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35年上万张照片 商丘三兄弟用光影记录村庄变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1 08: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河网

35年上万张照片 商丘三兄弟用光影记录村庄变化

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观看

35年上万张照片 商丘三兄弟用光影记录村庄变化

村民们高兴地讨论着照片

35年上万张照片 商丘三兄弟用光影记录村庄变化

拍了上万张照片的三兄弟

35年上万张照片 商丘三兄弟用光影记录村庄变化

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好像是从照片里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王莉/文 受访者供图

“哎,笑一笑,看镜头!”农历正月初四,在商丘市虞城县苏庄村村头,拍摄现场人潮涌动,100多位村民聚集在一起热闹非凡。咔嚓!照相机记录下又一张“全村福”。

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幸福时刻的摄影师,正是苏唐诗三兄弟。1988年,大哥苏新诗拍下第一张苏庄村照片,在此后的35年间,兄弟三人的镜头一直在记录村庄的变化,留存村民的笑颜。

2023年春节期间,三兄弟从拍摄的上万张照片里,精心挑选出百余张照片,在村里举办摄影展,摄影展的主角就是苏庄村乡邻。

独特摄影展增稠苏庄村年味儿

受疫情的影响,加之一些地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过年的热闹劲儿就少了些,过去3年里有不少人认为农村年味儿淡了,苏庄村也不例外。可就在刚刚度过的2023年春节期间,苏庄村村民度过了一个“味儿很浓”的新年。

这熙攘热闹的年味儿,来自一场摄影展——“‘大村小爱小片大展’2023年苏家庆大年摄影展”。摄影展主题等都由兄弟三人策划,照片也是他们从一万多张照片里精挑细选的,打印出来后挂在了村头的树上,记录了过往35年间苏庄村的变迁。

苏唐诗坦言,自己和兄弟筹办这样一个特殊的摄影展,目的就是为了让年味儿更浓,“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回到老家后就想策划一个活动,弄一个能吸引大家的事情,让村子里再次热闹起来,让大家都高兴起来。”

摄影展现场,苏庄村村民在一张张照片前徘徊,开着玩笑指认年少的自己,回忆独属于苏庄村人的故事。64岁的苏诗华说:“看到照片里年轻的自己还有家人,很激动很高兴,也很感谢他们的记录,这些照片对于全村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

村民苏建对着照片指认道:“这一张是我,2003年过年时,我叔叔回来的时候给我拍了一张照片,当时对于拍照还很害羞,现在看到之后只觉得高兴,很感动。”

苏唐诗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自己和二哥苏红诗都是在大哥的影响下接触并爱上了摄影。大哥苏新诗从事书法艺术工作,二哥苏红诗是一家企业负责人,自己则是一名公安干警,也是一名古建筑摄影师,摄影是兄弟三人的共同爱好。

用相机留住记忆中的乡愁

故事从1988年的一张合照算起。当时,因为父亲工作调动,苏唐诗一家人从苏庄村搬到县城居住。临行前,老大苏新诗用胶片相机,拍下一张父辈兄弟们的照片。之后的35年里,苏家三兄弟每年都会返回村庄,拍摄了上万张苏庄村的照片,有幼童的笑容,有乡邻的合照,有村庄的变化。

差不多在2001年,苏家有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兄弟三人回到村里之后开始了疯狂地拍拍拍。“村民们非常热情,当时见了谁就给谁拍照。”2009年,三人又在村里给老人们挨个拍照,送幸福照。从2017年开始,每年苏庄村的人都会汇聚在村头,一起拍下全村100多人的大合影。

“照片的力量是生动的持久的,至今我父亲还经常会去翻看那第一张合照,看到当时的模样就感觉非常亲切。”苏唐诗说,如今第一张合照上的人已经故去大半,虽然这张照片称不上是摄影作品,但留下了当年的记忆就已经足够珍贵。

摄影展开幕式上,苏唐诗发表了简短的感言:35年前,我们全村160多人,现在将近230人;原来住的破破烂烂,现在建起了小洋楼;原来有辆破自行车就不错了,现在家家都有小轿车;原来连个压水井都打不起,现在都用上了自来水……

历时35年的100多张照片,将发展进步浓缩进方寸之间,记录下了苏庄村的巨变。第一张合照上的破败小门楼,现在已经变成了精致的小洋楼。

除了物质条件的改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村民苏诗华表示,从这些照片里看到了生活在一点点变好,日子是有奔头的,大家的状态也变得倍儿有精神,这就是有钱了腰杆直起来了。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苏家兄弟镜头里的主角,也逐渐褪去害羞和胆怯,开始用笑容直面镜头,“之前在村里拍摄小孩,很多人会不好意思地跑掉,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他们面对镜头比我还坦然,说得比我都好。”

对于摄影展给村庄带来的热闹,苏庄村村支部朱远涛说,“举办这个摄影展,给全村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今后将借助此类活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搞好乡风文明,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5年的坚持 三兄弟用光影记录乡邻全家福
...,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全家福照片也很有市场。在河南商丘,有一家兄弟三人连续35年在春节期间为乡邻拍摄全家福,留住记忆的同时,更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农历正月初四,在河南商丘苏庄村
2023-01-28 10:11:00
“红色头雁”务实重干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座由市武警支队援建的农业合作社小杂粮生产车间坐落在村庄西侧。放眼望去,一条平坦整洁的街道通向村内,远处的苏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苏庄村的巨大变化离不开“红色头雁”的带领,
2024-01-10 07:23:00
屋檐上的文脉丨留住乡亲!山西传统村落保护坚持以人为本
...合资产入股分红、村民务工自营增收,带动苏庄村及周边村庄增收。截至目前,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左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村集体收入与村民收入双提
2024-07-27 09:30:00
用“瞬间”添彩美丽乡村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乡村教师乔言用“瞬间”添彩美丽乡村“我要用我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乡亲们忙碌的身影,用瞬间的‘美’为他们点赞!”清明假期,梁园区双八镇乔庄小学教师乔言来到双八镇优质苹
2024-04-11 07:33:00
5G赋能开化乡村产业振兴
...。毛坦村是苏庄镇第一村,是典型的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村庄,长期以来种植技术落后,村民收入不理想。浙江移动开化分公司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到该村种有碧根果树1000多株,便与苏庄
2023-08-20 00:54:00
江山如画|山西晋城“千万工程”绘万千乡村新图景
...是翻了几番。“千万工程”给乡村带来最直接、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近年来,晋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
2023-11-26 13:53:00
丰碑永矗大王庄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通过驻站记者介绍,书者了解到虞城县古王集乡大王庄村里建有一座“抗日英雄纪念碑”。一个村子建立纪念碑一定有不寻常的故事,于是4月9日上午,书者踏上自行车,开始“骑
2023-07-07 02:01:00
...宅楼在阳光的普照下,显得格外靓丽整齐……时下,走进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镇张王李村,一幅干净宜居的画卷便缓缓在人们面前展开。为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今冬,水池铺镇以“
2023-12-22 11:44:00
麦田的呼唤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近日,央视《新闻联播》一篇报道商丘小麦麦收的新闻,让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童年时期的麦收场景。麦田,那片金色的海洋,承载着我童年的记忆,也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记忆中麦
2024-06-14 07: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三个路段合肥方向的车都是缓行!淮南西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下午4时许,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南交警部门了解到,因受“大流量”影响,淮南西高速公路入口临时关闭,请广大驾驶人选择其他路线绕行或调整出行时间
2025-10-06 18:17:00
河北日报纵览新闻作品“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
10月6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的代表作”栏目第七十七期入选名单揭晓河北日报纵览新闻创作的《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成功入选作品探访外国留学生在河北吴桥学习中国传统杂技技
2025-10-06 17:36:00
这些发生在假期的“细节”太暖心……
“转弯没注意,一下开进路面深沟时真的慌了,没想到交警和附近派出所的民警火速赶来!”“住店时老板帮我们规划的路线,比导航还精准
2025-10-06 17:08:00
安徽货车司机宋亚飞向千里之外发出“生命种子专递”
大皖新闻讯 “能救一个人,这趟‘活儿’比跑再多运输都有意义!”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宋亚飞向工作人员说道。近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种子专递”在安徽省亳州市完成
2025-10-06 14:14:00
“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晚,“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
2025-10-06 12:40:00
固安县图书馆:8项“双节”特色活动赋能文化新场景
河北新闻网讯(陈放、姚君楠)金秋“双节”至,书香满固安。10月1日起,固安县图书馆以“家国同欢·美德共传”为核心主线,拉开8项特色文化与健康活动帷幕
2025-10-06 10:12:00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