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杨 茜
67岁的林炳贤做了件大胆的事。
投入近900万元给自家果园建成80亩标准化智能连栋大棚,入园道路、排水设施等全部更新。
天气骤然变冷,刚从浙江省农业博览会参加完展销活动,12月12日,林炳贤就出现在了自家果园里。温度:6.9℃,湿度:67.7%,光照:9800,风速:0.7m/s……瞥一眼智能大棚外显示器上的数据,不同于往年的着急上火,这次他几乎是踱着悠闲的步子,在欣赏园内风景,“柚子树好养,但最怕冻,有了这智能大棚,碰到极寒天气,心里有底了!”
林炳贤是海宁市周王庙镇石井村人,原本是一家皮革企业的老板,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10年前,正当企业发展得特别红火时,他却回到村里一头扎进那片田,开始深一脚浅一脚干起来,建起了嘉兴三红蜜柚第一园。“年轻时候就想往外走,现在真觉得回来好。”林炳贤说,农村的发展天地太广阔了。
一次是奋力跳出农门,一次是毅然回归农门。林炳贤都经历了什么?
林炳贤一直说,自己是吃到时代红利的人。
自小在钱塘江边的小村落长大,林炳贤看多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初中毕业,他跑去竹编厂当学徒,手经常被划伤,但他依旧坚持着要留下来。“那时,当工人光荣啊!”林炳贤觉得,城里人和农村人就是不一样。
干着干着,头脑灵活的林炳贤想挣更多钱,一边报班去学驾驶,一边心一横,把家底掏空、借遍亲戚朋友,凑了15700元,托朋友到上海买了一辆汽车,想自己干货运。
那是20世纪80年代,个私经济发展之风在海宁刮起,私人商店已经出现,私人货运在海宁还没人干。为能不能批营运证这事,林炳贤没少找政府。“最后被我折腾出来了,干两年就赚了三万块。”那是林炳贤第一次尝到“走在前”的好处。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林炳贤去了海宁的运输公司上班,还在海宁一大型汽车厂跑过销售,他也出来和人单干过。人生起起落落,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有魄力的人。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嘉禾大地,海宁皮革业发展正乘势而上。在家闲待了几个月的林炳贤也钻进了皮革行业这一赛道。没有先发优势,他索性跑到河北去收原始皮,让人加工后,卖回海宁给人做衣物皮料。
2000年10月,当时的国家轻工业局领导为海宁市周王庙镇题词“中国皮革第一镇”,这让林炳贤信心更足了。2006年,他把湖州和嘉兴交界处的一个制革厂收购,投入2700多万元准备大干一番。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第一年赔进去3000多万元。不服输的他,向银行贷款、向原料方赊账,碰上市场好行情,次年就翻身了。
企业有200多名工人、上亿产值、随便干干都挣钱……2013年,正是海宁皮革业最风光的时候,也是林炳贤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然而,57岁的他做了一个让周边人都意外的决定:把皮革企业转手,到村里租了近200亩地,成立海宁市林氏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始从事农业。
以前千方百计想逃离农村,现在为啥要回来?
“做了这么多年皮革企业有点心累,儿子又不愿接班,发展下去转型压力很大。”林炳贤是这样考虑的,当时,中央“一号文件”年年在关注“三农”问题,土地是老百姓的根,农业又是绿色低碳产业,往这个方向发展不会错。
土地租下来,种啥好?林炳贤一开始听人建议种苗木,后来发现市场饱和没效益。种桃子,发现这水果放不起,需要快销,他没这么多精力。于是,托朋友找到农科院专家当面请教。听了林炳贤的经历,专家给他出了个题,让林炳贤自己找答案,“年纪大了比不得小年轻,如果还要弄果园,你种的树要值钱,果也要值钱。”
林炳贤回到车上,拿小本本认真记了下来。回去路上,他看到村口人家那一棵棵自由生长的柚子树,突然有了想法。都说百年柚子树,如果他能把品种搞好,提升口感,应该是可为的。
首先是引好品种。三红蜜柚原产地台湾,而福建是中国柚子产量最多、品种特别丰富的地方。林炳贤专门跑到福建引来了三红蜜柚树种,1000多元一棵,一下买了150棵。为让树苗更服海宁当地水土,他又向专家请教,聘技术员来做本土柚子树和台湾品种的嫁接。晴天太阳晒,雨天一身泥,林炳贤干得很欢,大家对他的称呼也从“林总”变成了“林师傅”。2016年,林炳贤首次尝到丰收的喜悦,不光柚树硕果累累,仅往外卖柚子树苗,他就收入100多万元。
农业常是靠天吃饭。林炳贤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除了固定几个种植工看管果园,他和妻子马惠芬每年一大半时间都吃住在果园的简易平房里。然而,农业光靠勤快是不成的。柚子树成长过程中,有个问题不断在困扰着它们的主人。几乎每隔3年,果园就要遭受一场冻灾,导致一批柚子树绝收。对此,今年林炳贤下决心补齐了基础设施薄弱这块短板,柚子树住进了智能大棚,既保温又保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升。
钱塘江边的土质是沙土加黏土,事实证明,这的确适合柚子树生长,后来,林炳贤还引进了甜葡萄柚、泰国青柚、脆蜜金柑等,开始是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的投入,因为想长期做,今年的投入更大。10年来,他为果园已总计投入2000多万元。2020年,果园柚子代表嘉兴走进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会;2021年,果园柚子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定;每年果园柚子都会亮相省市农博会,受到大家欢迎……
“今年,柚子产量不错,大概有35万斤!树上挂果要270天,虽然上市晚,我们拼的是品质,销路不愁。”林炳贤拿起一个刚采摘的三红蜜柚剥开,清甜的气息顿时弥漫在空气中。
几个人守着一片地会不会寂寞?林炳贤说,其实这是一种快乐,“春天你看到的是小嫩芽,夏天园子里花香来,秋冬么到处是果子。你就看它一点点变大,心里很满足。”林炳贤也常在果园里接待企业朋友,遇到想往农业上发展的,他总是知无不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4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