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12 10:51:00 来源:魅力科学君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多得难以计数,但我们人类却是已知的唯一一种拥有高等智慧的生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这个问题,现代进化论认为,人类的高等智慧应该是人类的祖先经历了一系列偶然事件,在漫长的时间里一步一步地进化而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观点,比如说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在遥远的过去,曾经有科技高度发达的外星人来过地球,并因为某种原因对人类祖先的基因进行了改造,进而赋予了人类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高等智慧。

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该观点的支持者还指出,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这可以认为是一个“证据”,我们先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根据现代生物学的分类,人类属于人科、人亚科、人族、人亚族、人属、智人,不过人科之中并不是只有人类,而是还有其他的物种,例如大猩猩、红毛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等,它们都是人类的“近亲”,其中与人类最“亲近”的是同属人族的黑猩猩,已知的化石证据表明,在大约600万年前,人类才与黑猩猩在进化之路上“分道扬镳”,从此走上独自进化的道路。

早在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瓦尔瑟.弗莱明(Walther Flemming)就发现了染色体,简单来讲,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一种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而DNA则被称为“生命的蓝图”,它们包含了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的形态和功能。

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人类的23对染色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科学家惊讶地发现,在地球上现存的所有人科动物中,只有人类有23对染色体,而人类的其他“近亲”则都是24对染色体,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这样的说法。

对于这种现象,“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染色体对于生物来讲极为重要,倘若染色体出现了异常,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使生物个体无法存活,更重要的是,在一个种群之中,假如有某一个体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那么它在这个种群中就很可能不具备繁衍后代的优势,它们的基因也极难传承下去。

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所以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在遥远的过去,有某种非自然的力量精心改造了人类的祖先,而考虑到远古地球上存在史前文明的可能性极低,因此这种力量更可能是来自科技高度发达的外星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猜测,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会拥有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高等智慧,然而外星人毕竟是虚无缥缈的,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应该从自然演化这方面来对其进行解释。怎么解释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确实是困扰了科学界一段时间,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研究的深入,科学家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即:人类的2号染色体与黑猩猩的12号和13号染色体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

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进一步研究表明,人类的2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着丝点”(centromere)的残留。着丝点是染色体上用于连接微管纤维的部位,在细胞分裂时起到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每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但在人类的2号染色体上,除了一个正常功能的着丝点外,还有一个失去功能的着丝点,在基因序列上可以看到它的痕迹。

除此之外,人类2号染色体上还有四个“端粒”(telomere)的残留。端粒是指染色体末端用于保护DNA不受损伤的结构,正常情况下,每条染色体只有两个端粒,分别位于两端,但在人类的2号染色体上,除了两个正常位置的端粒外,还有两个位于中间位置的端粒,在基因序列上可以看到它们被反向拼接在一起。

所以科学家给出的解释就是,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其实并没有真正地丢失一对染色体,而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染色体融合事件,将两条较小的染色体合并成了一条较大的染色体。也就是说,此次染色体的融合应该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并不能作为“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这种观点的证据。

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过去的6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科学家推测,此次染色体的融合,可能是人类祖先经过了很多代才彻底完成,在此过程中,一个能提升染色体融合概率的基因代代相传,当其概率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人类祖先的某个群体在同一个时间段时,就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具备“少了一对染色体”的个体。

那么,这些染色体发生了融合的个体,为什么会全面替代那些原本拥有24对染色体的人类祖先呢?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此次染色体融合事件可能创造出了一些具有明显生存优势的基因,随后通过自然选择传播开来,并逐渐淘汰掉那些原本拥有24对染色体的人类祖先。

另一种可能则可以说是“运气”,或许这些染色体发生了融合的人类祖先,其携带的基因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生存优势,但他们却集中在一个相对孤立的区域中,而这此区域外,基本都是那些原本拥有24对染色体的人类祖先。

在过去的某一时间段,一次或多次的天灾人祸,导致了所有拥有24对染色体的人类祖先都灭绝了,而只有这些拥有23对染色体的人类祖先则因为“与世隔绝”而幸运地存活了下来,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2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类被外星人改造过?过去600万年中,人类为何失去一对染色体?
...趣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一对染色体。首先,关于人类是否被外星人改造的假设,目前缺乏确凿的科学证据来支撑。尽管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但直到目前为止,
2023-10-17 16:51:00
高级外星文明在600万年前对黑猩猩基因改造创造了人类?
...歧,不仅体现在形态上的巨大差异,更在于遗传物质——染色体的细微变化。染色体,这些携带着遗传密码的生物分子,对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拥有23对染色体,而黑猩
2024-09-18 10:32:00
人类真的是进化来的?有没有可能是某个高级文明创造出来的?
...生物学家瓦尔瑟.弗莱明给世界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染色体的存在。随后的几十年,学界逐渐认识到,染色体承载着遗传密码,与物种繁衍紧密相连。然而,深入研究染色体时,科学家们遇到了
2024-10-14 17:10:00
地球初始时并无生命,那第一个人类到底是怎么来的?
...观点是人类的第一个男性起源于非洲的某个部落,其中Y染色体则是现代男性Y染色体的祖先,并将之称为”亚当“,这一观点也被称为”亚当观点“。但是由于是计算机计算,而计算机又由人类设
2024-06-26 15:22:00
...规模,后者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研究团队说,此次在染色体水平上得出高度解析的章鱼参考基因组图谱,有助于科学界更好地了解章鱼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追溯章鱼的进化史。通过评估章鱼基
2023-10-21 12:39:00
生殖隔离之谜:人类与其他生物是否存在?意味着什么?
...法产生可繁衍的后代。这种机制通常可以通过遗传因素、染色体不相容、胚胎发育程度等来解释。例如,马和驴虽然属于同一个属,但由于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差异,使得马和驴的杂交后代——骡不
2023-09-27 15:20:00
人类或因宇宙辐射被迫进行基因改造,最终进化为外星人!
人类对宇宙的渴望和探索从未停歇,但在这壮阔的征途中,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可忽视的敌人——宇宙辐射。太空中的辐射水平远超地球表面,这对于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我们身体内的每个细胞
2024-09-19 10:27:00
人类与外星人早就打过仗?1993年道西基地,与人体试验故事始末
...色的介绍了一幅世人曾经绝对无法想象的画面——人类与外星人的殊死搏斗!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菲尔作为一名受雇于美国军方的地质爆破工程师,在1979年8月,突然被调任到了美国新墨西
2024-04-12 10:23:00
人类太狭隘了,外星生命也许并不需要水和氧气,而是硅基生命?
...即适合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的环境不一定适合外星生命和外星人,也许它们根本不需要水和氧气,甚至连阳光和不需要,因为在我们的宇宙中除了碳元素还有硅元素,除了碳基生命和还有硅基生命,
2024-06-04 14:3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航模进商场 消费新场景
8月15日,河西元通商圈的一商场内,多款造型逼真的航模吸引路人驻足。歼-20、武直-10等模型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人们可以登机体验打卡拍照,近距离感受航空魅力。 南京日报/紫金山
2025-08-16 09:22:00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向新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8月14日,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一场汇聚多元主体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
2025-08-16 06:32:00
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多个重大国家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产出成效显著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从河北省科技厅获悉
2025-08-16 07:14:00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建立特例单议机制
2025-08-16 07:29:00
平度市人民医院踝关节镜微创手术顺利实施 开启微创治踝新篇章
鲁网8月15日讯(记者 潘亚妮 通讯员 张云峰)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团队顺利为一名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了踝关节镜微创手术
2025-08-16 07:51:00
闻汛而动 以迅制汛 全市上下有序有力应对极端天气
市建管中心工作人员在北排洪渠文兴路下穿通道作业。牛利敏 摄交警在南内环街新建南路口进行疏导指挥,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王韵菲 摄消防队员转移被困老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人
2025-08-16 07:43:00
寻找我身边的温暖丨30分钟!报告,潍坊“汪汪警官”圆满完成任务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王辉 潍坊报道“隆重表彰其‘嗅觉灵敏、业务扎实、使命必达’的硬核实力与忠诚担当!号召全基地警犬向三位同志学习
2025-08-16 07:38:00
答题致敬历史!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潍坊参赛者抽中华为手机大奖
海报新闻记者 牛鞠榕 王冠超 潍坊报道“得知中奖消息时特别激动,这不仅是一份幸运,更像是对我学习抗战历史的一份肯定。”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的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火热进行中
2025-08-16 07:37:00
大皖新闻讯 110报警电话是紧急救助热线,也是公安机关受理群众报警和紧急救助的“生命热线”。合肥一男子恶意占用“生命热线”
2025-08-15 17:30:00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脊柱与关节外科:微创利刃出鞘,挺起生命脊梁
鲁网8月15日讯在人体这座“生命大厦”中,脊柱是支撑躯干的坚实承重梁,更是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脊柱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着身体的整体机能水平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 李君“本以为是老来俏,没想到竟是宫腔里长了‘小麻烦’!”52岁的张阿姨(化名)想起这次就医经历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62岁的王阿姨最近有点“闹心”,不是心里烦,是心口痛!胸骨后像被石头压着
2025-08-15 17:35:00
平邑县人民医院同期根治胃直肠双源肿瘤
鲁网8月15日讯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胃肠道双源原发肿瘤的检出率显著提升,其中以胃与结直肠同时罹患恶性肿瘤的病例最为常见
2025-08-15 17:38:00
短视频平台上,一些营销账号紧盯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虚假摆拍,引发关注。在相关部门及平台的合力打击下,此类虚假视频却屡禁不止
2025-08-15 19:26:00
志愿者蒋雪寒克服困难捐“髓”,拯救少年生命
大皖新闻讯 8月15日中午,历经4小时,志愿者蒋雪寒在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24毫升
2025-08-15 2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