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
通讯员/谭盼盼
1月30日,大年初九,年味仍浓。
省直中医院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有些患者已恢复健康顺利出院,有些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正在积极康复……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这里一刻也不得闲。“白色身影”一如既往地穿梭在门诊、病房和手术室,争分夺秒,救死扶伤,成为患者最温暖的“医靠”。
让“白肺”老人转危为安
“新冠病疫猛于虎,急入省直中医房,炮竹声中迎新岁,仁医美护保平安。”在中医经典病房,医护人员在除夕之夜收到一份特殊的新年大礼。
当晚,住院患者郭爷爷病情有所好转,眼见医护人员为了照顾自己如此忙碌,他十分感动,当即作诗一首,表达感激之情。
1月18日,郭爷爷因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下降,由肿瘤二科转入中医经典病房。
“老人入院时情况十分糟糕,在面罩给氧的情况下,其血氧饱和度还不到80%。”主治医生明亮回忆,郭爷爷当天的胸片提示双肺广泛的渗出性病灶,等同于“白肺”。
医护人员没有放弃,经过分析研判后,为老人进行了抗感染、平喘、抗凝、中医辨证汤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多方努力之下,郭爷爷逐渐恢复。目前,他的血氧饱和度可达到98%,各项生命体征向好。
每时每刻打好“护心战”
春节期间,心血管内科同样十分“紧张”。自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七,心血管内科开展了39台心脏介入手术,其中急诊手术10台。
70岁的杨爷爷便是患者之一。1月23日,大年初二,他因胸前区突发剧烈胸痛被紧急送到急诊科,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时间就是生命!”胸痛中心当机立断开通绿色救治通道,由心血管内科主任彭筱平领衔的专家团队立即为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经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征得家属同意后,专家团队为患者成功植入一枚支架,14分钟打通了堵塞的血管,终于转危为安。
“每时每刻打好‘护心战’,我们义不容辞。”彭筱平说。
云上团圆心头暖
云上团圆心头暖,是属于中心ICU春节期间的温情。
“过年没有你在,我觉得有些失落,现在我们能在视频里见面,也算是团圆了。我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早日出院回家!”1月21日晚上,在ICU病房,70岁的刘奶奶通过手机连线,与远居国外的儿子及身在株洲的老伴在“云上”团圆。
1月18日,她因左侧肢体乏力在家突然倒地,随后被送入省直中医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
“刘奶奶当时病情危重,出现了休克。”中心ICU主任彭祝军介绍,经过紧急会诊,他们决定为老人进行输血、抗休克和栓塞出血动脉等治疗。
由于救治及时,老人成功脱险。因仍需身处ICU接受后续治疗,刘奶奶无法和家人过除夕,这让她的情绪有些低落。
为了让老人过个“安心年”,医护人员悄悄联系上她的家人,为她制造“云团圆”这个惊喜。
迎接47名健康可爱的“兔宝宝”
新年佳节,不少可爱的“兔宝宝”也降临人间。在省直中医院产科,医护人员持续奋斗,为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筑牢安全屏障。
大年初一凌晨2时,怀孕38周的王女士通过剖宫产平安诞下一名男婴。事实上,她刚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夜。
原来,她出现了胎盘早剥。胎盘相当于胎儿在羊水中的制氧机,胎盘早剥意味着制氧机部分停止工作,若完全剥离则完全停止制氧,此种情况下胎儿存活的时间仅有2分钟,而且会严重威胁母体生命,引起产时、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是发生在孕期的急危重症,若不及时手术风险极大。
万分危急!产科团队立马启动绿色通道,新生儿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火速集结。他们通力合作,只用不到半小时,便帮助王女士成功娩出一活男婴。
“真没想到大年初一遇到这么危险的事情,感谢医护人员全力救治,让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看着怀里的“兔宝宝”,王女士和家属难掩激动。
“7天时间,产科共迎接了47名健康可爱的‘兔宝宝’。虽然我们无法和家人团聚,但在我们心里,能平安迎接新生命,也是最幸福的年味!”产科主任唐征宇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