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信阳日报
□本报记者 杨长喜
“老乡,你这田里有病虫害啊,是稻水象甲。”近日,在罗山县潘新镇民贵家庭农场,市农科院副研究员、省科技特派员丰大清一行和农场负责人丁民贵一起察看水稻长势后,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丁民贵今年种植了再生稻,也种植了中稻。目前,再生稻已经到了晒田期,中稻也快到晒田期。因为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市农科院的专家们和他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确保水稻能得到科学管理,实现粮食稳产、增产。
除了民贵家庭农场,近期,丰大清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忙于我市各县区水稻种植技术服务上:固始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罗山县兴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这几天,他们还计划到其他县察看水稻长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据丰大清介绍,目前,市农科院为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提供了3支科技服务队伍。第一支是由市农科院打造的“农科先锋促振兴”党建服务队伍,围绕市农科院研究的主要作物,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技术服务;第二支是综合试验站服务团队,6个国家试验站和3个省级试验站的9支科技服务队,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在各作物生长的关键节点不定期开展技术服务;第三支是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目前该院共有2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30多名科技特派员,每年开展科技服务500余次。3支科技服务队伍在全市全年开展服务活动2000次以上。
“近期,随着夏粮的收获和秋粮的播种,我们的3支队伍活跃在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新品种应用、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绿色高效病虫害防治以及突发情况的科学应对等科技服务,提高夏种、夏管水平,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科技护航。”丰大清说。
除了市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也成立了相关队伍,为“三夏”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工作人员杨李焱介绍,当前,全市小麦正处于收获期,秋作物播种已全面展开,春播作物田间管理正是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充分认识到“三夏”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夏收、夏种、夏管,推动全市“三夏”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相关负责人和市农技中心、市农机中心负责人分包县区,指导“三夏”生产。同时,市级成立5个专家技术指导组,赴各县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各县区也成立了技术服务小队,通过下田、进村、入户等方式,到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做好查苗补种、中耕灭茬、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确保苗齐、苗壮;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提供线上指导、培训,及时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