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
王凯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淄博王凯好样的!
还有一名淄博市民正在准备捐献
淄博5月23日讯今天,淄博市沂源县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王凯在省定点采集医院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这一袋带着祝福和希望的“生命种子”,跨越千里,将为远方的他(她)重新点燃“生命之光”。王凯获得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成为沂源县第14例,淄博市第102例,山东省第1456例,全国175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凯,1992年5月出生,2016年护理专业毕业后,成为沂源县鲁村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护士,热心公益的他坚持定期参加无偿献血。2016年9月,在一次献血时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于是立即留存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此后,王凯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与某位患者配型成功,实现救人愿望。
2024年4月,王凯接到沂源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与一名血液疾病患者配型成功,王凯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华丽的豪言壮语,只有一句沉稳坚决的“我愿意”!从此刻起,王凯便踏上了奉献大爱的“生命之旅”。他积极配合完成高分辨血样采集配型、体检等捐献准备工作,同时坚持锻炼身体,规律作息,确保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捐献。
5月23日上午,王凯连续注射5天“动员剂”后,进入采集室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安静的采集室里只有血液分离机的运转声音,好像雨后的春笋,正在蓄积力量,期待着为素未谋面的朋友带去希望,挣破枷锁、获得新生。
捐献现场,王凯收到了受捐者的来信:“感谢您延续了我的生命,从此我在世界上多了一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感恩有您,我会好好活着,对得起您这份大爱,也像您一样将这份爱传递下去!”5月,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此刻,缱绻的春风还未走远,夏日的大地处处生机盎然,心怀希望,向阳而生。
微微荧光,造炬成阳。王凯的善心义举彰显了淄博青年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也体现了沂源人民的淳朴善良,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高尚行为。王凯说:“这没有什么,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对于他人来说却是一次生的机会,能够捐献,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患者获得新生。”
5月22日,淄博市民张晓刚已赶赴济南,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进行着各种准备。张晓刚,男,38岁,中共党员,户籍临淄区敬仲镇,目前在临淄区稷下街道办事处工作,于2022年加入中华骨髓库。4月份接到淄博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后,他立即表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为陌生的生命续航。在单位、家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初筛配型、高分辨配型、捐献志愿者体检后,他赶赴济南开始造血干细胞采集前准备工作。
据了解,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需要注射动员剂,捐献时会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技术成熟,于志愿者健康无损。因体质原因,少部分捐献者可能会出现的轻微不适症状会很快消失。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因为这一场场独特的血“缘”,无数濒临凋零的生命将重新焕发光彩,无数患者家庭将因您的善行义举而重拾往日的美好。在此,沂源县红十字会发出倡议:爱心相“髓”,生命续航,愿每一个人都去了解并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请大家积极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行列中来,生命接力,大爱传递,一起用人道力量播撒生命阳光。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任灵芝通讯员高加城周在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