成了职业高中。
“1993年的时候,市场对按摩人才需求特别大,南昌盲校就面向社会开了按摩培训班,源源不断给行业输送新鲜血液,让技术一直传下去。”
从1969年到现在,南昌盲校已经培养了上千名中等职业学生,还有30多人考上长春大学、南京中医学院的推拿专业深造。
作为首家南昌盲人按摩诊所的传承者,南昌市按摩医院副院长王连明告诉记者:“医院的‘揉拨疗法’始于1961年,早年办了5期培训班,培养了170名学员,后来还开了职业教学班,九年培养上千名按摩医师。”
“1985年医院的精兵强将去厦门开分院、和深圳中医院合作,算是第二代传承者。”王连明接着说:“2000年以后,从全国高等学府引进了不少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现在‘揉拨疗法’已经传承三代人了,形成了独有的按摩体系。”
现如今,江西残联部门每年都有短期培训,各个盲人按摩门店也招徒免费教学,让视障者人生有了更多可能。
南昌医健盲人按摩创始人曹兵就是受益者之一。
这位九江汉子的人生堪称逆袭,16岁时的他因眼外伤致盲,当时直接辍学,在家的五年成了人生至暗时刻。
2003年,从广播里听到残联组织盲人按摩培训的消息,他就赶紧报了名。
由于自学过盲文,曹兵培训时上手很快,当年就在南昌船山路找了份按摩的工作,还结识了另一半。
“2009年结婚,2010年就开了第一家店,现在南昌有10家连锁店,员工超百人,其中七八十人都是视力障碍者。我们提供免费教学,学生学成后或留下工作,或自己开店。”
指尖传暖:经历“无路可走”却盼更多人有路
位于南昌新建区的一家按摩店里,李师傅正忙着给老顾客按摩。
他接受采访时说,36岁那年失明后,甚至想过自杀,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颓废一段时间后,便去盲人按摩店学徒打工,后来自己单干开了这家小店。
一旁做了20年司机的老顾客插话道:“已经连续3年在李师傅这里按摩。”
原来,3年前他脚痛,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李师傅的店里,这一按就再也没换过地方,基本每个星期都来光顾。
他说出心里话“师傅态度好、手法好,价格也公道。”
如今在南昌,街头巷尾的盲人按摩店随处可见,有夫妻小店的烟火气,也有连锁品牌的专业范。
这些按摩店背后,是一个个视力障碍者靠双手逆袭人生的动人故事,而这份逆袭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
在南昌市红谷中大道康养盲人按摩院,店老板易金陶和记者聊起了学技术的经历。
“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功,练到手肿、消肿,再重复这个过程。”易金陶说,行内人有句话“手‘三肿三消’,力量才能真正渗透肌理,才算学成出师。”
他至今记得最惊险的一次:“有回练得太投入,手一直剧痛不止,心跳飙到180,最后被紧急送往医院。”
“无路可走,只能拼尽全力把这门手艺做到极致。”面对“这么难怎么坚持”的疑问,易金陶脱口而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店里踏实干了三年多后,他自主创业开店,如今第二家分店已顺利营业。
“除了自己谋生,也想给更多看不见的人创造一个能活得有奔头的平台。”谈及初心,他感慨道。
记者注意到,2016年南昌市出台南昌盲人按摩品牌的帮扶政策,对全市盲人按摩机构进行系统性打造。
统一标识、统一店招、统一工作服、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按摩床上用品,让南昌盲人按摩专业形象重新深入人心。
据南昌市残联透露,目前南昌已有168家“五统一”标准机构,从业盲人规模稳定在800余人。
从60年前的拓荒,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南昌盲人按摩早已不只是一个行业,更是无数视力障碍者的人生逆袭舞台。
指尖流转的,是刚柔相济的精湛技法,是代代相传的匠人精神,更是黑暗中永不熄灭的生命力。
这群“指尖舞者”不仅点亮了自己的人生,更用双手为他人送去健康与温暖,让南昌盲人按摩在半个多世纪后依旧璀璨。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