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2月6日22时10分,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朝阳高铁综合维修基地内响起急促的集合铃声,参加当日接触网二级修作业的8名职工快速登上接触网轨道车。“可以开车。”伴随着命令的下达,作业车缓缓驶向作业地点。
“今天,我们要对京沈高铁北地特大桥接触网进行全面检查。天气寒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朝阳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接触网工长宫春吉在车上叮嘱大家。
2月7日0时30分,“天窗”作业正式开始。绝缘用品检查穿戴、接令验电、呼唤确认、挂设地线……大家完成所有操作后,宫春吉和3名工友麻利地爬上接触网轨道车作业平台。作业平台面积仅有10平方米、高6米,他们毫不畏惧,有条不紊地展开作业。
1时30分,室外的气温已经低至零下20摄氏度,在没有遮挡的大桥上,寒风肆无忌惮地在接触网工的耳边呼啸。在一处接触网支柱斜腕臂下方,只见接触网工刘诗伟在安全带的保护下,一只脚撑在平台护栏上,另一只脚处于悬空状态。他调整好身体重心,动作娴熟地使用力矩扳手紧固斜腕臂底座的固定螺栓备母。
在20多米高的高铁桥上,即使作业人员穿得再厚,站在风里几分钟就被打透了。几个小时下来,他们的帽檐、眉毛上都挂满了白霜,手脚也冻得僵硬。宫春吉紧了紧身上的作业服说:“高铁运行靠的是接触网提供电力,一旦接触网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列车运行,我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
4时,经过彻夜的战斗,二级修作业终于结束了,接触网轨道车载着疲惫的作业人员返回基地。高铁线路上,轨道车在灯光的映衬下犹如一座移动城堡,守护着千万旅客的平安归途。
郭晓晨 连 政 刘 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