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全国人大代表邢青松——
在蟹塘边绘就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人物档案】
邢青松: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高淳区砖墙镇茅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履职故事】
2月19日迎来雨水节气,中午12时许,春雨绵绵,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的万亩蟹塘显得格外宁静。雨滴轻轻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
蟹塘里,一群身着工作服的社员们,两两合作打捞水草,为蟹苗投放做好充足准备。站在塘边的邢青松,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炬,满眼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坚定信念。
螃蟹产业是高淳区的重要富民产业。从1992年个人投身螃蟹养殖,到成立青松联社带动10多万农户共同致富,螃蟹养殖不仅改变了邢青松自己的生活,也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以来,邢青松立足地方实际,以实干作答,把螃蟹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以科技赋能产业、建立供应链中心、开展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发展壮大高淳螃蟹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走向共同致富路。
“此前,我们发现高淳区螃蟹养殖水平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有的养殖户亩均收益超过一万元,有的却每亩亏损两三千元。”邢青松说,这其中,种苗的好坏是螃蟹成活率高低和规格大小的重要因素。
为补齐良种繁育这一短板,青松联社以南京固城湖河蟹产业研究院为依托开展苗种研发,在苏北沿海选定河蟹繁苗基地1000亩,每年优选螃蟹亲本繁育河蟹种苗6000万只,约占全区用量的三分之一,低于市场价供应给农户,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保证了种苗质量。
作为产业“领头雁”,邢青松不仅仅把螃蟹养殖做得红火,这些年他还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从螃蟹交易到技术服务,再到不断尝试生态治水。如今,2万多亩的产业基地已经建成,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入驻,螃蟹直销到全国乃至海外。
“2023年,我们指导帮助养殖户销售螃蟹实现收入6亿元,农民户均增收1.28万元。”邢青松说,为让社员的螃蟹产得出,销得掉,卖上好价钱,青松联社在加强品牌专卖店建设的同时,新建青松固城湖螃蟹供应链运营中心和螃蟹暂养醒水池,引进平台、物流团队,吸纳就业人员380多人,实现螃蟹养殖、捕捞、收购、暂养、分拣、包装、储运、销售一条龙服务,平台平均每天销售螃蟹100多万元。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邢青松还把解决行业难题作为履职重点。
去年全国两会上,邢青松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先后提交了关于建设河蟹产业国家联合育种平台,关于养殖减抗、饲料禁抗等4条建议,分别得到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认真办理和答复。今年,“三农”依然是他最关心的话题。
“共同实现全面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的青年人才。”邢青松以青松联社为例,养殖户年龄普遍偏高,大部分超过60岁,急需有技术有干劲的年轻人加入。
他认为,当下的年轻人普遍学历高、思维敏捷,相对于老一辈养蟹人,更善于学习,理论知识丰富,会用科学的眼光分析问题。“在青松联社,年轻人占比不到20%,但已是引进应用先进技术的‘主力军’。”
而要吸引年轻人成为“新养蟹人”,就必须向他们呈现螃蟹产业和农村的新形象,增进他们对螃蟹养殖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他们对发展农业的认同感。还要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螃蟹产业的科技含量,让传统的螃蟹养殖成为“高大上”、有吸引力的行业。
这阵子邢青松两头忙,白天在蟹塘忙碌,晚上在案头忙碌,计划围绕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全力促进农村居民就地就业提出意见建议。其间,还多次组织省、市、区等多级人大代表以及农户、养殖户,就相关建议展开讨论。
邢青松从实际中看到——传统的捞水草、投放饵料这些活,年轻人不愿意干,而机械化除草、无人机投放饵料等技术活,年轻人更爱做。他说,这也代表着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农村、留在农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